1、1.唐太宗说:“民之所以去做强盗,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交迫,所以才不顾廉耻。我应当俭省节约,轻徭薄赋,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有余,则自不当强盗,还用得着严刑重法吗!”根据这样的认识,唐太宗( )A创立科举制B创立三省六部制C实行轻徭薄赋D虚心接受大臣建议2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的泰斗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下列不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玄奘西行B.文成公主入藏C.被尊称为“天可汗”D.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高考改革新消息:取消文理分科,告别一考定终身。追溯历史发展轨迹,最早通过分
2、科考试选拔人才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C.明朝 D.清朝4.高考是举国关注的大事,高考有“文科状元” “理科状元” ,科举制度中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5.( 2016聊城)下图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科举制 6.( 2015泰州)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 ,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
3、争机会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BCD7.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8.( 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 9 (2015娄底)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
4、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10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A 马可 波罗行纪B 金刚经C 大唐西域记D 西游记11.下面框内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的部分目录,请你据此判断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 )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郑和下西洋12.(2015烟台)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和亲结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ABCD13.东京梦华录 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
5、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荣,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14.(2016肇庆校级一模)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 )去瓦子看节目表演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贩卖丝绸到海外阅读小说红楼梦A. B.C. D.15.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瓦舍出现的原因是(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经济重心南移A. B.C.
6、D.16.(2015宜昌)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A 女史箴图 B 秋郊饮马图C 村童闹学图D 清明上河图17.(2016菏泽)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 ,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 48000 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
7、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2 )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9.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贞观之治】
8、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贞观政要【制度创新】材料二【和同一家】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 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外交流】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 )材料一中“吾 ”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2 )材料二是什么制度?唐朝时期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完善,请你说出两位皇帝对这种制度的完善措施。(3)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三中的“公主”是谁?(4 )结合材料四,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5 )概括唐朝前期的社会局面,并分析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