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

上传人:mcady 文档编号:424623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探究学习 :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2、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在幼儿的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科学现象,自然物或有趣、新奇的科技产品和情景上,激起幼儿的好奇,导致幼儿自发的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指的是要在一次或一个系列科学教育活动中达到的教育效果。它是根据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班目标,并结合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特点提出 的、可操作的目标。4、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教师对待幼儿日常

2、生活中出现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时,教师有责任对幼儿正确的引导,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泛音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和了解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其次是对幼儿 的科学探索活动给予热情的支持然后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 5、( 10 分) 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为、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以验。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

3、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引导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 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视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10 分)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 “自主探究”的教学呢? 学生对学习兴趣怎样,有无热情,是决定其学习效果、学习水平的关键。因此,教

4、师要着眼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我们的学校应该自觉地走出结论学习的模式,要注重经验式学习,让学生边做边学,使知识与技巧、经验产生互动,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当然,这里灵活运用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了如何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个人见解,如何展示研究结果等等。教学小伙伴这一课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揭露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我要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交流、表述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互动地探究过程,而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就远远超过了书本所传授的。显然,体现了“研读”的“自主阅读获取和运用提供学生宽裕的自主探究空间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

5、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了动物爪子的图片、特点和有关知识,学生们在朗读感悟课文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即拓展阅读就是阅读能力的运用,我请学生也来当小诗人,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找一找新的“小画家”,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一首新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把原有的知识或刚获取的信息按课文中语言的修辞手段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理解和运用互相促进。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开展语

6、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更是他们思维创新和“自主探究” 的亮光 .1、 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如何协调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呢?1) 、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2) 、将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3) 、要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4) 、老师要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5) 、老师要支持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猜想、解释、尝试解决问题。6) 、老师提问的策略。7)帮助依据事实得出结论并与事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形成解释。8) 、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2、设计集体教育活动“认识秋天”(小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案的认识思路进行说明。3.1 幼儿

7、科学教育活动目标:(1)帮助儿童获得周围世界的科学经验。(2)帮助儿童获得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4)激发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及学科学工作者的兴趣;关心爱护自然情感和态度。32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33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其重要的特征便是和生活的紧密接触;因此,在时间跨度上,它涵盖了幼儿在园一日的全部时间。幼儿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生命力不是体现在正规的教学活动中,面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34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8、?(1)、教育活动目标所期望的结果应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2)、教育活动目标应全面反映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要求。(3)教育活动目标应该全面体现和上层次目标之间的联系,即是上层次目标(总目标和目标)的具体化和分解。35 集体教育活动设计的类型有哪些?类型:观察认识活动;实验操作型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技术操作型活动;36 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有观察分析法、谈话法、问卷法。37 试述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及价值。(1) 探索活动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2) 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是取材。(3) 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4)

9、活动的过程多样、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5) 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6) 组织指导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要做到( 29 分)3。8 设计集体教育活动“水果里的种子”(中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水果里的种子目标:1、通过品尝橘子、葡萄、桂圆、桂圆等水果,知道水果里的核就是种子。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各种水果的种子,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准备:人手一盘已认识的水果,(橘子、葡萄、桂圆、桂圆、山楂);分类盒每人一个。过程:1、认识水果,说说水果的名字。指导语:小朋友,桌子上有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说一说它们各叫什么名字?你们吃过

10、这些水果吗?现在想吃吗?2、吃水果、找种子指导语: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吃水果,但是,你们要注意你吃的水果里面有什么,把自己发现的东西放进分类盒里。教师一边指导幼儿观察吃过的水果种子的样子,并启发幼儿思考你吃的水果的核是什么样的?3、感知观察各种水果的种子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看看、摸摸、压压、捏捏,这些“核”都一样吗?怎么不一样?请大家一起说说, (有大有小,有的两头尖。 。 。 。 。 )4、老师和幼儿讨论、小结这些东西我平时我们都叫它核,它还有个名字叫种子,因为这些小东西种到土里后会长大,长大后结出果子长成现在我们吃的,所以它们才叫“种子” ,现在我们看看自己盘子里有哪些种子,我们来说说它们 的名字吧。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里面也有种子?以后在吃水果时注意看看,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本活动设计的要点是观察活动包括单个物体观察、同类物体观察及比较观察。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表态和交流,并通过指向性问题引导其认识物体的显著特征,或比较两个物体间的异同,或总结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本活动的设计思路是先出示观察对象幼儿自由观察表达交流教师引导观察表达交流教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