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1(2018岳阳阶段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 4 种不同的杂交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2 的表现型比例为 31C若要鉴别和保留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解析:选 C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交配类型不止 4 种;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1 的配子类型比为 11;显性抗锈病小麦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为杂合子,予以淘汰,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的保留子代的后代;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
2、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2(2018郑州模拟)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 F1, F1 再自交产生 F2,淘汰 F2 的黄果番茄,利用 F2 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 F3 中RR、Rr、rr 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A441 B321C121 D931解析:选 B F 2 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 1/3RR、2/ 3Rr,自交后代 F3 中 rr 占(2/3)(1/4)1/6,Rr 占(2/3)(1/2)1/3,RR 占(1/3)1(2/3)(1 /4) 1/2,即RRRrrr 321。3(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
3、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 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50%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 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1,可能是花粉有 50%死亡造成的解析:选 B 该杂合子能产生 Aa11 的雌配子,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50%死亡率,则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1/2Aa、1/6aa;若隐性个体有 50%死亡,则 AAAaaa241;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50%死亡,该杂合子
4、能产生 Aa21 的雌雄配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44 1;若花粉有 50%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 121。4苏格兰牛的耳尖 V 形与非 V 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 形耳尖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由 2 的表现型可推定 1 为杂合子C 3 中控制非 V 形耳尖的基因可能来自 1D 2 与 5 生出 V 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1/3解析:选 C 由 1、 2 都是 V 形耳尖生出非 V 形耳尖 2 可知,控制耳尖性状的 V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 3 为非 V
5、形,因此 V 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由 2的表现型可推定 1 和 2 均为杂合子,但是 1 是否是杂合子未知; 3 中控制非 V 形耳尖的基因,双亲均提供一个,其母方的非 V 形耳尖的基因来自 1 和 2; 2 与 5 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a,因此生出 V 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1/2。5(2018邯郸模拟)下图表示两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的三种转基因烟草的体细胞示意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株自交后代中有 1/4 个体散发红色荧光B植株的一个花粉细胞中至少含有 1 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 4 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
6、因的细胞来自植株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含 4 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和解析:选 D 植株自交后代中有 3/4 个体散发红色荧光;植株的一个花粉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植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 2 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植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一定含有 2 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植株可能含有 4 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6(2018赣州模拟)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 31 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F 1 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F 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等位基
7、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F 1 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 BC D解析:选 C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正确;F 1 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这是实现 31 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正确;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这是实现 31 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正确;F 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要相等,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正确;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 F1 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错误。7(2018宜宾一模)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 对左旋(d) 是完全显性。
8、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螺壳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椎实螺螺壳旋向的遗传现象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 DDC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ddD控制左旋和右旋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解析:选 B 椎实螺螺壳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螺壳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也就是说,不论后代基因型为 Dd 还是 dd,只要母本核基因型为dd,就为左旋。左旋个体的母本必为 dd,dd 母本的后代基因型绝对不可能为 DD。8基因型为 Bb(B 对 b 为完全显性)的玉米植株自交后所结的一个玉米
9、穗上有 700 多粒种子(F 1),挑选 F1 植株中的显性个体均分为两组,甲组自交,乙组自由交配,下列有关两组所产子代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子代中隐性个体占 1/6,乙组子代中隐性个体占 1/9B两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均高于杂合子所占比例C两组子代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所占比例不同D基因 B 在两组子代中的基因频率不同解析:选 D 基因型为 Bb 的玉米自交后,F 1 显性个体中基因型为 BB 的占 1/3,基因型为 Bb 的占 2/3。将 F1 植株中的显性个体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自交得到的 F2 的基因型为 3/6BB、2/ 6Bb、1/6bb,且基因 B 的频率为 2/3;
10、乙组自由交配得到的 F2 的基因型为4/9BB、4/9Bb、1/9bb,且基因 B 的频率为 2/3。9(2018临沂一模)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且比例为 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 n 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1/2n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 A 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 基因频率越来越小解析:选 C 浅绿色植株自交
11、,其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 aa 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 和 Aa,且比例为 12;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 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 AaAa,则成熟后代为 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 2/3,当自交次数为 n 时,则杂合子的概率为;由于 aa 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 的基因频率越来22n 1越大,a 基因频率越来越小。10(2018宜昌模拟)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a 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
12、出现一只黑色羊。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实验方案有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 Aa,方案二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全为白色 B黑色白色31C全为白色 D黑色白色11解析:选 B 根据题意可知,羊的毛色遗传中白色为显性,方案一的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合子 (AA),则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公羊为杂合子(Aa),则应该是白色黑色31;方案二的母羊的基因型为 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合子(AA),则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公羊为杂合子(Aa),则应该是白色黑色11。11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个桶中两种球的数量相等。每次分别从、三个小
13、桶中的某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用、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两桶中小球的总数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D每次将抓取的小球放在另外一个小桶中进行统计、汇总解析:选 D 每次抓取并记录字母组合后,需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并混合均匀,才能进行下一次抓取。12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 。两种植物均含 14 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物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物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
14、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 研究后发现:植株 X 能开花,且 A1、A 2 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种 植 物 A1A1 红 色 a1a1 白 色 A1a1植 株 Z 粉 红 色 植 株 X 不 可 育 植 株 Y 可 育 乙 种 植 物 A2A2 红 色 a2a2 白 色 A2a2 粉 红 色A植株 X 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 1/2,植株 Y 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形成14 个四分体B植株 X 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C图中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 X 的幼
15、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 YD用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 Z 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 1/36解析:选 C 植物 A1a1 能产生 A1 和 a1 两种配子,植物 A2a2 能产生 A2 和 a2 两种配子,它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A1A2、A 1a2、A 2a1 和 a1a2。由于 A1、A 2 控制红色素合成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所以植株 X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 粉红色白色121。植株 X 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可育的植株 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植株 Y 的初级性母细胞中形成 14 个四分体。由于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所以植株 X 的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
16、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而不可育。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用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 Z 的幼苗,体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 A1A1a1a1,性成熟后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A 1a1a 1a1141,自交后开白花的为 a1a1a1a11/61/ 61/36。二、非选择题13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实验一 实验二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P 黄色子叶丁F1 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1 1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3 1(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 。(2)
17、从实验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是显性性状。(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 11 ,其主要原因是_。(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_,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解析:(1)豌豆有许多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并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为纯合子,是良好的遗传杂交实验材料。(2) 根据实验二中子代的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3)根据题意知,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为 Yy,故产生Y、y 两种配子,且比例
18、相等。 (4)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YYYy12,黄色子叶戊随机交配,由于黄色子叶戊产生 y 配子的概率是 2/31/21/3 ,所以子代中绿色子叶yy 的比例为 1/31/31/9。 (5)黄色子叶丙(Yy)与黄色子叶戊(1 /3YY、2/3Yy)杂交,子代中YY 所占的比例为 1/31/22/3 1/21/2 1/ 3,Yy 所占的比例为 1/31/22/31/21/2,这两种黄色子叶 YYYy2 3,所以黄色子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 占 3/5。答案:(1)性状易于区分 (2)二 黄色 (3) 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Yy11 (4)YY 或 Yy 1/3 1/9 (
19、5)3/514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注: AA 纯合胚胎致死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基因型 Aa1、Aa 2 a1a1、a 1a2 a2a2(1)若亲本基因型为 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_。(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鼠的基因型是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3)假设进行很多 Aa2a1a2 的杂交,平均每窝生 8 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 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只小鼠。(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如下
20、:_。_。结果预测:_。_。解析:(1)根据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若亲本基因型为 Aa1 和 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AA(死亡)、Aa 1(黄色)、Aa 2(黄色 )、a 1a2(灰色)。(2) 后代中有 3 种表现型,其中有黑色 a2a2,可推知其亲本均有 a2,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 Aa2 和 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概率为 1/4,雄性概率为 1/2,所以黑色雄鼠的概率为 1/8。(3)Aa 2 和 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 Aa2 和 Aa2 的后代只有 3/4 存活,所以每窝存活后代为 83/46只。(4)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应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
21、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的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2。答案:(1)黄色、灰色 (2)Aa 2、a 1a2 1/8 (3)6(4)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Aa215(2018太原模拟)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 F1 全是圆粒;然后让 F1 自交,获得的 F2 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 31(第一个实验) 。再将 F1 与
22、皱粒豌豆交配 (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是由_及_构成的。(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_。(3)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假说是_。(4)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_ 。(5)由此可见,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研究分离定律的方法是_;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6)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却出现了矮茎后代。为探究导致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再自花传粉,若是_,则其后代全为高茎;若为_,则其后代
23、全为矮茎。解析:(1)题干中的实验包括杂交实验( 两纯种亲本杂交及 F1 自交)和测交实验。(2)(3)对杂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F2 中为什么会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对这一问题所提出的假说是该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生物体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在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测交实验是让F1 圆粒个体与皱粒个体杂交,由于 F1 圆粒个体基因型为 Rr,则测交后代中圆粒皱粒11。(5)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减数分裂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6)生物的变异可能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设相关基因为 D、d ,如果该矮茎豌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则该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仍为 DD,则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让该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将全为高茎;但如果该矮茎豌豆是基因突变所形成的,则它的基因型为 dd,自交后代将全为矮茎。答案:(1)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2)为什么 F2 中出现性状分离和 31 的比例(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4)圆粒皱粒11(5)减数分裂 假说演绎法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6)受环境影响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