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308454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PB/01全域旅游发展报告2017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02/03一、应运而生(一)诞生背景 / 11. 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 / 12. 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 / 13. 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 / 24. 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 / 3(二)重大意义 / 31. 中国旅游发展新道路 / 32. 区域统筹发展新方案 / 33. 生态环保新格局 / 34. 脱贫致富新出路 / 45. 百姓幸福生活新方式 / 4二、备受关注 (一)领导重视与指导 / 5(二)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 / 6三、行动迅速 (一)各地积极响应 / 7(二)踊跃参与创建 / 7目 录全域旅游

2、发展报告 2017四、精彩纷呈(一)创建亮点不断 / 101. 大力推动旅游体制改革 / 102. 促进部门联动,共建全域旅游 / 103. 涉旅项目土地供应与会商机制 / 104. “1+3”体制向乡镇和景区延伸 / 115. 游客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 11(二)新模式不断涌现 / 111. 省市经验与模式 / 112. 地市经验与模式 / 123. 县区经验与模式 / 12五、成效初现(一)体制机制创新 / 131. “1+3+N”综合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 132. “多规合一”有突破 / 133. 统计改革亮点不断 / 144. 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 155. 形成了全域旅游政

3、策体系 / 15(二)产业融合发展 / 161. 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 / 162. “旅游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 / 173. 投融资活力十足,全域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 / 184. 全域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 19(三)基础配套改善 / 201. 厕所革命由景区向乡村延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 202. 全面改善和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 / 203. 全域旅游营销全面推进 / 21六、前景广阔一、应运而生04/01(一)诞生背景1 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2016 年,我国国内游达 44.4 亿

4、人次,人均出游率达 3 次,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2 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四、精彩纷呈(一)创建亮点不断 / 101. 大力推动旅游体制改革 / 102. 促进部门联动,共建全域旅游 / 103. 涉旅项目土地供应与会商机制 / 104. “1+3”体制向乡镇和景区延伸 / 115. 游客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 11(二)新模式不断涌现 / 111. 省市经验与模式 / 112. 地市经验与模式 / 123. 县区经验与模式 / 12五、成效初现(一)体制机

5、制创新 / 131. “1+3+N”综合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 132. “多规合一”有突破 / 133. 统计改革亮点不断 / 144. 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 155. 形成了全域旅游政策体系 / 15(二)产业融合发展 / 161. 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 / 162. “旅游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 / 173. 投融资活力十足,全域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 / 184. 全域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 19(三)基础配套改善 / 201. 厕所革命由景区向乡村延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 202. 全面改善和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 / 203. 全域旅游营销全面推

6、进 / 21六、前景广阔一、 应运而生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实,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要功能,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2016 年,我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 47 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 5.5 万亿元。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 12997 亿元,同比增长 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 18 个百分点和 21 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 22个百分点。3 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全域旅游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发展全域旅游“因之缘起、为之落实、以之为遵循”。全域旅游具有天然的与“四化

7、战略、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业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对接和融合发展的优势。最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 15% 以上,到 2018 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 5900 亿元;住建部公布的首批 200 家特色小镇中有 70% 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旅游电商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在线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 20%。一、应运而生02/034 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呈现“五期叠加”的特征。旅游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期:一是景点旅游

8、的边际效益下降,旅游产业在新的时期急需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二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 85%,自驾游超过 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三是游客散客化趋势导致了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被削弱,旅游主营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由景点竞争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二)重大意义1 中国旅游发展新道路全域旅游为旅游资源数量和品质一般,甚至缺乏旅游资源的地区提供了一种旅游发展的可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2 区域统筹发展新方案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的区域统筹发展和

9、协调的新方案。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成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重要选择;成为东部地区统筹城市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要抓手,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3 生态环保新格局通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有望把全域旅游区划定为一种新的国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土功能区划方式,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生态保护格局。4 脱贫致富新出路旅游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发展全域旅游扩大了对贫困人口的覆盖率和扶贫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发展全域旅游也成为东部地区乡村和城郊老百姓的致富快车。5 百姓幸福生

10、活新方式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源泉,它扩大了老百姓的出游空间,为老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选择,大幅提升了老百姓的出游意愿、出游频率,全面提高了国民旅游福利,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2016 2017 年度旅游幸福指数为 93.6。04/05二、备受关注(一)领导重视与指导2016 年 7 月 18 日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6 年 5 月 19 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让旅游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之舟中指出“中国还将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 +”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

11、老养生游,并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为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领导保障,并快速推动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项国策,形成了社会参与、全民关注的良好格局。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二)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2015 年以前,少数专家提出并初步对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进行了理

12、论阐释,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过多关注。2016 年,大量学者在短短不到 1 年的时间内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全域旅游从提出到迅速成为旅游研究热点,这是我国现代旅游研究中的一种极为重要且独特的现象,将是中国本土理论研究模式的有益探索。06/07(一)各地积极响应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踊跃。2016 年 3 月国家旅游局启动首批 262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于同年 5 月召开首届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随后,各地创建意愿和热情持续高涨,促使国家旅游局在还未启动首批验收的情况下又推出第二批 238 家创建工作,并于 9 月在宁夏召开第二次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会议。一些未进入名单的地方也积

13、极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实现了从创建工作到试点示范和推广普及的阶段。山东、陕西、贵州等省正积极申报全域旅游省。一些省已经推出了省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部分地区还积极探索跨区域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成为中国最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踊跃参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00家创建单位中,包括海南、宁夏2省(区),91 个市(州),407 个县(市),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 500 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总面积为 180 万平方公里,占全三、行动迅速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三、行动迅速

14、08/09国国土面积的 19%;总人口 2.5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0%。从空间上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的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区,与我国旅游热点区域基本吻合。其中,东部地区 132 家,平均每省约 13 家,总面积 19.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9341 万。中部地区 142 家,平均每省约 12家,总面积 27.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727 万;西部部地区 170 家,平均每省约14家,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82万;东北地区56家,平均每省约 9 家,总面积 30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708 万。表 1-1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域分布情况总数(个

15、) 省平均数(个)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万人)东部地区 132 13 19.4 9341中部地区 142 12 27.6 7727西部地区 170 14 107 7082东北地区 56 9 30 2708(一)创建亮点不断1 大力推动旅游体制改革2016 年,海南省级层面成立了省推动旅游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层面,18 个市县相继成立了全域旅游领导机构,12 个市县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贵州省建立了全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各地政府也建立领导小组,同时,贵州省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9 个市(州)中至少有 7个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2 促进部门联动,共建全域旅游山东省财政

16、厅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了滨海旅游基金、旅游发展引导基金,促进了社会投资。苏州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参与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工作地区、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清单”,将其纳入苏州市级机关绩效考核体系。3 涉旅项目土地供应与会商机制苏州市建立旅游产业土地供给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涉旅城市规划的工作联席制度,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涉旅项目的会商制度达成共识。四、精彩纷呈四、精彩纷呈10/114 “1+3”体制向乡镇和景区延伸黄山风景区、贵州青岩古镇、湖南醴陵等设乡镇旅游分管领导和旅游干事,把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巡回法庭办到了景区和乡镇。5 游客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苏州利用“大数据 + 互联网”手段,参与旅

17、游文明诚信体系建设。旅游电商平台型企业通过“差评倒逼”机制,实施“出境最优”、“周边自由行最差”双向评价机制,把同程、携程、百度等对项目和产品的在线好评、差评排名循环播放,实施差评“100% 处理回复、100% 回溯问责”制度,构建旅游产品和服务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品质经营“生态圈”。此外,各县市还出现了以下亮点:一是全域旅游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二是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并且位列发改委之前;三是旅游局进入规划委员会,成为副主任单位;四是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立财政对旅游的长期投入机制;五是政府成立全域旅游平台公司,引入PPP 模式;六是建立以公安、海关、电信、银行等为卡口的全域旅

18、游发展指数,七是建立股权多元化的居民参与旅游机制;八是在农业、工业、商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打造一批多业融合旅游示范基地和可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资源访问点。(二)新模式不断涌现1 省市经验与模式浙江省实行以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全域旅游实行“挂图作战”。湖南全省打造全域旅游基地。福建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省旅游目的地。贵州打造全域山地旅游目的地。海南实施“点 - 线 - 面”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战略。2 地市经验与模式桂林实行“两江四湖”全域旅游区创建模式。阿坝州用全域旅游理念重建家园。苏州实行全域旅游生活目的地创建模式。泰州实行全域节事驱动示范区创建

19、模式。张家界以全域旅游理念建设旅游强市。敦化市以“5A级景区引领 一区多基地模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 县区经验与模式阳朔实行“全域生态 + 高新业态”全域旅游创建模式。琼海实行“共享田园”全域旅游创建模式。丽水以“两山”理论统领全域旅游建设。济源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都江堰以创建国际旅游名城为导向发展全域旅游。长白山以“统筹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大连池“以药泉产业为支撑、药泉文化为内涵”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长沙市望城区以“三大工程”统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醴陵推行“瓷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创建模式。腾冲推出全域旅游创建的“1+7”实践。12/13五、成效初现

20、(一)体制机制创新1 “1+3+N”综合体制改革效果显著到2017年5月陕西省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155个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131 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 77 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 221 家,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都成立了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91个地市中有60家成立了旅委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407 个县中有 80 家成立了旅委,70 家成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旅游业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旅游部门与各地工商、交通

21、、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许多地方为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制与机制,即不考核GDP,而把全域旅游发展纳入部门考核内容和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2 “多规合一”有突破所有的创建单位都在积极推进旅游规划创新和规划管理创新,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在体制机制与技术层面实现突破。一些好的做法有:一是把旅游局作为规委会的副主任单位或成员单位。二是把旅游纳入国民经济社会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和其他产业规划之中,要求相关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交通道路规划、水利规划、村镇规划等)将旅游元素融入进去。三是建立“多规合一”的大数据库,以信息化为手

22、段,纳入的信息涉及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旅游等多部门的空间规划数据及业务数据。四是各部门之间空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及审批流程优化,通过“多规合一”平台进行业务协同和审批管理。五是规范和完善旅游主管部门参与项目会审制度。全域旅游将推动国民权利制度、产业制度、产权制度、部门法等改革,从而引发整个社会的变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破冰产业。3 统计改革亮点不断目前,86% 的创建单位对旅游统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湖南、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积极探索有效的全域旅游统计指数和统计方法,出现了一些亮点和突破性工作。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针对全域旅游发展“大口径”与部门统计“小范围”不相适应、旅游统计软

23、硬件平台建设与旅游统计发展不相适应、“全口径”的统计数据与“小行业”的管理职能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旅游统计的方式方法,使旅游统计更好的服务全域旅游发展。黑龙江省建立旅游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副省长任总召集人,全面统筹全省旅游统计工作,有效整合部门统计资源,建立健全涉旅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利用部门大数据完善旅游统计数据收集、整理、评估、分析工作,真实、准确反映全省旅游市场状况,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判断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天台县建立 1725 家产业测算的单位名录,并实施了网上统一报送。各地的做法总结起来,旅游统计工作的亮点:一是要有统计制度;二是要有统计队伍;三是要有统计经费

24、;四是要有反映旅游运行的关键统计指标体系;五是要与旅游大数据融合;六是能够可视化展示和辅助旅游决策。五、成效初现14/154 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正在形成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创新区域统筹发展机制,发挥旅游业的全域综合带动效应。首先是产业统筹,打通规划、部门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实施机制。一些地方创新规划的编制组织形式,旅游规划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共同编制。其次是城乡统筹,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城乡旅游公共交通、城乡旅游标识标牌系统,促进城乡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是区域统筹,各地积极促进区内各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同时加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合作。

25、如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就建立了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景区、农垦集团、森工集团等多区域合作创建区,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云南香格里拉市召开了香格里拉地区11市县区域旅游合作大会,并成立了区域旅游合作联盟。5 形成了全域旅游政策体系国家旅游局加强顶层设计,与发改委、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医药局等多个部门合作,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文件,以及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文件,对此类新兴

26、旅游方式进行规划和指导。国家旅游局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全域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从“点上发力”到“系统推进”的政策革命。98% 的创建单位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创建实施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或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全域旅游政策框架1. 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全局予以定位和强化,建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督查考核。2. 每年财政投入旅游发展资金不低于 3000 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递增;3.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27、,加大对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的扶持力度,整合交通、发改、林业、农业、水利、城建、环保、文化等部门扶持资金,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倾斜。4. 实行旅游土地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旅游产业用地,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先供地。5. 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和政策扶持,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对新办旅游项目、开发生产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6、落实免税政策,积极争取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的政策。7. 推进落实旅游中小企业“走出去”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对投资、就业、入境旅游贡献大的旅游企业

28、实施政策性激励。8. 支持金融企业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质押、旅游饭店经营性物业抵押、旅游装备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贷款抵质押模式,加大对中小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9. 配合发改部门景区制定门票价格,鼓励景区出售门票年卡,推动旅游景区门票年卡发行。10. 奖励旅游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提档次、创品牌。11. 建立督查反馈和通报考核制度,将全域旅游工作纳入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定期检查评比,采取单项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12. 把单位职能与全域旅游工作紧密挂钩。(二)产业融合发展1 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创建单位中旅游优势产业开始形成。

29、2016 年,500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8 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人数的 40.5%,同比增长 20%,旅游总收入 1.76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8%。接待过夜的国内外游客 7.3 亿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 40%,同比增长 21%。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均值为 21.5%,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创建单位甚至高达 40% 以上。五、成效初现16/172 “旅游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创新升级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各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文化个性,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旅游产品和业态不断涌现,受到了游客和资本的

30、双重追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旅游 + 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形成美丽乡村、旅游小镇、森林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新型城乡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等新型旅游制造业态。比如,浙江省政府首批公布的60个特色产业小镇中,有15个旅游小镇全部按照5A 级旅游景区标准创建。二是“旅游 + 农业、林业和水利”,形成现代农业庄园,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精品民宿、森林人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新兴旅游产品,形成了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型农

31、业业态。比如,山东省要在全省打造 100 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200 个乡村旅游园区。 大力实施精品培育工程,在全省着力打造 50 个国家级精品乡村旅游园区。三是“旅游+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形成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医疗健康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旅游、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产品与业态,形成了大型演艺、主题公园、文创园、音乐公园、艺术中心等文创产业和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旅游。四是“旅游 + 交通、环保和国土”,形成了自由行旅游产品,包括自驾车房车营地、公路旅游区、特色交通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航空旅游小镇、低空旅游飞行器、海洋海岛旅

32、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与业态。五是“旅游 + 互联网”,形成了在线旅游产品,如旅游互联网金融、内容创造性产品、分享型旅游产品等;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产品,如各地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大数据应用、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政务、未来景区、未来酒店等。3 投融资活力十足,全域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政府作为旅游投融资的主导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融资优惠政策, 保持相关政策的长期稳定性,活跃旅游投融资市场,同时建立健全关于旅游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抑制旅游投融资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和短期行为。65% 的创建单位利用财政资金纷纷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或利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或

33、鼓励大型旅游企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旅游产业固定投资机制基本形成。43% 的创建单位成立国有“投融资平台”,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87% 的创建单位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国债贴息、扶贫基金项目、生态保护项目、文物保护项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基金的支持,统筹利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在东部发达地区或旅游发达地区,各地政府鼓励和奖励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旅游业上市公司。全域旅游投资逆势增长,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2016 年各创建单位新增项目7043个,实际完成投资3249亿元,占旅游投资总额的25%;全年民营资本投资全域旅游 1118亿元,占34.4%,充分显示了五、成效初现

34、18/19旅游产业的活力。从投向的领域来看,主要投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区、酒店等。从投向的业态来看,休闲度假类投资明显增长,以商务旅游、亲子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类投资为主,增长比率大幅超越传统观光类旅游投资,表明全域旅游开始改变传统观光型旅游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新动向。4 全域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全域旅游对于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行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长,对西部地区扶贫效果良好。全域旅游是一条富民之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是实现“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泰宁县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超全县 GD

35、P 的 1/3,旅游收入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占1/4,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总劳动力的1/5,其中,旅游带动脱贫人口占脱贫人口总数的 35%。河北省涞水县计鹿村 2015 年人均年收入为 2000 多元,2016 年县旅游部门引导村民借助冰雪旅游发展农家乐,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 3500 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四川绵阳南华村等地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服务员,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东部地区旅游需求旺盛,各地发展全域旅游注重扩大旅游惠民覆盖面,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推动旅游与社会资源、民生的深度融合,旅游成为东部地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致富一大批郊区和乡村地区的老百姓。以苏州为例

36、,全域旅游成为苏州撬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的新杠杆,在苏州全力打造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旅游业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位于苏州南端的震泽镇,凭借优质的生态和丰富多元的江南文化体验项目,平均每天都吸引千余名游客到来。这个凭借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每年的旅游收入已突破 2000 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 3.5 万元以上,“村美民富”成了这里真实的写照。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三)基础配套改善1 厕所革命由景区向乡村延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全域旅游是一条改革之路,厕所革命在解决了游客如厕难问题的同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全面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国家开发银行、光大

37、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 PPP 模式与创建单位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厕所,注重生态环保、智能管理、以商养厕,成为业界的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创建单位共改建和新建厕所 25769 座,越来越多的厕所配备了第三卫生间,各地也基本实现了临街和临景厕所对社会和游客开放,创建单位旅游厕所建设基本达到了“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实用免费”的目标。以旅游厕所革命为驱动,创建单位实现了涉旅基础设施升级、配套系统更新、服务水平升级。许多创建单位依托航空、高铁和高速公路,基本构建了“快进慢游”的交通设施网络,实现了旅游主干道,通村通景公路的贯通,以及形成自驾车道、骑行道、徒步道所组成的慢游系统。围绕交通网络

38、配套了停车场、汽车营地、充电桩等旅游设施,配套了供水、供电、消防、环保、垃圾处理场(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配套了金融、通信、电视和Wi-Fi网络等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2 全面改善和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各地建设旅游停车场 4000 个,旅游集散中心 2500 个,数千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形成了多级旅游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投诉受理、年卡办理、票务预订、特产销售等服务,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整合了城市候机楼、落地自驾、旅行社地接、旅游专线等多项新功能,为全域旅游全面升级做好保障。依托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交通网络,注重全域范围内五、成效初现20/21旅游交通和智慧旅游等服务

39、体系的互联互通,强化“互联网 + 旅游”信息化建设,打造“无线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电商,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对接有效的旅游集散中心、转乘中心和旅游消费支付体系,形成以“导游、导览、导购”为特征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客情监测与分析、在线行为分析、舆情监测平台等,构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乡村旅游营销服务平台及政务管理云等,保障数据实时共享,实现旅游产业运行全数据化管理。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各类交通间的相互衔接,实现零换乘,提供良好的旅游交通服务。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相对接,探索社区旅游、旅游风景道、环城旅游休闲游憩带的建设,促进核心区与外围县市乡村、度假区的旅游公共服

40、务的均等化。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一方面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通过旅游公共服务与城市公共服务和乡村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最终促进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标准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3 全域旅游营销全面推进所有的创建单位对全域旅游营销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 82% 的创建单位成立营销专项基金或切块资金;二是形成多主体营销机制,实行政企协作、景区联合、区域合作、旅行社结对等,构建一个常态化、立体化、全覆盖的推广体系。三是借助已有的广告资源,成立全域推广联盟,共建平台,形成宣传合力。四是营销方式多元化,事件营销、节会营销、主题营销、电影营销等,如湖南醴陵市就利用瓷博览会和乡村节庆

41、进行营销。五是注重四季营销,如吉林省推出“夏季避暑,冬季冰雪,四季融合”的营销战略。六是注重整体形象推广。七是注重营销队伍建设。八是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媒体营销,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九是注重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十是加强对外旅游交流合作。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全域接待国内外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2017游客演进,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根据地区实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的交流合作。22/23六、前景广阔全域旅游战略的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越旅游领域。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这是历史赋予当代旅游人和中国旅游业的巨大机遇。

42、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全域旅游将带来许多方面变革。从旅游业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自身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全域旅游将成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和国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国家各部委将加大对全域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从生态建设来看,通过 5 年的创建期,全域旅游将成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届时会塑造一批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一批国家旅游功能区,成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土空间形态。从全域综合效应来看,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新动力。全域旅游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全域旅游成为老百姓的旅游生活新方式,成为老百姓幸福的重要源泉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全域旅游将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人民素质提高、各民族融合、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从理论研究与示范价值来看,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将会保持较高的热度,将形成全域旅游的本土理论体系,为中国旅游理论做贡献,并为世界提供借鉴价值。全域旅游将成为促进中国融入世界旅游大潮、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并为世界贡献中国旅游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