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一)A 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7廊坊质量监测)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仪器的识别,意在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常见实验仪器的认知能力。A 项为泥三角,不是三脚架;C 项为球形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D 项正确的名称为坩埚,但不能确定其是否为瓷坩埚。答案 B2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用托盘天平称取 5.2 g NaCl 用 50 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用蒸发皿加热NaCl 溶液可以得到 NaCl 晶体 用 100 mL 容量瓶配制 50 mL 0.1 molL1 的 H2SO4溶液 区别 NaCl、Na 2SO4时
2、需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盛放液体、固体加热A B C D解析 量筒是一种粗量器,用 50 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时误差较大,应选用 10 mL 量筒进行量取,错误;100 mL 容量瓶只能配制 100 mL 溶液,无法配制 50 mL 溶液,错误;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正确;烧杯只能用于盛放液体加热,错误。答案 A3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是一种常用仪器,用途广泛。下列实验中玻璃棒能起到搅拌作用的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粗盐提纯 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 从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 KCl 测定溶液的 pH 浓盐
3、酸与浓氨水相遇发烟A BC D全部解析 中溶质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中粗盐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中不需要玻璃棒,中固体混合物的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中需要玻璃棒蘸取溶液,玻璃棒不起搅拌作用。答案 A4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再配制的试剂是( )酚酞试液 银氨溶液 Na 2CO3溶液 Cu(OH) 2悬浊液 酸性 FeCl3溶液 FeSO 4溶液 NaCl 溶液 氯水A BC D解析 银氨溶液长期放置会转化为易爆物质,Cu(OH) 2悬浊液长期放置会发生变化,FeSO 4溶液长期放置易被氧化,氯水长期放置会转化为盐酸,所以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再配制的试剂为。答案 D5(2016辽
4、宁六校期末)如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 装置既能用于收集 Cl2,又能用于收集 NOB装有浓硫酸的 F 装置可用于干燥 CO2气体CC、E 装置可用于尾气吸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气体发生装置中DG 装置可用于合成氨实验中,可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 H2和 N2的体积比解析 A 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l2,若 A 装置装满水,则可用于收集 NO;B 装置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也能用于收集 NO,A 项正确。F 为 U 形干燥管装置,该装置只能盛装固体干燥剂,B 项错误。C 装置中的烧杯可吸收尾气,洗气瓶起到缓
5、冲作用,防止烧杯中的液体倒吸入气体发生装置中;E 装置中间膨大部分可防止液体倒吸,C 项正确。G 装置中装入浓硫酸,可干燥 H2和 N2混合气体,通过气泡多少可大致观察 H2和 N2的体积比,D 项正确。答案 B二、填空题6(1)以下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定量仪器: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填编号)。(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洗涤下面仪器的试剂:做过模拟溶洞形成实验的试管: _;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_;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玻璃管: _;做过 KMnO4受热分解实验的试管:_;做过硫的熔沸点测定实验的试管: _;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 _
6、;做过油脂水解实验的试管:_。解析 在化学实验中,只要是需要盛装液体,且有活塞或塞子,如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为防止活塞或塞子处液体渗漏,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简称检漏。所以,(1)中所给出的 4 种仪器中 b(容量瓶)和 c(滴定管)必须检漏。解答特殊脏物洗涤的题目,首先明确脏物是什么?然后了解脏物的性质,特别是其溶解性,即它能溶于什么物质?(2)中各实验仪器中脏物与洗涤剂如下表:序号 脏物 洗涤剂 CaCO3 稀盐酸 Ag 稀硝酸 Cu 稀硝酸 MnO2 热的浓盐酸 S CS2(或热的 NaOH 溶液) I2 酒精 油脂 热的纯碱溶液(或热的 NaOH 溶液)答案 (1)bc (
7、2)稀盐酸 稀硝酸 稀硝酸 热的浓盐酸 CS 2(或热的NaOH 溶液) 酒精 热的纯碱溶液(或热 NaOH 溶液)7(2017黑龙江哈尔滨一中月考)(1)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D 图中的仪器名称是_,A 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mL,C 图中的液面与“0”刻度之间的体积差为_mL(设 A、C 中分别盛有无色溶液)。检查 B 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下列仪器: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该空不需要填写)。仪器编号 a b c d e名称 试
8、管 溶量瓶 集气瓶 碱式滴定管 普通漏斗改正的名称关于 e 的用途,乙同学说:能组成防倒吸装置。你还能说出其他两种用途吗?a_;b_。解析 (2)a 为试管,正确;b 应为容量瓶,字书写有误;c 为集气瓶,正确;d 应为酸式滴定管,错误;e 为普通漏斗,正确。利用普通漏斗,可组成防倒吸装置,可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可组成过滤装置等。答案 (1)温度计 28.0 21.40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一手拿瓶,一手轻压瓶塞,把容量瓶向下倒立,停留片刻,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 180,重复上述操作,仍不漏水,方可使用。(2)仪器编号 a b c d e名称改正的名称容
9、量瓶 酸式滴定管a.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 b组成过滤装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8在化学实验中分液漏斗有诸多用途,请按要求回答:(1)用烧杯、分液漏斗、导管和铁架台组装了一套制取 NO 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如图1 所示。该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2)按如下步骤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a如图 2 所示,向分液漏斗 C 中加入约 20 mL 的浓氨水,用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塞住上口;b将 C 放入 B 中,水浴加热(70)一段时间;c迅速将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拔出,塞上插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如图 3 所示),用注射器向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形成喷泉。为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需要 A
10、 中盛放的试剂是_。图 3 中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解析 (1)该装置的优点有:容器比较小,节约药品用量,生成的 NO 量也较少,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时,漏斗中气体将液体下压,使液体和铜丝脱离开,所以该装置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实验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装有铜丝的分液漏斗插入稀硝酸中,NO 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生成,制得的 NO 比较纯净。(2)对浓氨水水浴加热时,一水合氨分解生成 NH3。当 NH3收集满时,即有 NH3进入 A 中,在 A中盛放滴有酚酞的水溶液,溶液变红。NH 3极易溶于水,向 C 中注入水时,NH 3迅速溶于水,C 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
11、的水压入分液漏斗中,形成喷泉。答案 (1)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控制 NO 的生成量,以减少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2)滴有酚酞的水溶液 C 中 NH3溶于水,导致 C 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分液漏斗中,形成喷泉B 级(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6河南陕州中学月考)2015 年 8 月 12 日晚,天津市塘沽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下列关于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时,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B处理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C可用强氧化剂如
12、 H2O2等将 NaCN 氧化为无毒物质D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质、自燃自热物质、氧化性气体等解析 闻药品气味时,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防止引起中毒,A 项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进行无毒处理后,再用大量水冲净,不能直接用大量水冲净,B 项错误。H 2O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NaCN 氧化成 N2等无毒物质,C 项正确。爆炸品、易燃物质、自燃自热物质、氧化性气体等都属于危险化学品,D 项正确。答案 B2(2017宁夏育才中学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一定要插到液面以下的是( )制备 Fe(OH)2时,将 NaOH 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所用
13、的胶头滴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分馏石油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向 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用的胶头滴管A BC D解析 Fe(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制备时,要将盛装 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 FeSO4溶液中,再挤出 NaOH 溶液;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为防止生成的 H2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要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稀酸中;分馏石油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用乙醇制备乙烯时,要在 170时进行反应,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向 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胶头滴管不能插到液面以下。答案 C3(2016山东淄博质检)化学教材
14、中,常借助示意图表达实验装置的要点、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等。下列有关示意图表现的内容一定不正确的是( )解析 A 中的橡胶管使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气体压强相同,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借助重力作用能顺利流下,A 正确;乙醇和乙酸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B 错误;C 中将止水夹夹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漏斗中的水滴入烧瓶数滴后不能继续滴下,表明气密性良好,C 正确;D 中从短管进气可收集氨气,正确。答案 B二、综合题4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的名称是_。(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 KClO3和 MnO2制 O2应选
15、的装置是_(填字母,下同);用 H2O2与 MnO2制 O2,并控制产生 O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_。(3)若用装置 X 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 O2,氧气应从_(填“b”或“c” ,下同)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端通入。(4)若用 F 装置进行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 CO 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 COH 2O),用纯净的 CO 完成该实验。 浓 硫 酸 除 F、X 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X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X 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填导管口的序号)。实验时,a 处可能的现象为_;F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解析 (2)KCl
16、O 3和 MnO2制 O2属于“固固 气体” ,因而要选用 E 装置为气体 发生装置;H 2O2与 MnO2制 O2属于“固液 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只能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的 H2O2的量。(3)使用 X 收集氧气时,用“排空气法” ,由于 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长管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气。(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 属于“液液 气体” ,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 DG 为气体发生装置, X 的作用是除去 CO 中的水蒸气,洗气时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答案 (1)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AE BD (3)c b (4)DG 浓硫酸 dcbe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