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5311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28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限时规范特训A 卷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答案 C解析 在植物成熟组织中可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A 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等,B正确;生长素是生长调节物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C 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根和茎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 正确。

2、2(2017成都市金堂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答案 A解析 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着的种子而不是顶芽,A 错误;由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B 正确;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体现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C 正确;正常情况下,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D 正确。3(2017四川

3、绵阳诊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 C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中没有体现,A 错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中没有,且胚芽鞘是直立生长,所以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 错误;由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 正确;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 错误。4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

4、)答案 C解析 图 A 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A 错误;图B 中左边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右边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可能是尖端,B 错误;图 C 实验中通过分别将尖端放在左、右侧进行实验,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有关,C 正确;图 D 实验不能体现尖端的影响,D 错误。5(2017山东济宁联考)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情况如图乙。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A(4)(1)(5) B(4)(2)(5)C(4)(1)(3) D(1)(5)(

5、3)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装置中幼苗处于暗室中,没有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即表现为图乙中(4);装置的右侧上方有单侧光刺激,此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弯向光源生长,即表现为图乙中(1);装置的右上方和右下方均有单侧光,因此与装置相同,茎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因此向光一侧生长快,使根背光生长,即表现为图乙中(3)。6(2017西工大附中检测)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 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

6、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 P 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 M 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 P 时,促进作用最强,小于 M时,都为促进作用,大于 M 时为抑制作用。7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a 与 b Bc 与 d Ca 与 e Dc 与 e答案 B解析 据图逐一分析,图 a 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玻璃片隔开,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图 b 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琼脂片隔开,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左弯曲生长;图 c

7、中胚芽鞘尖端已被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替代,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 d 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则胚芽鞘直立生长;图 e 中胚芽鞘尖端以下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但尖端的生长素受单侧光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故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综上分析,图 c 与图 d 中胚芽鞘都是直立生长,符合题意。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 2,4D 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共 6 组;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 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中,10 分

8、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2,4D 溶液(mol/L) 0 1015 1014 1013 1012 1011生根平均值 2.0 3.8 7.2 9.4 15.1 20.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促进桂花枝条扦插生根的 2,4D 最适浓度是 1011 mol/LB一定浓度的 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 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 2,4D 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答案 B解析 从表中看出在 2,4D 浓度为 010 11 mol/L 范围内,随着 2,4D 浓

9、度的增大,插条生根数目增多,说明在此浓度范围内的2,4D 有促进生根的作用。从题干中不能获得与 A、C、D 相关的信息。9(2017山东滨州阳信一中月考)下列对“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答案 B解析 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A 正确;实验的因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或根的长度,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B 错误;用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

10、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 正确;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便于观察,得出结论,D 正确。101926 年,温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采用胚芽鞘尖端是因为前人初步证实胚芽鞘尖端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B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为了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还应设置在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的对照组D步骤 T 时,若在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相同时间后其 角将比未光照组的大答案 D解析 在温特之前,达尔文、鲍森詹森以及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植物的向光性可能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

11、均匀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A 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知胚芽鞘均弯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即向生长素分布少的一侧弯曲生长,B 正确;为排除琼脂本身的干扰,应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C 正确;在温特实验的步骤 T 时,由于没有胚芽鞘尖端,进行右侧单侧光照射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因此相同时间后,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组的 角和未光照组的一样大,D 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月考)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的尖端 4 mm 切去,再将剩余的 10 mm 的胚根及胚芽每 10 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 单位:molL

12、 1 )的生长素溶液中,保持在 25 下培养 2 d 后,测量胚芽和胚根的平均长度 (单位:mm),如图为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_,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方式称为_。(2)切去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的原因是_。(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促进胚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答案 (1) 吲哚乙酸 极性运输(2)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造成干扰(3)10 8molL1解析 (1)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方式称为极性运输。(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胚芽及胚根生长

13、的影响,由于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能合成生长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实验时要把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切去。(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促进胚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8 molL1 。12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问题。(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为_。(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_。(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 H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g,在 OH 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_,H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_。(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

14、围应为_。(5)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6)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_。答案 (1) 抑制作用 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2)可以在水稻田里面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3)促进作用增强 促进作用减弱(4)大于 m,小于 2m(5)小于 m(6)大于 i 小于 i解析 (1) 由图甲可知,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4 molL1 ,在此浓度下,对根表现为抑制作用。(2)图乙反映的是

15、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的差异,是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除草原理。(3)图丙中 OC 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都表现为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 i(C 点以后)才表现为抑制作用。(4)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且促进生长效应强于向光侧,故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m 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 m,小于 2m,以保证背光侧的促进生长效应强于向光侧。(5)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2m 时,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 m,以保证远地侧的促进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6)植物水平放置,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对根来说,

16、高浓度抑制其生长。13(2017陕西咸阳三模)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 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极性/非极性) 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 150106 mol/L 时,_(促进 /抑制) 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促进 /抑制) 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_。(3)若某同学由于

17、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 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处理) 后作用于幼苗,若_,则生长素浓度为 150106 mol/L;若_,则生长素浓度为 50106 mol/L。答案 (1) 调节 色氨酸 非极性(2)促进 抑制 具有两重性(3)适当稀释 侧根数目大于 6 侧根数目小于 6解析 (1)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生长素浓度为 50106 15010 6 mol/L 范围内的实验组,其

18、侧根数目均多于生长素浓度为 0 的对照组,但主根长度却都小于对照组,说明生长素浓度为 150106 mol/L 时,促进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200106 mol/L 的实验组,其侧根数目少于对照组,说明此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侧根。综上所述,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3)依据表中信息和题意,若确定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 6 的生长素溶液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该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后作用于幼苗,若幼苗侧根数目大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若幼苗侧根数目小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 mol/L。B 卷 其

19、他的植物激素及应用一、选择题1(2017湖南岳阳一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植物激素能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的有机物答案 A解析 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A 正确;激素是信息分子,植物激素能调节代谢,酶能催化化学反应,B 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C 错误;植物激素不是由内分泌腺合成的,而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D 错误。2(2018成

20、都市金堂中学高三月考)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缩短细胞周期,促进植物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有利于过程,夏季有利于过程,A 错误;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B 错误;夏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缩小细胞周期,

21、C 正确;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D 错误。3(2017安徽安庆二模)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B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可能产生乙烯C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D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答案 B解析 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疏花疏果,A 错误;像苹果、香蕉等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然可以产生乙烯,B 正确;植物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能控制植物的生命活动,C 错误;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D 错误。4赤霉

22、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可能是:只促进细胞数目增加;只促进细胞长度增加;既促进细胞数目增加也促进细胞长度增加。当用药物完全抑制 DNA 复制后,赤霉素诱导的茎芽的生长被抑制了 54%,这说明赤霉素促进茎芽生长的原理是( )A B C 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 当用药物完全抑制 DNA 复制后,赤霉素诱导的茎芽的生长被抑制了 54%,说明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影响茎芽生长的,C 正确。5(2018江苏南通模拟)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B “X”表示的是促进作用C植物生长主

23、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设置 4 组实验答案 D解析 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如图可知作用原理不完全相同,A 错误;“X”表示的是抑制作用,B 错误;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C 错误;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要设置 4 组试验,不加激素、加生长素、加赤霉素和同时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D 正确。6(2017山东泰安一模)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C侧芽生

24、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答案 A解析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使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 正确;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B 错误;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C 错误;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D 错误。7(2017揭阳一模) 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 是乙烯的供体) 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

25、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 50 mol/LB两种激素浓度为 0 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仍能生根,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DACC 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答案 B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在 10 mol/L和 100 mol/L之间,若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以在 10 mol/L和 100 mol/L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但不能判断50 mol/L是最适宜浓度,A 错误;两种激素浓度为 0 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

26、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B 正确;该实验没有涉及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合成时间,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与 ACC 激素浓度为 0 比较,低浓度的ACC 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所以 ACC 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 错误。8(2017西安质检)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 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并且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结合上述材料,可以判断( )A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确定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赤

27、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D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答案 C解析 该实验中涉及的赤霉素是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的,因此不能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A 错误;患病植株显著增高,说明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B 错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50%,能够提高产量,C 正确;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但是否具有协同作用,还需要将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作用于茎秆,观察比较其与单独施用时对茎秆生长的影响,D 错误。9(2018成都龙泉二中高三月考)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

28、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不利于插花保鲜D第 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高答案 C解析 由清水组在第 3 天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而蔗糖和细胞分裂素在第 5 天下降可知: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 正确;添加蔗糖,目的是提供营养,同时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以作为呼吸底物,B 正确;由四条曲线对比可知,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的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间最晚可知,同时添加更利于插花保鲜,C 错误;第 5 天清水组

29、鲜重累积增加率最低,最易衰败,可见第 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最高的应该是只加清水的组,D正确。10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中常使用赤霉素来抑制贮存的种子发芽B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C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积累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答案 C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A 错误;植物向光性体现的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故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错误;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往侧芽,导致侧芽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生长,C 正确;生长素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D 错误。11不同浓度的

30、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答案 D解析 由题干可知,此题只说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乙烯和脱落酸如何变化,并未涉及乙烯和脱落酸二者之间关系及生长素与乙烯之间的相互关系,A、B、C 错误;由图示,当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生长素浓度愈高,成熟叶片脱落率愈低,故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 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7南昌一模)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

31、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 24 h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 30 min24 h 后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组。(2)B 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是因为 B 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 D 组 (激素处理叶片),则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

32、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该激素最可能是_。答案 (1) 碳 C (2) 输出减少 CAB D(3)赤霉素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利用外源激素处理,因变量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图中 A 组不用激素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而 B、C 作为实验组,并且 B、C 之间又可以进行相互对照。(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物一般用碳元素标记,首先标记 CO2,CO 2 被固定为 C3,C 3 被光反应提供的H 还原为糖类和 C5,由题干可知,幼铃

33、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 A、B、C 三组,发现 C 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2)B 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由题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 B 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 CABD。(3)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3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 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 14C 标记 IAA 和 ABA 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 AB 为茎尖切

34、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 填序号) ;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 在茎尖的运输_(填“是”或“ 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 不破坏 IAA、不影响细胞呼吸) 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和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2)若图中 AB 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 IAA 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 IAA 溶液中可显著降解 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 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

35、解 IAA 的作用。这两条IAA 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答案 (1)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 IAA 的载体结合(2)不是 (3)IAA 氧化(降解)酶 有利解析 (1) 比较图中琼脂块和,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中的生长素浓度高、放射性强,琼脂块和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 ABA 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IAA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用抑制剂处理茎尖切段后,琼脂块和放射性强度相近,说明 IAA 的主动运输受到抑制,由于抑制剂不破坏 IAA,不影响细胞呼吸,故很可能是抑制与运输 IAA 的载体结合,从而影响了 IAA 的主动运

36、输。(2)AB 为成熟茎切段,实验中琼脂块放射性均较强。通过对比说明 IAA 在成熟茎切段中不是极性运输。(3)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到 IAA 溶液中后, IAA 显著降解,加热处理提取液冷却后不能降解 IAA,说明提取液中有降解IAA 的酶。种子出土后,不需要胚轴的伸长,否则芽长得纤细,因此,光与 IAA 氧化酶降解 IAA 后,胚轴不再伸长,有利于芽的健壮生长。14(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科学家研究甲、乙两个品种豌豆,甲品种豌豆为矮化突变体,乙品种豌豆为野生型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推测甲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该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_的作用。(2)为了检验上述假

37、说,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_品种豌豆幼苗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设置为_。如果技术条件满足,还可测定甲品种和乙品种豌豆体内的_含量来检验该假说。(3)上述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科学家随后测定了甲、乙品种的生长素含量,发现甲品种的生长素含量低于乙品种,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_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答案 (1) 促进植株生长( 或促进细胞伸长)(2)甲 用等量的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溶剂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 赤霉素(3)甲解析 (1) 甲品种豌豆为矮化突变体,科学家推测甲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依据的是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生长的功能。(2)要探究题述假说,可以设置两组实验,对照组为用等量的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溶剂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实验组为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最后测量矮化突变体豌豆的高度。如果技术条件满足,也可以通过直接测定甲品种和乙品种豌豆体内的赤霉素含量来判断。(3)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甲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