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作业工具的培训TPS推进部 张艳华2008年 12月团队 合作 士 气强 化 自律目视 管理 品管圈 提案 建议标准 作业5S(良好的 厂房环境维持 )消 除 马虎、浪费成本管理情报 设备工人的 作业产品及材料利润 管理品质 及安全管理物流 管理现场现场 管理之屋管理之屋丰田集团 01年 -07年在全球销量持续 7年增长,达 852万辆;丰田销售额为 23.948万亿日元(合 1995亿美元),同比前一财年增长了 13.8%;经营利润为 2.239万亿日元(合 186.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9.2%;净利润为 1.644万亿日元(合 138亿美元),同比增幅更高达 19.8%。各项指标
2、均大大超出业界预期,使得丰田连续 7年达到创纪录的利润水平,成为汽车行业最赚钱的企业。今年前 3月( 2008年 1月 3月),丰田销量超越通用,一举跃居全球第一。2009年,丰田的产销量预计将达到 1040万辆。工业工程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 IE) 由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于 1955年正式提出的。 “工业工程是对 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 的一门科学。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起源于美国,并且从泰勒 ( F
3、.W.Taylor,18561915)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发展起来的,泰勒是一位工程师和效率专家,是 “科学管理 ”的创造人,并且也是一位发明家。他系统地研究了 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时间研究 ”( Time Study),改进操作方法,采用标准化,因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泰勒于( 18981901)年在别兹列亨钢铁工厂看到有5060人利用铲子从事矿石与煤炭的搬运作业,并发现因作业员身体素质的差异而造成搬运重量有相当的差异。为此他利用秒表来观察铲子作业,结果发现每铲煤的重量为 21.5磅(约 9.5kg)时其一天的搬运量最大。标准作业的起源和发展泰勒另外成立计划部门来安排与记录
4、每天的作业, 同时对于超过一定工作量的作业员发给奖金,在这种制度下每人每天的搬运量由 12.5吨增加到 48吨,搬运效率提高近 4倍。经过这样改进,减少所需的搬运成本降低为原来的 46%,同时也使作业员增加 2.16倍的工资。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 “ 动作研究 ” 就是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中的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动作在素(动素)然后作科学的分析,建立起省工省时、效率最高和最满意的操作顺序。 例如当时按照他的方法培训的砌砖工人平均作业效率由每小时 120块提高到 350块。 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进一步改进动作研究的
5、方法,把工人操作时的动作拍成影片,创造的影片分析法,对动作进行更细微的研究。他们在技能研究、疲劳研究和时间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标准作业定义标准作业是以 人的动作 为中心制定的、安全高效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方法标准作业目的明确制造方法 对新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基准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工具标准作业三要素n 节拍时间n 作业顺序n 工序内标准在制品库存标准作业三要素 节拍时间(决定人的动作)(天) 的劳动时间(定时) ( 46060 27,600)节拍时间 =( .) ( 1天)的必要产量作业顺序(不是工序的顺序,而是人的作业顺序)工序内标准在制品库存标准作业与表准作业1标准作业 监督人员(班
6、组长)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意图之后,确定下来的作为标准的表准2 “表 ”准作业 将现状表述出来进行表面化的内容APC D 改善维持改善计划: P实施: D确认: C处置: A标准PC DA表准标准表准作业标准与标准作业的区别所谓作业标准,就是为了毫无浪费的达成作业目的而将各种作业条件、作业方法以及和作业相关的管理方法或条件加以具体化形成的内容标准作业是以 人的动作 为中心制定的、安全高效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方法1、 它所追求的是 设备、人、物 的毫无浪费的组合方法2、 标准作业适用于循环式的作业和以人的动作为中心的作业 作业标准的目的根据顾客的要求设计出产品的质量标准,为了在制造部门的各工序中得以
7、实现,对与生产设备、机器、工装工具等相关的操作方法和各种基准进行设定,并将其作为高效生产的基础。n 保证各个工序制造优良品质n 最佳的作业方法n 正确使用设备和机器等。作业标准条件的对象 加工条件(生产技术条件)指为了保证生产而设定的加工条件。也即从生产技术的方面对机械 设备、使用材料、切削条件等进行的设定。加工条件的代表事例:加工图(工作图),刀具配置图、刀具要领书作业标准条件的对象 管理条件(保全条件、质量管理条件)指对加工条件的对象如机械 设备、工装、工具、刀具等设备和附带器具的管理条件,以及对各工序的在产品设定的质量管理条件的设定。管理条件的代表事例:质量管理表,质量检查表,设备保全管
8、理检查表 作业条件工人如何根据加工条件和管理条件进行作业的方法的设定 作业条件在手工作业的情况下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应当将设定作业条件作为现场作业中最优先的事情来做 作业条件的代表事例:作业要领书作业标准条件的对象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管理表格作业标准是指进行标准作业的前提 ,诸多标准的总称作业标准有 : 作业指导书、作业要领书、工具要领书、 QC工序表、品质检测表等标准作业有 : 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票、工序能力表、山積表、手顺书等 作业要领书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与标准作业的区别课程主要内容n 时间观测n 山积表的制作标准作业所用工具1、秒表2、笔3、尺4、表格时间观测具体步骤步骤 1
9、观察作业内容 2 3次(或半小时),把握作业顺序,作业方法及观测位置,确定要素作业步骤 2 将要素作业填入时间观测用表步骤 3 进行时间观测步骤 4 算出 1个循环的时间步骤 5 确定循环时间步骤 6 算出各要素作业的时间步骤 7 确定各要素作业时间 要素作业分析生产A产品将 D和 E组装在一起将 B和 C组装在一起固定取出固定工具装上螺钉伸出手抓住搬运将 B和 C组装在一起取 B和 C 零件作业 单位作业 要素作业 单位动作 要素动作将螺钉拧紧固定从放置工具的地方拿出工具时间观测用表时间观测案例时间观测补充说明正常作业、异常作业(出现异常情况进行重新拆装配、有质量问题换件)、不定期作业(如每
10、几台车取一次一把小件或每多少台取一次标准件)、间歇作业(每五台取一次中小件或每十台取一次件) 山積表定义山積表:将操作者的动作、作业内容即操作者每个工步内动作及作业所用的时间用柱状图目视化的表现出来,以便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的能发现问题的工具。山積表目的1)、对现场现状的把握、到现场发现操作者的作业量均衡性及工作负荷的饱满性;2)、对现状把握并进行定量(数)的评价、明确作业人员的日作业的平衡化;3)、选装件安装时安装作业量的变动;4)、体现出节拍时间与循环时间的差别;(作业时间不均衡,少的是?min,多的是? min)5)、要素作业向前、后转移可能性的确认。6)、 T.T变更及新产品导入时的基础资料 。相关图例附加价值时间 付随作业时间( 取件 )等待步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