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角形(2)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十三章三角形第 2 课时,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示: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设计理念。一教材分析:对于教材的分析,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下: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
2、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4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二教法与学法来源:gkstk.Com1 教法:在整个课堂活动设计中,主要以学生动手实验并画图验证的方法来探索知识得出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的结合起来,采取了“质疑、实验、探究
3、、验证、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2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巧妙的创设问题情景,合理有趣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思考、验证,真正让学生亲历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索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主探索型的学习方法得到更好的落实。三、教学程序依据本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特制定教学过程如下:(一)课前准备:(1) 教学准备:课件、 三角板、多媒体(2)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 133 页的内容(二)复习提问:1 什么叫三角形的边?2 按角分类,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哪几种三角形?(三)情景引入:回忆旧的知识,直接板书
4、课题:13.1 三角形(2)(四)出示教学目标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五)实验与探究 课件展示:任务一:请同学们在画图纸上任意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分别用 a、b、c 表示三角形的三边。任务二: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完成下表:锐角三角形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a= b= c= .a+b ca+c bb+c aa= b= c= . a+b ca+c bb+c aa= b= c= .a+b ca+c bb+c a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任务三:小组内讨论一下,通过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实验与探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画出并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并与第三边进行比较,这里通过验证三种三角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是所有三角形都有的性质,而不是某一种三角形的特性。再让学生发现规律时,提示将三个式子放在一起比较,并着重强调任意两字。通过学生历经画图、探索、说理、归纳交流的数学活动,发现并归纳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由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充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强调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结论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六)例题解析课件展示:例 1 分别用下列长度的三
6、条线段作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1)4,6,10; (2)5,6,7.例 1 是三边关系结论的应用,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展开充分讨论,按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本来应按“小莹”说的那样,三个大小关系都要判断,但这样去做,未免有些繁琐。例 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1 厘米,如果它的一边长为 5 厘米,求其它两边的长?例 2 是运用了建模(列方程)和分类的思想,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进行分类讨论,同时,通过把(1) 、 (2)的解分别代入实际背景进行检验,使学生体会数学建模过程中的“检验”一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计意图:这是三边关系在具体题目中的运用在讲解这个例题时,板演整个解题过程虽然不要
7、求学生按这个格式表述,但可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文字准确地叙述解题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七)跟踪练习 课件展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1)如果腰长为 7,那么底边长是多少?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如果底边长为 7,那么腰长为多少?(3)如果有一边长为 4,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分别是多少?(八)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3cm 3cm 6cmC 5cm 8cm 2cm D 4cm 5cm 6cm2、现有 2cm、4cm、5cm、8cm 长的 4 根木棒,任意选取
8、3 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可以组成不同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2 和 5,则它的周长为( ) 。A 9 B 12 C 9 或 12 D 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知道如何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以及在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九)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新课后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十)作业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9,且周长为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十一)板书设计13.1 三角形(2)一、三角形的三边三边关系 二、例题解析五、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产生疑问,问题解决,再产生问题,再得到解决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边学边练,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