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上善若水 文档编号:42663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钓鱼的启示。一、说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本文是一篇伦理性的文章,作者回忆了三十四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鲈鱼.此时距离鲈鱼捕捞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去.当时“我”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这件事使我获得终身难忘的启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二、说学情分析本文

2、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十一岁的钓鱼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经验,难度很大。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读并理解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体会“我”心理变化的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每个人都应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是一个人终身具有的巨大财富。(点评: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老师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清楚地分成了三个层面,结合本节课内容,这样表述也可以。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不会截然分开,三者互相贯通,相互融合。虽然语文学科是极具人文性的学科,但是,语文学科仍有自己本学科独特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文以载道”,文章中的人文性必然地蕴含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定应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体现。语文就是语文。因此,说教学目标这一内容也可以表述为:1、认读并理解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重点句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每个人都应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做一个

4、有道德的人。有道德是一个人终身具有的巨大财富。虽然从字面看,述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实际意义有很大不同。后者的表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即在第 1、2 条目标中,不仅是学习字词、朗读课文;抓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而且,老师会在这些过程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相机贯穿其中。)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语感。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引起感情共鸣,体会表达方法。五、说教法学法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5、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本文的特点,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结合;2、边读边想象,体验人物内心。学法:自主阅读、读思结合、合作探讨。六、说教学流程本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新课程提倡有效的课前活动,因此课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饶有兴趣地与学生谈论钓鱼的话题:同学们,其实钓鱼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看,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特殊的垂钓者。 课件:古有姜子牙钓鱼,离水三尺那是一种境界。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那是一种情怀。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是一种悠闲,而毛泽东在井冈山钓

6、鱼又放鱼,那是一种舍弃。在典雅的古筝声中,欣赏着不同垂钓者的风采,加上教师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使学生感悟到钓鱼文化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水到渠成,并适时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分五个环节完成:(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二)抓住启示,引入文本;(三)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内心;(四)联系生活,获得启示;(五)拓展积累,传承美德。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回想,结合这一课内容,你能提炼出哪些关键词?鲈鱼 捕捞(关于事件的词语)启示 依依不舍(情感方面的词语)以上词语都可以。设计理念:五年级的字词教学并非可以悬空,教师

7、在课堂上也应该有所体现。此时这种方法的设计在于引发学生对上节课的回忆,同时,在无意识中诱导学生积累词汇。谁能选择其中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概内容?设计意图:新课标高年级段要求学生要具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本环节既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检查,又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言语训练和概括能力训练。(点评:1、老师非常重视字词的学习,这在高年级第三学段很难得。字词学习是小学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只有在这方面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才有利于学生步入中学乃至步入社会继续学习和运用语言。大学生错别字连篇的现象尤其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和重视。2、老师采用让学生回忆字词的方法再现字词、复习巩固字词的方

8、法比较有实效,既给学生一种意识背记字词,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用这些字词连起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抓住“启示”,引入文本巧妙的切入主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速阅读第十自然段,思考:作者得到了一个终身难忘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到这句话,出示课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进一步引导: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学生可能会说:距离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把鱼放掉是对,把鱼留下是非。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感知课文,这是从结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作者获得“启示”的心理

9、历程,从而进一步探讨课文内涵。(点评:引导学生直接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切入课文,改变了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三、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内心此环节分两部分进行其一,体会鲈鱼的大、美、难得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鱼,为什么放鱼会如此为难?学生马上会说:这是一条又大又美的鲈鱼,再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条又大又美的鲈鱼呢?然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学生的交流也许是无序的,教学就随着学生的交流顺序而定。学生可能会找到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鲈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这时我出示一张鲈鱼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感知,使教学更形象、直观。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鱼的大、美

10、。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注重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放鱼的艰难,为下文做铺垫,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鲈鱼你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会想到这样的古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我也会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适时插入这样的资料:在作者的故乡美国有这样一条法律规定:为了鲈鱼的生息繁衍,每年只有捕鱼节才让捕捞鲈鱼。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条珍贵的大鲈鱼。本段语言优美,学生学习主要是在朗读过程中想象文章语言所描述的画面,并在想象中感受鲈鱼的大、美、难得(板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重点词句:如“过了好长时间”“小心翼翼”“溅起不少水花”在品读过程中,通过指名读,轻声读等多种形式,

11、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因此,我又设计了这样一段引读:音乐: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指名让学生接着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将整个课堂带入了晚霞辉映的湖水旁,和作者一起沉浸在钓到大鲈鱼的喜悦与幸福中。其二、感悟儿子及父亲的内心正当儿子沉浸在得到大鲈鱼的幸福中时,父亲却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决定把鱼放回湖里去。重点体会儿子内心的感受:出示“爸爸,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儿子的复杂心理,可能是急切、疑问、惊讶、气愤、不解一句话中品味出了这么多感受,进一步引导:你就是作者,默读课文,找出充分的理由把鲈鱼留下来,并用书中

12、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与父亲争辩一下。学生融入文本,可能会找到以下理由与父亲据理力争:1、鲈鱼又大又美,为什么放掉?2、四周静悄悄的,又没人知道。3、不就只差两小时吗?我们可以多等一会儿。4、可是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鲈鱼了设计理念:此环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多元化解读了文本,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体验了人物心理变化,在说话过程中吸收语言、内化语言,让学生体会到了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尽管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理由,可父亲仍然保持平静,孩子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让我们一起再次求求父亲吧!此环节让学生与作者内心产生共鸣,也突破了本课

13、重点,学生再次转换角色,体验人物内心。接下来出示父亲的做法: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通过抓典型语例,进行言语品析和语感训练,读出了父亲的不舍与坚定,感悟人物情感和品质。总结道:父亲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够自觉遵守规定,这就叫“自律”(板书)能够做到自律,谈何容易。(点评:品读课文的环节可谓是跌宕起伏。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老师渲染的气氛中,知晓鲈鱼的美,领略环境的静,体会“我”心情的复杂和父亲的坚定。做到了语言、想象、领悟、表达的有机结合。)四、拓展积累,传承美德课标倡导:有效地积累,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本节结尾处,点明严格(板书)自律也是我们中华

14、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二千多年前的古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积累过程中,严格自律的美德得以升华,指导学生背诵并积累下来,学生读进去再走出来,相信其会得到启迪。五、回顾反思,交流收获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课的做后进行学习的系统梳理,同时解决学生中还存在的疑惑或问题。(点评:最后老师提出“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其一,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进行,这一要求符合人的认知特点。老师这一问题能促使学生从整体的高度对文章再做回顾,对自己的学习再做反思,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再有整体的感知,对自己的学习再有整体的梳理。其二,教学中,即使老师再有预设,再考虑到教学要照顾到全班学生,对有层次的学生来讲都不可能把所有学生的问题加以解决。那么,谁还有问题就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解决。其三,引起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中国学生最欠缺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不会产生问题。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老师提出“或者还有什么问题?”很有必要。)六、说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不舍难得严格自律板书设计突显教学重难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以上是我的说课,真诚希望大家指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