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7045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练习)12.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第 1 课时 汽化01 知识管理)1汽化概 念:物质从液态变为_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两种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_和_2沸腾概 念:沸腾是在_温度下液体的_和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规律:液体沸腾过程中_热量,温度_沸 点:液体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_,但它的温度_,这个温度叫沸点_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注 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沸腾条件: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_,继续_热量3蒸发概 念:只在液体_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特点:液体在_温度下都能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_;液体蒸发_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影响因素:液体_越高、液体_越大、液体表面_越

2、快,液体蒸发就越快02 基础题)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逐渐升高 B不变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2(乐山中考)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3(安徽中考)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 填物态变化名称) 4(临沂中考)有一种“ 超声波喷雾降温扇 ”,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

3、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5(广安中考)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 “高压锅”中的“压” 字的含义指的是 _(填“压强”或“压力”);“ 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 “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_”(填“升高”“降低” 或 “不变”) 的原理03 中档题)6(广东中考)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是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来源:学优高考网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7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

4、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 ,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大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8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 ),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9. (广州中考)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_(填“吸热”“放热”

5、或“不吸放热”)10(镇江中考)如图所示,注射器内密封有适量刚烧开的水,向下拉动活塞,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拉动活塞后,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_,使水的沸点_的缘故11(枣庄中考)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 “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287 ,醋的沸点只有 60 ,当温度达到 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填“会 ”或“ 不会”)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只有当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2(泰州中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 填“A” 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

6、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 .(3)在水温升高到 90 后,小明每隔 1 min 观察 1 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持续 3 min 后停止读数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在第 7 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_;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填“C”或“D”)图;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04 拓展题)13(烟台中考)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

7、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4(黄冈中考)涂在手上的酒精比涂在手上的水干得快,壶中的水比壶中的食用油干得快 小明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此,小明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塑料板、电子手表、笔、温度相同的水、大豆油和酒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在玻璃管上端附近画一标记线,并将下端竖直插入水中,直到管内水面到达标记线;B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上端管口,将玻璃管从水中取出;C将玻璃管移到塑料板上方,放开手指,让水滴在塑料板上并开始计时;D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取出大豆油和酒精滴在塑料板上并计时;E记

8、录液滴变干所用的时间 t,得出结论用玻璃管取液体,是利用_的作用该实验方案有不妥之处,请指出一点:_,理由是:_(2)小明改进方案后,通过实验得到:相同条件下,t 酒精 t 水 t 大豆油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酒精蒸发快的原因可能是分子间作用力较_,可推断水的沸点应比大豆油_第 2 课时 液化01 知识管理)液化概 念:物质从_态变为_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_的相反过程,液化过程_热量现 象:自然界中的_、_等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提 示: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注 意:我们的肉眼看不到水蒸气,各种“白气”都不是水蒸气,而是_态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02 基础题)1

9、(台州中考)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汽化 B液化C熔化 D凝固2. (张家界中考)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被 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A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高B水蒸气蒸发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水蒸气液化时吸热4(济宁中考)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10、5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 “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 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气锅中的汤汁是蒸气_(填“吸热”或“放热”)后_( 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6(泰州中考)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_(填物态变化名称) 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使水蒸气发生_而形成的7(滨州中考)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 R600a 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压缩机通

11、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 填“降低温度 ”或“压缩体积”)03 中档题)8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来源:学优高考网A熔化 B液化C蒸发 D凝固9(攀枝花中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 “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

12、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10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 来源:gkstk.Com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11(内江中考)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

13、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12. (广安中考)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_和_13(阜新中考)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 “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两种“白气” 都是水蒸

14、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 房间乙的气温1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现象,_很多热量,使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使手不会被烫伤16(漳州中考)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

15、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 )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04 拓展题)17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 374 ,酒精是 243 ,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 ,氢是240 ,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加压两种,但对于某些气体

16、,只使用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_(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3)氧气的沸点是183 ,氮气的沸点是196 ,氦气的沸点是 269 ,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参考答案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第 1 课时 汽化知识管理1气 蒸发 沸腾 2.一定 内部 表面 吸收 保持不变 吸热 保持不变 不同 沸点 吸收 3.表面 任何 表面 吸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动基础题1B 2.C 3.引 汽化 4.蒸发 吸收 5.压强 压强中档题6A 7.D 8.A 9.汽化 吸热 10.减小 降低 11.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 12

17、.(1)B (2)68 (3) 99 C 拓展题13C 14.(1)大气压 把液滴滴在塑料板上 不容易控制液滴表面积相同 小 低第 2 课时 液化知识管理气 液 汽化 放出 露 雾 液 液化基础题1B 2.D 3.C 4.液化 汽化 5.放热 液化 6.汽化 较低 液化 7.放热 压缩体积中档题8B 9.C 10.B 11.B 12.液化 13.汽化 空气 热水瓶 14.低于15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16.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将塑料袋鼓起来拓展题17(1)压缩体积 降温 (2)氧气 (3) 氦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