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高于正常人B体液免疫过程中,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C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使之裂解D胃液中的 HCl 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别属于免疫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答案 A解析 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失去了对体内肿瘤细胞的监控清除功能,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较高,A 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增殖,B 错误;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C 错误;胃液中的 HCl 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均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如血浆中的溶菌酶,D 错误
2、。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C D答案 C解析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错误;抗原不一定是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错误;抗体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则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正确;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正确
3、;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错误;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效应 T 细胞攻击,即细胞免疫进行,正确。3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发生感染,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 B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通过发生排斥反应C和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D人体细胞 C 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 E,此过程与细胞 B 无关答案 A解析 图中细胞 E 为浆细胞,C 为 B 细胞,B 为 T 细胞,G 为效应 T 细胞, D、F 为记忆细胞。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T 细胞,A 正确;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
4、内主要通过 细胞免疫发生排斥反应,B 错误; 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 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D 错误。4(2017江西南昌一模)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 T 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 T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 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裂解死亡B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C辅助 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D该患者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低于正常生理水平答案 A
5、解析 效应 T 细胞不能呈递抗原,效应 T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A 错误;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B 正确;辅助 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C 正确;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也就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该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效率低,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低于正常生理水平,D 正确。5(2017菏泽调研) 当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时,容易引发( )A恶性肿瘤 B过敏反应C免疫排斥 D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 A解析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监控、清除癌变的细胞,当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
6、时,容易引发恶性肿瘤,A 正确;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时,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会产生过敏反应,B错误;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会将移植器官当成“非己”成分进行攻击,引起免疫排斥反应,C 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 错误。6T 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 T 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 T 细胞)的分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 T 细胞B效应 T 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 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
7、迅速杀灭靶细胞DT 细胞只能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答案 A解析 T 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A 正确;效应 T 细胞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 错误;记忆 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C 错误;T 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D 错误。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
8、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答案 C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 错误;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B 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 正确;自身免疫病是自身的免疫能力太强了,D 错误。8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答案 B解
9、析 由于图甲中细胞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为体液免疫,细胞分别是 T 细胞、B 细胞和浆细胞,A 错误;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 B 细胞,B 正确;丧失T 细胞,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C 错误;图甲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 错误。9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B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答案 D解析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10、导致神经递质无法和受体结合,无法将兴奋传递给突触后膜,肌肉无法收缩。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以便受体能和递质结合,传递兴奋给突触后膜,使肌肉收缩,D 正确;因为受体被抗体破坏,再多递质也不能和受体结合,A 错误;注射的受体蛋白也会被抗体破坏,C 错误;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会使自身抗体数量增加,破坏更多的受体,B 错误。10直接注射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途径 a)或注射破伤风疫苗(途径 b)都可以使人体获得抗破伤风免疫力。则人体内途径 a、b 相应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 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注射入机体后会被不断的代谢分解,抗体的含量会下降,
11、破伤风疫苗为抗原,刺激机体后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 正确。二、非选择题11图 1 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 2 表示免疫过程,X 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 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2)图 1 中的 表示_过程,该过程属于_免疫。(3)图 2 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 AB 过程的有图 1 中的_细胞( 填字母)。(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 1 中_(
12、填字母) 能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填图 1 中数字) 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答案 (1)f、Y(2)B 细胞增殖、分化 体液(3)e(4)k 迅速增殖、分化,进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5)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解析 图 1 中,X 表示抗原,能与
13、抗原 X 形成复合物的物质 Y应该是抗体,据此可依次推导出 m 是胸腺、 n 是骨髓、a 是 T 细胞、b 是吞噬细胞、 c 是 B 细胞、d 是浆细胞、e 是效应 T 细胞、f 是淋巴因子、k 是记忆 B 细胞。图 2 表示细胞免疫。(1)图 1 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f(淋巴因子)和 Y(抗体)。(2)图 1 中 表示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 B 细胞的过程。(3)图 2 中 AB 表示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是 e(效应 T 细胞) 。(4)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内的记忆 B 细胞(k) 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
14、生大量抗体来消灭抗原。(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在于疫苗的有无(自变量) ,其他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所以实验动物必须是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个体。对照组是先注射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而实验组应先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是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并迅速作出免疫应答的过程,对照组是第一次接触病毒,所以不会发生过程。1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
15、落,从而引起人体_免疫功能降低。(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_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_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_。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_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 (1) 非特异性(2)吞噬细胞 T 抗原 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解析 (1)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
16、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 T 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具体过程为:流感病毒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 T 细胞 (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13(2017河南郑州二模)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 60 只兔随机分为 6 组,A组经超低温处理跟腱 20 条移植给 C 组,B 组经普通低温处理跟腱20 条移植给 D 组,E 组在常温下处理跟腱 20 条移植给 F 组,一段时间后 C、D、F 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7、: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 组 63.94 0.18D 组 72.94 0.28F 组 85.38 0.38(1)本实验因变量是_,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其中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 T 细胞,是由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其成熟部位是在_。(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答案 (1)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2)抗原 (骨髓中的)造血干 胸腺(3)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4)防卫、监控和清除解析 (1) 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T 细胞是由(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在胸腺中成熟。(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