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钙与临床麻醉本贴收到 1 朵 鲜花在机体各种生理活动、能量代谢、药物治疗等生命特征中,离子及其通道谓之“终末效应点“。而现代麻醉学科的领域范围,与离子与通道则关系更为密切。离子及其通道系一庞大、复杂的系统,本文仅就钙离子与日常麻醉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作为临床提高处理两者失衡质量之借鉴或商榷。一、机体含钙量概况正常 70kg 成人含钙总量约 1.2kg,99%以上在骨组织内,正常总血钙(包括结合与游离钙)浓度约为 2.252.55mmol/L 或 9.010.2mg/dl。其中约 50%为游离离子钙;10%系结合钙,与碳酸、柠檬酸(枸橼酸)盐、磷酸盐、乳酸盐、硫酸盐等阴离子结合;另 40%与血浆
2、蛋白结合,主要为白蛋白。在细胞内,总钙浓度可变性大,甚至可达细胞外水平,但细胞浆离子钙浓度较细胞外液低至少 1 000 倍,其范围为 0.13 至 1.3mol/L。游离钙系总钙中生理作用最重要的部分。虽源于肠道与骨骼的钙离子变化范围很大,但其正常血浆浓度却维持在较窄的范围,为 1.01.25mmol/L。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有赖于 3 种调钙激素:甲状旁腺素、1.25-二羟维生素 D、降钙素。二、钙离子与围术期围术期重视维持钾离子的摄入与排出平衡,使血浆浓度保持正常,以成为临床不争之事实,但对钙离子的重视程度则远不及钾离子。事实上由于现今日常精品食物的增加、恶性肿瘤患病率的提高、食用含钙食品
3、与药物的人数增多等因素,血浆钙水平超出正常范围者呈上升趋势,甚至超出程度较严重。因此种钙离子含量异常属慢性过程,并不出现症状,一旦围术期遇触发因素,则可表现出明显或严重的症状与体征。临床出现高钙或低钙血症症状者,血浆总钙可能正常,因而造成诊断与处理困难,此时检测血浆游离钙含量,可明确诊断。因此,围术期应同时查血浆总钙与游离钙,两者不可偏废,尤其后者,更需重视。三、高钙血症系由源自肠道/或骨的钙进入细胞外液超过其经肠、骨或肾的吸收、合成、排出量所致。(一)病因1.人为因素 摄入过多(饮食与医源性等)。2.恶性肿瘤。3.钙失衡性疾病,按发生频率依次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肉芽肿病、肾上腺功能低下、肾
4、病终末期(肾移植)、甲状腺毒性、制动(固定)术等。(二)临床表现与特点ECG 改变、心律失常、肌力与反射减弱等(其他无特点的症状与表现略)(三)治疗应立即处理,尤其有症状者。血清总钙3.2mmol/L 可危及生命,由上述病因引起的发病率虽较低,但仍时有报道,需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其血浆水平。1.再水化(rehydration) 一般静脉内给予等渗盐水,血清钙可降低0.50.75mmol/L;症状严重者可大量应用,可达 510L/天。2.再水化同时应用强效利尿剂。3.严密监测血清电解质与心血管情况。4. 继发于骨髓增生,可给予抗癌化疗药光辉霉素治疗,据报道,41 例恶性肿瘤中 31例有效纠正了高钙血
5、症。4.肉芽肿、淋巴增生症、结节病、维生素 D 中毒等引起的高钙血症,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四、低钙血症当细胞外液钙净流失量超过肠与骨组织的代偿时,易引起低钙血症。假象低钙血症系由低蛋白血症引起,测定离子钙可予以排除。可引起临床症状的低血钙阈值水平因人而异,难以界定。当血清离子钙低于 2mg/dl 或 0.5mmol/L 时,常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一)病因1.人为因素 精品饮食中摄入钙、镁过少,酗酒等。2.低蛋白血症。3.钙失衡性疾病 按发生频率依次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维生素 D 与镁缺乏,急性胰腺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败血症等。4.医源性因素 甲状旁腺、甲状腺切除,输入柠檬酸(枸橼酸)
6、盐、磷酸盐或去钙白蛋白,体外循环手术,血液透淅等。(二)临床表现与特点ECG 改变、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收缩力减弱、喉与支气管痉挛、肌肉痉挛与惊厥等(其他无特点的症状与表现略)。怀疑低血钙者,应查血中离子钙浓度予以确诊。离子钙低于 0.8mmol/L 为轻度低钙血症,一般较少需处理,但因人而异。(三)治疗1.纠正共存的呼吸或代谢性碱中毒。2.一次性给予含钙成分 100200mg,给药时间需超过 10 分钟;继之维持输入12mg.kg.-1.h-1。此法可使血钙浓度 612 小时恢复正常。此后,维持速度减少到0.30.5mg.kg.-1.h-1。10%葡萄糖酸钙 10ml=9.3mg 钙成分;
7、10%氯化钙 10ml=27.2mg 钙成分。应注意:中心静脉给药;一旦血清离子钙恢复正常、稳定,即改为肠道(口服)给药,14g 成分钙/天,分次给药,必要时加入维生素 D 或其代谢物。五、钙与大量输血输血量超过血容量的 11.5 倍;或 1 小时内输入量为血容量的 1/2;或 20 分钟内输血速度超过 1.5ml.kg-1.min-1,谓之大量输血。无论输血量大小、速度快慢,临床习惯每1 000ml 给予 10%葡萄糖酸钙 1g。但当输血量为 30ml.kg-1.h-1 时,维持血流动力血稳定,体内代偿机制可确保血浆钙浓度正常;加快输血速度,可暂时性降低血钙浓度,如速度减慢,10 分钟内可恢
8、复。因此,上述临床习惯应作适当调整。但在低温期间,肝功能减退者血液中枸橼酸盐清除减少,即使输入相对小容量枸橼酸钠亦使血钙浓度降低,此时静脉注射钙盐,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脏病患者更甚。六、钙与麻醉药(一)静脉全麻药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及异丙酚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其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电流、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与平滑肌细胞有关(二)吸入全麻药吸入全麻药为非特异性钙拮抗剂,现代所有挥发性全麻药不同程度的抑制心肌、扩张血管与其改变钙电流相关。低钙血症时此种抑制作用加强。(三)肌松药钙离子在神经肌肉传递过程中起两种相对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前抑制去极化程度,可拮抗非去极化阻滞;在接头后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去极化,强化
9、非去极化阻滞。因此,其对神经肌肉的全部影响难以预测。低与高血钙似乎强化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作用,存在肌无力、肌萎缩时强化作用更明显。 (四)阿片类此类药物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系产生镇痛作用的细胞分子学基础;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吗啡类耐受有关。(五)局麻药局麻药抑制 L 型钙通道电流,与该类药物心血管毒性相关,尤其布比卡因。局麻药对L 型钙通道电流抑制强度顺序为:地布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七、钙与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接受大量预充液,血液稀释、给予大容积枸橼酸血,低血钙常见;酸性物质增多影响离子钙浓度。八、钙与手术后术后低血钙可表现为喉痉挛、尤其颈部手术,可能需再行气管插管。心脏手术后同时给予钙剂与儿茶酚胺类,以改善心肌收缩力,并希前者强化后者的效应。但研究表明,钙减弱肾上腺素的血管加压及正性肌力作用。钙通过干扰腺苷酸环化酶的功能抑制肾上腺素 受体作用。去氧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心血管作用亦受钙抑制。九、钙与心肌顿抑心肌缺血一定时间及不伴坏死,出现收缩功能紊乱,谓之心肌顿抑。心脏手术后,心肌顿抑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由再灌注期间钙内流增加引起,细胞钙超负荷为主要病因。因此,缺血心脏低钙再灌注可预防心肌顿抑。体外循环后,即使不存在低血钙,临床上现仍常静脉内给予钙剂,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