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点滴体会句容市第二中学 刘传富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三个结合。 一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
2、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无关部分处于高度的抑制状态,有关学习的神经纤维通道便能高度畅通,学习时信息传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一旦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认识能力,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使信息的传导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如果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被迫、苦恼、烦躁、紧张,就会使神经细胞中应当抑制的部分变为兴奋,而应当兴奋的部分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3、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由于数学有其突出的特点,所以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经验时也有其特殊性的表现和要求,如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性比其它学科要高,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就犹为必要。 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当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在追求与探讨中发展数学的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
4、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兴趣也随需要而异。研究表明,一般具有高认知需要的人更喜欢复杂任务;而具有低认知需要的人则更喜欢简单的任务。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年龄的增长直接影响到人的兴趣的数量和质量,对认识兴趣中具有中心意义的读书倾向变化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读书兴趣是有其各自的特点的。913 岁的儿童是读书最盛的,进入青年期读书活动的比率逐渐减少。但年龄越增长,选择力越强,感受性和理解力越敏锐,读书兴趣的质量在提高。不同性
5、格的人兴趣有所区别。如情绪稳定的人兴趣也较稳定。此外,兴趣受能力制约。当自己感到问题的难度太大或太小时,个人对它就难于发生兴趣。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兴趣对未来活动具有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兴趣可以被培养,被“镶嵌”于人的个性之中。由于兴趣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等特点,人的兴趣和认知的相互作用经常会导致一种恒常而稳定的兴趣认知倾向。当认知倾向在个体
6、身上内化而恒常地表现出来时,就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兴趣的个性倾向性。兴趣与努力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不是两个对立面。学生的学习活动既离不开学习兴趣,也离不开勤奋努力,兴趣与努力不断相互促进,方能使学习达到最佳境地。 学习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需要,为兴趣的生成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功利和精神价值,并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冲动和激情,促进学习兴趣的生成。学习价值观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兴趣的深入发展注入动力。教师应善于从帮助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价值观入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和优秀的学习品质为切入点
7、,将兴趣根植于崇高的理想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真实的、稳定的、深入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达到兴趣促进学习的目的。实践活动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设悬激趣 创设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谁能有办法测量我们校内操场枫树的高度呢?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发,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教师对同学们说:“我倒有一个且很简单的测量办法,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便可以测出树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老师是用什么办法测量树高的呢?很自然地产生了求知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
8、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2) 实践激趣 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创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的基础上,动脑筋思考获得新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无穷乐趣,从而形成长久的兴趣。(3) 竞争激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足 够的机会,鼓励他们竞争。(4) 操作激趣 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认识数学的过程,从具
9、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学 时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内容,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的基础上升到理性知识。(5) 评价激趣 教学中不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如何。教师都要以亲切的语言给予评价和诱导, 忌用简单、粗糙的语言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利用成功评价激趣。 第二、 利用诱导语言激趣。(6) 加强直观,引导 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动手操作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
10、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堂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 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 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 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 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 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 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
11、产生兴趣。 (8)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 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填鸭式教学,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弥补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惟一教具的教学模式。数学研究性学习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实用性。实用性主要是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确实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趣味性是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途径,而不是目的。如果趣味有余,实用不足,那么就是降低了对学
12、生的要求,流于平庸甚至会有哗众取宠之嫌。注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用性,其实质就是要增强活动的数学思维含量,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资源,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学习“三角形全等”时,要求学生不过河就能测量河的宽度。这实际上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正确设计一种测河宽度的方法,就需要我们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将测量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及结果用图形和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转化并不是简单的操作性实践活动,而是具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数学应用性实践活动。它对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二、引导性与参与性相结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主体
13、的积极参与,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让学生面对生活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体验中培养实践能力。可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材料,设计数学问题,分析研究数学问题。如让学生统计 20 分钟内通过拦江大桥的车流辆问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平均每辆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然后根据统计和查阅到的数据,设计不同的关于解方程的应用问题。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发现了车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增强了环保意识。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把教师的引导调控与学生的自主参与很好地结合
14、起来,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收到实效。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确定数学实践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次,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还表现在适时的点拨和激励上。当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够高时,要从活动内容的调整入手,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提高问题的探究价值;当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受阻时,及时点拨,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探究引向深入;当学生有创造性的表现时要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鼓励;当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错误时,要进行及时灵活地处理,或
15、给予直接点拨,或延缓评价,或利用错误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再次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进行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如何选择探究主题,在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的?动用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别人的想法对自己有什么启发?通过本次活动自己有些什么收获等等。活动后的反思对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与合作交流的经验是大有好处的。三.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时空条件灵活选择活动空间。有些数学活动可以在课内或校内开展,就没有必要费力费神地到校外去活动。其实,校内或课内有着许多可以利用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教师要以
16、积极的态度和敏锐的眼光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活动资源。如: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竞赛活动。诸如知识抢答、编写应用题,找规律填数,巧妙解题、绘制图表、解题竞赛、计算接力赛等都可以在课堂内进行。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回答数学问题或数学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等这些动态资源,都可以成为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内容。学生最为熟悉的是校园生活,在校园生活中,同样有着丰富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校园生活资源,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如学习了“统计初步”后,让学生了解全校的耗电情况,进行节约用电教育。让学生抽查 10 天中
17、全校每天的耗电量,列出统计数据表。然后让学生由获得的数据,估计学校这一个月的耗电量;了解到当地每度电的价格,要求学生写出学校应付电费 y(元)与天数x(天)的函数关系。开发和利用这样的活动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是数学课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好教育资源。当然,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内或校内,在条件允许又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把数学活动引向校外,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大舞台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活泼、生动、新颖,要饶有趣味富有吸引力,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
18、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获取知识,又培养能力,更能得到情感的体验,有效地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在教学“翻转茶杯”时,我先用一只铅笔翻转若干次,归纳出奇偶次数方向的变化规律。从而分解了难点。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各种讨论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以拨动求知心弦。初中学生喜欢数学智力性游戏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需要,精心设计数学智力性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总之,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