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强化练(A 卷)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 的 31 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检测 F1 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答案 AD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但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A 错误;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一般相同,B 正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 F2 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 正确;检测 F1 的基因型可以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如果是植物也可以利用自交的
2、方法,D 错误。2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 A1、A 2 和 A3 控制,且A1、A 2 和 A3 之间为共显性(即 A1、A 2 和 A3 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 6 种,其中纯合子有 3 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 3 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 A2A3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基因 A1、 A2 和 A3 分别控制酶 1、酶 2 和酶
3、3 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1、A 2、A 3 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 A1A1、 A2A2、A 3A3 3 种,杂合子有A1A2、A 1A3、A 2A3 3 种;由图可知,只要无基因 A1 就会缺乏酶 1,体色就为白色,所以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 A2A2、A 3A3 和 A2A3 3 种,A 2A3 是杂合子;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 A1A3,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 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 A2 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 A2A2
4、或A2A3,若为 A2A2,子代有 A1A2 棕色和 A2A3 白色 2 种类型,若为 A2A3,则子代会有 A1A2棕色、A 1A3 黑色、A 2A3 和 A3A3 白色 3 种类型。3(2018徐州模拟)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 Bb 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基因型为 BBbb,四倍体中表现型的情况与二倍体相同,都为完全显性,研究发现该植株能产生 BB、Bb、bb 三种配子,比例为 141,下列有关该四倍体自交后代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51 B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2C后代基因型有 5 种 D后代表现型有 2 种答案 B解析 由于该四倍体中表现型的情况与
5、二倍体相同,都为完全显性,所以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 )351,A 正确;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6 16 16 16 BBBB bbbb ,B 错误;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16 16 16 16 118BBBB、BBBb、BBbb 、Bbbb、bbbb 共 5 种,表现型有 2 种,C、D 正确。4某植物的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名称 亲本 F1 表现型 F1 自交得 F2 的表现型实验 1 纯合无色纯合有色 无色 无色有色31实验 2 纯合无色纯合有色 无色 无色有色133A.实验 2 中,
6、由于基因重组使 F1 自交出现了有色子粒个体B实验 1 中,F 1 自交出现了有色子粒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实验 1 中 F2 无色子粒个体随机授粉,子代中无色子粒个体 有色子粒个体81D通过一次测交实验可将实验 2 中 F2 的无色子粒个体的基因型全部区分开来答案 D解析 由实验 2 可知,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相关基因用 A、a 和 B、b 表示,假设 aaB_为有色个体,则据表分析可知,实验 2 中,由于 F1 在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了基因型为 aB 的配子,导致后代出现有色子粒,A正确;实验 1,亲本应该为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假设亲本为
7、AABB 和aaBB。F 1 的基因型是 AaBB,自交后代出现 aaBB 个体,是由于等位基因 A、a 发生分离,产生基因型为 aB 的配子,导致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 正确;由于实验 1 中 F1 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得到的 F2 中无色子粒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BBAaBB12,自由交配得到的有色子粒(aaBB)的比例是 ,无色子粒的比例是 1 ,则无色子粒个体23 23 14 19 19 89有色子粒个体81,C 正确;实验 2 中,F 2 中无色子粒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AaBb、aabb,其中 AABB、AABb、aabb 的测交后代都表现为无色,因此通过
8、一次测交实验,不能将实验 2 中 F2 的无色子粒个体的基因型全部区分开来,D 错误。5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中,有红皮与白皮这对相对性状,纯合小麦杂交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F1 株数 F2 株数亲本组合红皮 白皮 红皮 白皮1 株红皮1 株白皮 121 0 451 291 株红皮1 株白皮 89 0 242 8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实验的 F2 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 8 种,其中纯合子占 1/5C实验的 F2 红皮小麦自交后代中,白皮小麦占 4/15D将实验的 F1 与白皮小麦杂交,理论上后代中红皮小麦占 1/3答案 B解析 分析杂交实
9、验可知,1 株红皮1 株白皮红皮,说明红皮对白皮是显性性状,F2 中红皮小麦与白皮小麦之比是 45129151,是 9331 的变式,相当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的实验结果,说明小麦颖果皮色受 2 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 A、a 和B、b),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的 F2 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共有 22228 种,其中纯合子是 AABB、AAbb、aaBB,占3/151/5;实验的 F2 中基因型为 AaBb、Aabb 和 aaBb 的红皮小麦的自交后代能出现白皮小麦,分别占 4/15、2/15、2/15,因此自交后代中白皮小麦占4/151/162
10、/151/42/15 1/41/12;由分析可知,实验中的红皮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或 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Aabb 或 aaBb,与白皮小麦(aabb)杂交,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因此后代中红皮白皮11,即红皮小麦占 1/2。6豌豆种子的种皮黄色(A) 对绿色 (a)为显性,圆粒(B) 对皱粒(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互不影响,基因组成为 ab 的花粉致死,现有基因型为 AaBb 的豌豆植株若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 )A选取一植株自交能得到的种子黄色比绿色为 41B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14C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
11、有 6 种基因型D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答案 ACD解析 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得到的黄色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绿色种子的基因型为112 212 212 112 112 312aaBB、 aaBb,则黄色 绿色51,A 错误;从植株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中选取一112 112植株自交,自交后代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是 AaBb,其所占比例为 ,B 正确;两株植312 14株杂交,子代基因型最多是 8 种,C 错误;由题意可知,正常情况下,存在 Aabb 个体是由基因型为 Ab 的精子和
12、基因型为 ab 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D 错误。7(2018常熟模拟)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一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家族的其他成员均正常。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条件下,如果他们向你咨询孩子患该病的情况,你应该给出的建议是( )A “该病由一个基因控制,你们俩均正常,所以孩子不会患病”B “该病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女孩正常,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12C “该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所生男孩、女孩患病的概率相同”D “通过产前诊断的染色体检查,可诊断胎儿是否为该病患者”答案 C解析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夫妇虽然都正常
13、,但有可能都是携带者,孩子有可能患病,A 、B 错误;由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后代中男孩和女孩的患病概率相同,C 正确;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检查无法诊断,D 错误。8(2018宿迁模拟)果蝇的红眼基因 (H)对白眼基因(h) 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A)对残翅基因 (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 的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长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8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hY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 aXh 的配子占14CF 1 出现红眼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D亲本中的红眼果蝇可能形成含两条 XH 染色
14、体的次级卵母细胞答案 C解析 因为 ,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F 1 的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长翅,只38 12 34 38能是 (白眼) (长翅) 白眼长翅,AaAa A_(长翅),所以亲本关于长翅的基因型都为12 34 38 34Aa;F 1 的雄果蝇眼色取决于亲本雌果蝇,结合题干的信息“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所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HXh,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hY,A正确;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HXh,产生的含 aXh 的配子占 ,B 正确;F 1 出现红眼长14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A_ XHY ,C 错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
15、分离,34 14 316所以亲本中的红眼果蝇形成两种次级卵母细胞,即含两条 XH 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含两条 Xh 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 D 正确。9(2018苏州调研)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 (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 R、r)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B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12 12C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花植株占532D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
16、可知,基因 D 能控制酶 D 的合成,酶 D 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 1;基因 R 能控制酶 R 的合成,酶 R 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 2;两种紫色物质同时存在时可形成蓝色物质。所以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_R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_rr、ddR_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rr。据以上分析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包括DDrr、Ddrr、ddRR 、ddRr 4 种,A 正确;DdrrddRR 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蓝色)ddRr(紫色) 11,由此可见,后代中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 B 正确;植株 DDrr 与12 12植株 ddRr 杂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花植株占
17、 ,C 正确;DdRr D_R_(蓝色) 532 D_rr(紫色 )ddR_(紫色)ddrr(白色)9331,后代中紫花占 ,紫花纯合子 DDrr 占616,ddRR 占 ,共 ,则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D 错误。116 116 216 1310(2018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 某种牛的群体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体色是红褐色,aa 是红色;基因型为 Aa 的雄性是红褐色,雌性却是红色。下表是该种牛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亲本杂交组合红褐色公牛 红褐色母牛 红色公牛 红色母牛组合一(均为纯合子) 1 0 0 1组合二
18、1 0 1 2组合三 3 1 1 3(1)组合一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_。(2)已知组合二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色,则它们的基因型及性别分别是_。(3)组合三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_ 。(4)选择组合三的后代中的红褐色公牛与红褐色的母牛交配,后代表现为红色母牛的概率是_。(5)选择组合二的后代之间随机交配,则产生后代是红褐色的概率是_,红色母牛的概率是_。答案 (1)红褐色母牛 AA红色公牛 aa 或红色母牛 aa红褐色公牛 AA (2)母牛 Aa公牛 aa (3)红色母牛 Aa红褐色公牛 Aa (4)1 /6 (5)1/ 4 15/32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雌牛中红
19、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雄牛中红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Aa ,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aa。(1) 根据组合一的亲本均为纯合子,以及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可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 AAaa,其中 AA在雌雄中都表现为红褐色,aa 在雌雄中都表现为红色。(2)表现型为红色的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aa,表现型为红色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Aa、aa。根据组合二后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可确定,雌性的基因型为 Aa。(3)根据组合三后代中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亲本基因型都是 Aa,在雌性中表现为红色,在雄性中表现为红褐色。(4) 组合三的后代中,红褐色公牛的基因型是 AA、Aa,
20、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 AA,二者交配后,后代表现为红色母牛的概率为 2/31/21/21/6。(5)组合二后代的基因型为 Aa、aa,随机交配后,产生后代是红褐色的概率是 1/16(AA)6/ 16(Aa)1/21/ 4;红色母牛的概率为 9/16(aa)1/26/16(Aa) 1/215/32。11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 A、a 与 B、b 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_bb 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 aaB_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 F1 红花植株自交得F2。F 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 (1)F1 红花的基因型为_ ,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
21、遵循_定律。(2)对 F2 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观点一:F 1 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观点二:F 1 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你支持上述观点_,基因组成为_的配子致死;F 2 中蓝花植株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答案 (1)AaBb 基因分离 (2)二 Ab Aabb 、Aabb解析 由题意知,A_bb 与 aaB_杂交,F 1 中一定含有 a、 b 基因,红花植株自交,得到的F2 有蓝花(A_bb)、黄花(aaB_),因此 F1 既含有 A 基因,也含有 B 基因,F 1 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F 1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22、7311,组合方式是 12 种,所以 F1 产生的可育的雌、雄配子是 3 种(或 4 种) 、4 种(或 3 种) ,即雌配子或雄配子出现致死现象。如果没有配子致死情况,F 1 自交产生的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_B_ aaB_ A_bbaabb9331,事实上,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_B_ (红花)aaB_(黄花)A_bb(蓝花 )aabb(白花)731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则含有 ab 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A_bb(蓝花 )的数目是 1 而不是 3,因此含有 Ab 的雌配子或者雄配子致死,F 2 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都是 Aabb。 12研
23、究人员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了一种由等位基因 A、a 和 B、b 共同控制的遗传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正常。下图是该研究人员调查时绘制的系谱图,其中 3 的基因型是 AAB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4 为_( 填“纯合子 ”或“杂合子”)。又知 1 基因型为 AaBB,且 2 与 3 婚配后所生后代不会患该种遗传病,则 2 与 3 的基因型分别是_,_。 1 和基因型为 Aabb 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_。(2)研究发现,人群中存在染色体组成为 44X 的个体,不存在染色体组成为 44Y 的个体,其原因可能是_。经检测发现
24、 2 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 ,该 X 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代的_(填编号)。(3) 4 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孩子,现已怀上了第二胎,有必要对这个胎儿针对该疾病进行基因诊断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答案 (1)杂合子 aaBB AAbb 5/8(2)控制生物体成活(或细胞代谢 )的重要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而不在 Y 染色体上(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3)有必要,该胎儿也可能患该病13(2018镇江模拟)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 1 雌雄个
25、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 11,F 1 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 F2 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性状分离是指_。上述实验中,F 2 卷翅正常翅出现 21 的可能原因是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现有四个品系:红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红眼卷翅和紫眼卷翅,已知品系和为纯合品种,品系和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中选择两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6、 。_。答案 (1)Bb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卷翅基因(B) 纯合致死(2)选择与杂交(或与 杂交)得到 F1,F 1 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 A、 a 与 B、b 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 A、a 与 B、b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 BB 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卷翅个体的基因型为 Bb。性状分离指的是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上述实验中,F 2 卷翅正常翅出现 21 可能是因为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2)要确定 A、 a 和 B、b 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这两对性状都是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实验思路为:选择与杂交(或与杂交)得到 F1,F 1 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 A、a 与 B、b 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 A、a 与 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