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4923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DF 页数:182 大小:37.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文本部分 03 规划总论 04 一 、 规划背景 07 二 、 规划性质 09 三 、 规划范围 09 四 、 规划 任务 09 五 、 规划 目标 09 六 、 规划 期限 10 七 、 规划 依据 10 第一篇 分析篇 11 第一章 新 邵 县县域概况分析 12 一 、 基础概况分析 13 二 、 县 域占位分析 14 三 、 上位规划衔接 16 第二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资源分析发掘 21 一 、 新 邵县旅游资源定量及定性评价 22 二 、 全域视角下旅游资源 总体 评价 27 三 、 全域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28 四 、 资源新价值 发掘 29 第三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市场分析

2、 30 一 、 旅游总体现状与趋势分析 32 二 、 新邵县旅游市场现状与结构分析 33 三 、 新邵县旅游供给评价与游客满意度分析 34 第四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诊断 36 一 、 核心吸引物开发体系诊断 37 二 、 旅游要素诊断 38 三 、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诊断 40 四 、 “ 旅游 +” 新业态诊断 41 第五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展望 42 一 、 大众旅游消费全面升级带来的历史机遇 43 二 、 大交通网格局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 44 三 、 区域整体旅游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 45 四 、 新邵县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 47 第六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竞合分析 48 一

3、 、 在湖南省内的旅游竞合分析 49 二 、 与新邵县周边县市的竞合分析 49 三 、 新邵县全域旅游 SWOT分析 51 第二篇 规划篇 52 第七 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53 一 、 核心资源综述 54 二 、 形象定位 55 三 、 目标定位 56 第八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57 一 、 空间布局体系 58 二 、 分区项目策划体系 59 第九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特色产品系列 117 一 、 景区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18 二 、 度假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19 三 、 休闲乡镇旅游产品体系 119 四 、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19 五 、 自驾车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2

4、0 六 、 线路旅游 产品体系规划 121 第十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122 一 、 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123 二 、 全域旅游景区定量创建 目标 130 三 、 咨询集散体系建设 131 目 录 1 四 、 旅游厕所体系建设 133 五 、 旅游标识体系建设 134 六 、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135 七 、 新邵县全域旅游社会主体建设规划 135 第十一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 136 一 、 旅游住宿体系建设 137 二 、 旅游餐饮体系建设 138 三 、 旅游购物体系建设 139 四 、 旅游娱乐体系建设 140 五 、 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41 六 、

5、 新业态新要素服务体系建设 142 第十二 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 143 一 、 旅游城镇空间体系格局 144 二 、 旅游城镇等级体系 145 三 、 做精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147 四 、 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建设 148 第十三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规划 149 一 、 构建新邵统一品牌营销体系 150 二 、 构建多样化的市场体系 150 三 、 实施多样化的营销战略 151 四 、 形成全域旅游整合的机制平台 153 第十四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 +五大产业体系规划 154 一 、 旅游 +大文创 155 二 、 旅游 +大生态 156 三 、 旅游 +大农业 157 四 、

6、 旅游 +大健康 158 五 、 旅游 +大体育 159 第十五章 自然环境综合整治优化 160 一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1 二 、 旅游环境规划 162 三 、 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163 四 、 乡土环境可持续发展 规划 164 五 、 全域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164 第十六章 新 邵县全域旅游政策支撑体系 165 一 、 加强全域旅游组织保障体系 166 二 、 推进旅游资金保障措施完善 166 三 、 加大全域旅游政策扶持力度 168 四 、 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 168 第十七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 169 一 、 优化新邵全域旅游建设体系 170 二 、

7、加快培养旅游人才队伍 171 第二部分 图件部分 172 一 、 红线 范围图 173 二 、 区位 图 174 三 、 交通现状分析 图 175 四 、 旅游资源等级分析 图 176 五 、 现状资源分析 图 177 六 、 旅游市场分析 图 178 七 、 空间结构 图 179 八 、 项目布 点图 180 九 、 区内游线规划 图 181 十 、 游客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图 182 2 第一部分 文本部分 3 规划总论 第一节 规划背景 第二节 规划性质 第三节 规划范围 第四节 规划任务 第五节 规划目标 第六节 规划期限 第七节 规划依据 4 市场认可 城市特色已转化为城市品牌 , 成

8、功输出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已实现主客共享 实现“游客融入居民,居民悦于游客” 实现区域全景化,“景即是城,城即是景” 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 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 整体规划布局 、 综合统筹管理 、 一体化营销推广 , 促进旅游业全区域 、 全要素 、 全产业链发展 , 实现旅游业 全域共建 、 全域共融 、 全域共享 的发展模式 。 发展全域旅游 , 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 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 、 遵循旅游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需要 , 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 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 , 是优化旅游空间配置 、 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途径 。 景城一体

9、人民满意 配套完善 全程保障 政策利好 产业嬗变 实现从始至终从进到出一体化保障 实现政策主导,全社会各积极参与旅游建设 实现以旅游业为核心,多产业联动发展 全域 旅游的提出 5 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 2017年 2月 23日 , 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 “ 关于全面打响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 ” 的战略方针;湖南新版旅游形象宣传片已经通过试播阶段 , 新的旅游宣传口号 “ 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 湖南如此多娇 ” 正式发布 。 湖南既是旅游大省 , 也是旅游强省 , 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 。 数据显示 , 2016年 , 全省接待游客 5.65亿人次 , 同比增长 19.47%。 实现旅游

10、总收入 4707.43亿元 ,同比增长 26.79%;实现旅游创汇 10.05亿美元 , 同比增长 17.12%。 旅游发展的 “ 红利 ” 正在加速释放 , 通过发展旅游 , 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随着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的颁布出台 ,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 湖南省委 、 省政府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细致的谋略将把握这一政策良机 , 推进全省旅游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 , 将全域旅游基地作为实施创新引领 、 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 , 建设以 “ 锦绣潇湘 ” 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 打造旅游万亿产业 。 湖南省 旅发委发布湖南新版旅游宣

11、传口号 , 有以下几层积极意义 : 一 是 湖南对旅游宣传营销更加器重 。 现今 , 早不是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的年代 , 优秀的产品 、 优良的服务更需要通过宣传来扩大影响 , 发布新版旅游宣传口号 , 有利于传播湖南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 二是 湖南将串起各地旅游资源 , 整体发力 。 “ 湖南如此多娇 ” , 是 对湖南旅游的精心提炼 、 高度形象概括 , 而宣传片中的张家界 、 衡山等景区景点 , 更是湖南旅游资源的品牌和标杆 , 将这些优秀旅游资源集中推荐 , 不仅能让中外游人对湖南旅游多一分了解 , 更有利于形成湖南旅游核心竞争力 。 三是 表明湖南 在全国旅游竞争中的

12、态度和决心 。 湖南旅游 虽 在 全国有一定基础 , 但是 , 当前全国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 特别是黄山 、 桂林 、 九寨沟 、 海南等为代表的老牌景区 , 旅游体系健全 、 旅游品牌响亮 ,但是 , 湖南有信心 , 也有决心与他们竞争 , 抢占全国旅游市场份额 , 分得旅游这块大蛋糕 。 湖南省将 全面打造以 “ 锦绣潇湘 ” 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 发布新的旅游宣传口号还只是第一步 。 我们寄望 , 全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围绕旅游“ 六要素 ” , 进一步在旅游产品打造 、 旅游设施配套 、 旅游服务提质 、 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 , 多措并举 、 软硬兼施 , 让湖南全

13、域旅游新品牌叫得更响 、 更亮 。 6 第一节 规划 背景 一 、 全国视野:新常态下的旅游发展观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 , 后工业化社会正由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国家发布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 2014-2020年 ) , 引导约 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的城镇化;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431号 ) 提出树立科学旅游观 , 创新发展理念 , 转变发展方式 。 二 、 湖南视野:实施创新引领 、 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 湖南旅游业基础好 , 发展快 , 旅游综合竞争力 排位全国 靠前 。 要加快产业发展 , 增加有效供给 , 从单一的抓景点景区建设转向抓全域旅游目

14、的地建设 , 建成一批高水准的旅游城市 。 要补齐发展短板 , 提升公共服务 , 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施 、 旅游 投资 、 消费 环境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 。 深化 体制改革 , 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旅游综合管理方式 , 深化区域合作 , 实现共同发展 。 全面打造以 “ 锦绣潇湘 ” 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 发布新的旅游宣传 口号只是 第一步 。 我们寄望 , 全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围绕旅游 “ 六要素 ” , 进一步在旅游产品打造 、 旅游设施配套 、旅游服务提质 、 旅游品牌建设等 方面下功夫 , 多措并举 、 软硬兼施 , 让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叫得更响 、 更亮 。 三 、 邵阳视野:邵阳

15、旅游升级版推进新动能 邵阳 就全域旅游发展框定其战略定位 , 将原来的景点旅游模式打造升级为全域旅游模式;主要 为: ( 1) 立足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擦亮做美景区景点 , 让游客处处有看头 。 ( 2) 立足富民强市 , 大做旅游与扶贫结合文章 , 让群众时时有赚头 。 ( 3) 立足产业融合 , 激活内生动力 , 让 “ 旅游 +” 市场主体个个有奔头 。 综合突出邵阳旅游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及优势 , 推动其旅游升级版 全域旅游的打造 。 四 、 新 邵视野:生态体验双核驱动的旅游经济发展新起点 新邵处于湖南省中部 , 其是 “ 大美湖南之心 ” 根据地;其自然生态山水景观牵连着 “

16、 湖南之心 ” 形象的打造;新邵历史遗址遗迹禀赋 , 文化基底深厚;在其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 发展循环经济 、 生态经济 、 体验经济及旅游经济成为新邵未来发展的主方向 , 新邵重点以原生态观光和旅游体验为核心建设生态休闲与体验并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 7 五 、 新邵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新邵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 , 是名副其实的湖南之心;在新 邵 县 发展 的过程中 , 着重建设 “ 大美湖南之心 ” , 突出加快第一发展要务;在 “ 大美湖南之心 ” 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 “ 美 ” 在生态 、 民生 、 民风及社会公平正义 。 在未来的大美湖南之心的建设中 , 将重点突出三大主攻方向

17、。 其中一大主攻方向是发展全县县域旅游全域化 , 响应中央及省市对旅游发展的重视 , 抓住新邵资源禀赋 、 交通便利及地域独特山大优势 , 将全域旅游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 作为新邵未来支柱产业 , 以成功纳入全省沪昆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和争创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 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 ,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 努力建设旅游强县 。 一是 强化全域理念 , 布局全景蓝图 。 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 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 把新邵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布局 、规划 、 建设 、 管理 。 二是 补齐旅游 “ 短板 ” , 夯实

18、产业基础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优先抓好白水洞旅游专线公路 、 雀塘至太芝庙公路 、 大新河东和河西公路等景区道路建设 , 推进乡村旅游景点通景公路建设 , 着力完善景区厕所 、 接待中心 、 游步道 、 停车场 、 标识标牌 , 提高景区可接纳性 。 补齐旅游产品短板 , 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内涵 , 打造一批境内精品线路 , 增强景区可观赏性 。 补齐旅游产业短板 , 加快实施 “ 旅游 +” 产业模式 , 在抓好 “ 吃 、 住 、 行 、 游 、 购 、 娱 ” 等传统业态的同时 , 大力培育 “ 文 、 商 、 养 、 学 、 闲 、情 、 奇 ” 等新业态 , 推动旅游产业链

19、条纵深拓展 。 三是 推进文旅融合 , 打造特色景区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 两者相辅相成 , 密不可分 。 新邵是湖湘梅山文化中心 , 又是 “ 全国诗词之乡 ” , 龙山的“ 药王 ” 文化 、 红色文化 , 白云岩的宗教文化 , 坪上的大同文化 、 养生文化等 , 都特色鲜明 , 影响力较大 。 要把文化融入景区建设和县城开发 , 实现历史文化 、 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 、 游客情感的有机结合 , 提高景区的生命力 、 吸引力和感召力 。 第一节 规划 背景 8 第二节 规划 性质 本规划是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是新邵县全域旅游开发 、 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

20、文件 。 县域旅游开发 、 旅游管理促进措施等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 本规划着重解决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 , 全域旅游是运用多规合一的指导思想 ,将新邵县旅游产业进行全面的旅游资源整合 、 开发 、 升级 、 提质增效 , 推动新邵旅游的全面发展 , 举全县之力打造 “ 龙山风水 湘楚之心 ” 的旅游名片 。 本规划是基于新邵县旅游产业所作的全域性宏观方向性规划 , 是一种新型旅游规划模式 , 将参照城规 、 土地 、 交通 、 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多元规划体系 , 并产业 、产品 、 交通 、 土地等多元要素进行整体整合进而形成统一的规划文件 。 参照 旅游规划通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

21、18971 2003) 分类 , 本规划应隶属于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范畴 。 第三 节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新邵县行政区划范围 , 总面积 1763平方公里 (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8 111 5 , 北纬 27 15 27 38 ) 。 规划区含县辖十三镇两乡 , 包括酿溪镇 、 严塘镇 、 雀塘镇 、 陈家坊镇 、 潭溪镇 、 寸石镇 、 坪上镇 、 龙溪铺镇 、 巨口铺镇 、 新田铺镇 、 小塘镇 、 大新镇 、 太芝庙镇 、 潭府乡 、 迎光乡;其中共 651个行政村 , 28个社区 ( 居委会 ) 。 第四节 规划 任务 本次规划立足国内大众旅游时代的大背景 , 基于新邵县现状旅游

22、产业分析 ,依托外部旅游市场确定发展方向 , 依托内部资源开发产品 , 依托核心文脉树立城市形象 , 从而通过旅游产业撬动和带动一二三产的发展 。 未来旅游业将为优势产业 ,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 、 相关产业 、 生态环境 、 公共服务 、 体制机制 、 政策法规 、 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 、 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 、 产业融合发展 、 社会共建共享 ,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 在全域旅游中 , 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 , 各部门齐抓共管 , 全城居民共同参与 , 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 ,为前来旅游

23、的游客提供全过程 、 全时空的体验产品 , 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 “ 全域旅游 ” 所追求的 , 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 , 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 , 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 , 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 全面梳理新邵旅游资源状况 , 明确新邵全域旅游发展定位 、 发展模式 、 战略路径 , 规划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 , 从旅游产品和游线 、 旅游城镇体系 、 旅游交通 、 景观风貌 、 产业融合 、 旅游服务设施 、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规划新邵全域旅游发展支撑 , 并对新邵未来旅游进行营销 策划 , 制定 近期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 。 第五节

24、 规划 目标 9 2、 相关行业标准及文件 旅游规划通则 ( GB/T 18971-2003)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 GB50298 1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 GB/T18005 199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GB50137-201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 国发 2009 41号 )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 2014 31号 ) 等 3、 规划衔接及 相关 文件 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 ( 2009年 ) 大湘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2015 2030年 ) 邵阳市旅游发展

25、总体规划 ( 2015 2030年 ) 新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6 2020年 ) 岳坪峰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 2013年修订稿 ) 新邵县 “ 十三五 ”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 中期论证稿 )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编纂委员会 ( 1978-2005年 ) 新邵县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等其他相关规划及政策 文件 新 邵县旅游总体规划期限为 2017-2025 年 , 共 9年 , 分为两期 。 其中:近期: 2017 2019 年;中远期: 2020 2025 年 。 第六节 规划 期限 第七节 规划 依据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

26、 201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0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年第二次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200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00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2002年第二次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国务院 , 1994年 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1984年 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1989年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1991年 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2002年 10月 中

27、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 2006年 ) 旅游度假区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旅游局 , 1993年 旅游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旅游局 , 1999年 3月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旅游局 , 1990年 2月等 10 第一篇 分析篇 11 第一章 新邵县县域概况分析 第一 节 基础概况分析 第二节 县域占位分析 第三节 上位规划衔接 12 第一节 基础 概况分析 一 、 基础概况 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 , 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 , 资江中上游 , 邵阳盆地和新 ( 化 ) 涟 ( 源 ) 盆地之间 。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 8 111 50 , 北纬 27 15 27

28、 38 。 南抵邵阳市区和邵阳县 , 西接隆回县 , 北靠新化县 、 冷水江市 , 东北紧连涟源市 , 东南毗邻邵东县 , 与 7个县 、 市接壤 , 县境线长 358.94公里 。 东西 68.6公里 , 南北 43.6公里 。 新邵县总面积 1763平方公里 。 二 、 自然概况 1、 地质地貌 新邵县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 、 寒武系 、 奥陶系 、 志留系 、 泥盆系 、 石炭系 、 二迭系 、 三迭系 、 白垩系等 。 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 , 山地丘陵面积多 , 呈北高南低 , 南向敞开 , 逐级递降形态 。 境内资江 、 湘江两条水系纵贯 , 地表切割强烈 , 形成的山地 、 丘陵

29、、 平原 、 岗地和水面面积比例大致为 4.7:2.2:1.5:1.2:0.4。 2、 气候特征 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 其特征: 四季分明 , 春秋短 、 冬夏长; 4、 5、 6月多大雨 , 7、 8月高温干旱; 光热水资源较丰富 , 但干旱 、 洪涝 、 低温等灾害频繁 , 大风 、 冰雹 、 冰冻 、 雷击灾害也不少见 。 地形复杂 , 造成温度 、 降水 、 光照的地理差异明显 。 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气温偏高 , 中部因海拔高而气温偏低 。 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差异很大 , 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 ,差异更显著; 近 20年来冬季有偏暖趋势 , 表现在冰冻和严寒期 ( 日平

30、均气温 0.0 且连续 5天 ) 天气很少出现 。 3、 土地资源 新邵县总面积 1763平方公里 。 其中平原面积为 281.8612平方公里 , 占新邵县总面积的 16.00%;岗地主要集中在县境南部和北端 ,面积约为 198.06平方公里 , 占新邵县部面积的 11.23% ;低岗地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 , 占县总面积的 5.07%;高岗地散布各地 , 占县总面积的 6.88%;丘陵多分布于南部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 , 面积为 398.93平方公里 , 占新邵县面积的 22.63%;山地分布在县境东 、 中 、 西的偏北地带 , 面积为 871.0256平方公里 。 4、 社会经济 新

31、邵县 经济 发展稳中有进 。 2016年 , 生产 总值达到 127.2亿元 , 增长 7.4%;财政总收入实现 10.9亿元 , 增长 7.5%。 三次产业比从上年的 24.9 37.1 38调整到 25.1:36: 38.9。 工业经济迎难推进 。 实现工业总产值 226.8亿元 、 增加值 39.4亿元 , 分别增长 7.5%和 6%;入库工业税收 2.07亿元 。 农业农村蓬勃发展 。 粮食生产 、 畜牧水产稳步增长 , 继续保持 “ 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 ” 称号 。 完成各类造林 3.39万亩 , 森林覆盖率达到 57.7%, 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基地 35.16万亩 , 特色农业初步形

32、成 , 休闲农业 、 观光农业 、 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 19.8亿 元;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3.6亿元 , 增长 12.3%。 13 第二节 县 域占位分析 1、 地理区位 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 ,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 , 资江中上游 , 邵阳盆地和新 ( 化 ) 涟 ( 源 )盆地之间;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 ,是名副其实的湖南之心 ; 此外 , 新邵县处于娄邵冷湘中之心的位置 ,长沙一小时交通范围 , 同时也是邵阳北大门及后花园 。 在新邵县未来的旅游发展中 , “ 大美湖南之心 ”将 是 未来湖南之心重点打造区域 。 14 2、 交

33、通区位 高速: 新邵县是全省交通最为便捷的 县 域 之一 。 新邵县城与邵阳市区仅 3公里 , 有 80余米宽的蔡锷路直接相连 , 到邵阳市区仅需 10分钟; 320、207两条国道和 217等 9条省道贯穿县境 。通上瑞高速潭邵段仅需 20分钟 , 至省城长沙只需 2个小时 。 娄新 、 衡邵 、 安邵 、 邵坪等 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配套建设落地互通 7个 。 铁路: 湘黔铁路跨县北面而过 ,从县城到洛湛铁路邵阳火车站仅需 15分钟 。 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在该县坪上镇设邵阳北站 。 机场: 新邵县距长沙机场 83.4公里 , 距离即将通航的武冈机场 128.6公里 , 均在 200公里以内

34、 , 交通十分便利 。 3、 旅游区位 新邵在地理版图上是湖南省中心县 , 在其湖南省旅游发展中新邵县占据重要地位 , 其纳入全省沪昆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和争创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 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 对未来邵阳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第二节 县 域占位分析 15 第三节 上位 规划衔接 一 、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12-2030) 1.规划形成 “ 一群一区 , 一主两次多点 ” 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群一区:东部培育为城镇群 、 西部形成城镇点轴发展区 。 “ 一主 ” :加速邵阳市区 、 新邵 县城融 城 , 打造市域主中心 。 “ 两次 ” :将邵东县城打造

35、为市域经济副中心 , 武冈市区打造成为市域西部副中心 。 “ 多点 ” :包括邵阳县城 、 隆回县城 、 高铁新城 、 洞口县城 、 绥宁县城 、 城步县城 、 新宁县城 7个次区域中心 。 市域发展主轴:依托二广高速公路 、 沪昆高速公路及 320国道形成两条市域城镇发展主轴 。 市域发展次轴:包括依托东部城镇群环形快速路形成的发展次轴和三条以武冈市区为中心 ,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次级发展轴 。 规划建设邵阳市 “ 两个龙头旅游集聚区 、 四个精品度假区 ” 的旅游发展布局 两个龙头观光体验区:西部神奇崀山观光旅游区 、 隆回花瑶民俗文化旅游区 。 四个精品度假区:城步南山避暑度假旅游区 、

36、 绥宁黄桑生态康体度假区 、 洞口罗溪生态休闲度假区 、 新邵休闲保健游憩度假区 。 指导意义: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12-2030) 提出 “ 一群一区 , 一主两次多点 , 轴线拓展 ” 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将新邵县城融入邵阳市区 , 打造邵阳市市域主中心 。 此外 , 对于邵阳市旅游业发展 , 规划构建 “ 两个龙头旅游集聚区 、 四个精品度假区 ”空间体系 , 其中对新邵县旅游发展指导为建设新邵县保健游憩度假区 。 为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 对本规划的进行提供支持与方向 。 16 二 、 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空间 格局 在 空间分布上 , 新宁崀山作为邵

37、阳旅游龙头和旅游中心 , 带动南部的城步南山 、 绥宁黄桑;以武冈云山为重要节点 , 联络北部旅游版块的隆回魏源湖旅游区和花瑶景区 、 新邵白水洞和邵阳 、 邵东休闲旅游景区 。 通过主要旅游交通道路的联系 , 形成邵阳市重要景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旅游线路 。 放在全市范围的更大尺度空间来看 , 新宁 、 城步和绥宁共同组建南部旅游版块;隆回 、 邵阳市区 、 新邵和邵东共同构成了北部旅游版块;武冈 、 洞口和邵阳县组成中部旅游走廊;在总体上形成南北两大旅游版块相互呼应 , 中部旅游走廊传承过渡的 “ 哑铃状 ” 大空间格局 。 在重要旅游点 、 旅游线 、 旅游面 ( 版块 ) 的基础上 , 将

38、全市各个景点进行有机整合 , 共同打造邵阳旅游网络 。 在邵阳旅游网络中 , 以新宁崀山为旅游龙头和旅游中心 , 邵阳市区作为旅游空间组织中心 、 旅游集散地和重要旅游接待中心 ,全市区县之间实行内部区域旅游联合开发 , 外部施行与广西桂林大旅游区和湘西旅游大区的区域合作 , 努力融进桂林旅游圈和大湘西旅游 圈发展 。 2.分区格局 根据邵阳市地形地貌特点 、 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 行政区划范围 、 历史沿革 、 文化特色 、 经济水平 、 城镇分布 、交通格局等综合因素 , 将邵阳市分为 10大旅游区 、 27个主要景点 。 其中十大旅游区及 27个主要景区为 新宁崀山旅游区 ( 崀山风景区 、 舜皇山风景区 、 黄金牧场风景区 ) 、 城步南山旅游区 ( 南山风景区 、 白云湖风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旅游娱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