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5252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金版课程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5a限时规范特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2018江西上饶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B.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 的过程在膜上进行C.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D.生长激素的加工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答案 C解析 有的信息传递不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不在细胞膜上,A 错误;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 的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 错误;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 正确;生长激素是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涉

2、及到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D 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间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B.细胞分泌化学物质可以向靶细胞传递信息C.相邻细胞之间可以形成通道传递信息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的交流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激素靶细胞;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其中第三种方式不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3.(2017福建龙岩高三质

3、检)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蛋白有关B.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通常需要另一些蛋白质的参与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而与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无关答案 D解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 正确;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通常需要一些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正确;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与

4、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也有关,D 错误。4.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 面是细胞膜的外侧, B 面是细胞膜的内侧B. 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是蛋白质,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D.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是磷脂的尾端,具有亲水性答案 D解析 由于 A 面具有糖蛋白,所以 A 面为细胞膜的外侧,B 面为细胞膜的内侧,A 正确;图中 都是蛋白质,其中与糖类结合成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B正确;可能是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C 正确;磷脂的头端具有亲水性,尾端具有疏水性,D 错误。5.下列有关细胞膜

5、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观察答案 C解析 家鸡的红细胞为正常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不能用家鸡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A 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 错误;用显微镜观察时,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6.(2017河南安阳一模)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是运动的C

6、.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细胞膜的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 水解有关的酶答案 D解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A 错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B 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参与,如植物的胞间连丝的信息交流功能,C 错误;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 水解有关的酶,D 正确。7.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

7、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C.甲状腺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答案 A解析 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的,A 正确;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行兴奋的传递,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以上两种情况属于细胞间通过相应物质间接传递信息,B、C 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可直接进行信息传递,D 错误。8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和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B.图中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

8、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C.若该细胞核内的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答案 D解析 内质网与核膜相连,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 正确;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B 正确;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形成蛋白质的场所,若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 正确;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 错误。9.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有两层,

9、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核内可以进行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D.真核细胞中的 mRNA 均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答案 C解析 核膜有两层,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具有选择透过性,A 错误;细胞核内可以进行 DNA 的复制和转录,但不能进行翻译过程,B 错误;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C 正确;真核细胞中 DNA 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 m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D 错误。10.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

10、出来,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白细胞 B蛙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 D乳酸菌答案 D解析 将细胞中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将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表面积为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表明该细胞中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生物膜,四个选项中只有乳酸菌符合该特点。11.如图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生物膜表示动物细胞膜,则其脂质成分就是图中的 a(磷脂)B.若该生物膜表示细胞膜,则在结构上其存在双层膜C.若该生物膜表示某细胞器膜,则 a 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能的多

11、样性D.若该生物膜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细胞膜,则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与 b 有关答案 D解析 图中 a 表示磷脂分子,b 表示糖蛋白,c 表示蛋白质。若该生物膜表示动物细胞膜,则其脂质成分除磷脂外,还应该有胆固醇等,A 错误;若该生物膜表示细胞膜,则其在结构上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具有双层膜,B 错误;若该生物膜表示某细胞器膜,则膜上蛋白质(c)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能的多样性,此外,糖蛋白的种类差异也会导致膜功能的不同,而 a 为磷脂,C 错误。12.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

12、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mRNA 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答案 C解析 核膜有内膜与外膜两层膜,共有四层磷脂分子,A 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孔,B 错误;核孔运输与核孔复合物有关,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C 正确;mRNA 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需要 ATP 供能,D 错误。二、非选择题13.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

1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 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 15%的盐

14、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A 组加入_,B 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_。答案 (1) 人的成熟红细胞 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2)蒸馏水 (清水) 渗透(3)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均分为 A、B 两组 适量的蒸馏水 观察 A、B 两组花瓣的颜色变化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解析 (1) 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除细胞膜外也无其他膜结构,是获取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2)人的成熟红细胞置于蒸馏水( 清水)中,由于渗透作用会吸水破裂,其中的内容物混合在一起,通过离心的方法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3)当温度升高

15、时,磷脂分子由整齐地排列变得不整齐,可能是由磷脂分子运动造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厚度才会改变。(4)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色素不会从细胞中渗出;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会从细胞中渗出。由题干信息可知,杀死细胞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处理。1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 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结构模型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名称为_。(2)图中 1 表示 _,动物细胞吸水时 1 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 1 具有_。(3)图中 _(填图中字母)侧是细胞膜外侧,判断的理由是_。(4)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结果 Ca2

16、 的吸收速率大幅度降低,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_(填图中数字 )。答案 (1) 流动镶嵌模型 (2) 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性(3)A A 侧有糖蛋白,而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4)3解析 (1) 分析题图可知,该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2)分析题图可知,图中 1 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动物细胞吸水时 1 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 1 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3)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因此 A 表示细胞膜外侧,B 表示细胞膜内侧。(4)Ca2 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结果 Ca2 的吸收速率大幅度降低,该药物最可能作用

17、于 3 载体蛋白。15.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 37 下保温 40 min 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_。为使人、鼠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_作用的糖蛋白。(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_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_。(4)细胞

18、融合实验若在 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_。答案 (1) 蛋白质 识别(2)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3)构成膜结构的磷脂、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一定的流动性(4)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解析 (1) 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蛋白质,为使人、鼠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膜物质分子能运动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构成膜结构的磷脂、蛋白质分子几乎都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故细胞融合实验若在 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