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23657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地理试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56分)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回答 1-2 题。1、甲乙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是A 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 B 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C 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 D 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2、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 甲地区山地为主,耕地较少B 乙地区春旱严重,水资源紧张C 甲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 D 乙地区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 3-4题。3、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

2、确的是A 区域 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 B 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C 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 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4、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 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C 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 D 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5、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 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 太行山一、二阶梯的分界线C 贺兰山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 D 长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6、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 B 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 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

3、的粮食作物 D 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铁路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读我国部分铁路图,回答 2325 题。7、图中序号代表的南北向铁路线,正确的是A 青藏线 B 京九线 C 京广线 D 京沪线8、沪昆高铁通车后,华南与西南联系更加密切,该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市依次是A 沪、浙、闽、湘、黔、云 B 沪、浙、赣、湘、黔、云C 沪、浙、赣、渝、川、云 D 沪、浙、赣、湘、鄂、云9、下图中的水果,在兰新铁路沿线地区盛产的是10.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 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 是A. B. C. D. 11. 据 2011 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12173

4、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B.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D.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12.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B. 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 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 区域年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区域年降水量在 400mm 以上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

5、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下图,完成 1314 题。13.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14.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凌汛 水污染A. B.C. D.1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4 年 3 月 5 日作政 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结

6、合右图,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软件研发产业 钢铁工业 石油化学工业 机械制造业 影视文化产业A. B. C. D.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环境差异明显,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之路是永恒的主题。据此完成 1646 题。16蒙古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17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东南少,西北多 B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不均18读右图,对黄河千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河段水流平缓C河段有凌汛现象 D河段为地上河19对图中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位于第二阶梯 B乙区域气候干旱 C丙区域是水田农业 D丁区域位于

7、四川盆地用地理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我们的生活品味,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据此完成 2024 题。20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21、能够说明我国国土辽阔的是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 季风气候显著 C 位于亚州东部,海陆兼备 D;陆地面积世界第三位22、右图体现的我国的地形特征是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C 地形复杂多样 D 平原面积广大23、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一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 半湿润与半干旱分界线人类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区域

8、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据此完成 12-20题。24、下列省区轮廓与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25、表示我国人口分界线的是26、图中资料反映出我国气温、降水的特点是A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B 冬季南北温差大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D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7、有关各区域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西电东送工程为京津唐地区输送电力 B 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C 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辽中南地区的用水紧张 D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28、下列图中信息全部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44 分)29、 (14 分)了解中国。从自然环境差异看,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

9、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3 分)_(省区全称) _河 _山脉参照方框中银川的描述完成济南的内容。 (4 分)根据图一资料判断甲乙丙三地中哪一地位于青藏高寒区?并说明理由。 (3 分)根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分别选择恰当的图例对应填在图中 A、B 区域内,并就 A 区域的选择说明原因。 (4 分)28、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区的发展,尤其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11 分)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在_线以东,是人口稠密区。我国农业主产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

10、布关系是_。“华南主产区”和“东北平原主产区”都是我国糖料作物主产区,其糖料作物分别是_和_。“长江流域主产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农作物熟制是_,从自然方面分析,该区发展淡水渔业的优势是_。“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粮食作物主要是_。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该区粮食作物产量大,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_,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当地环境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地理措施?29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 11 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 海从长江的流向可判断出我国地势

11、的总体特点是 (2)列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理由: (至少 2 个)(3)长江不同河段,水文特征迥异,其开发利用的重点也不同下面甲、乙两图反应长江上游河段景观的是 ,并结合“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说出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的重点 30图 25 是 我 国 甲 、 乙 两 省 2005 年 农 业 产 值 构 成 图 , 图 26 是 两 省 耕 地 面 积 变 化 图 , 表 1是 与 两 省 相 邻 的 两 个 省 份 中 心 城 市 的 相 关 材 料 , 阅 读 图 表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 ( 8 分 )图 25图 26( 1) 据 图 25 分 析 ,甲 省 种

12、植 业 产 值 最 大 , 乙 省 产 值 最 大 的 是 。 ( 1 分 )( 2) 2000-2005 年 时 期 , 两 省 耕 地 变 化 的 共 同 趋 势 是 。 ( 1 分 )( 3) 说 明 甲 省 耕 地 变 化 的 主 要 原因 , 并 提 出 对 策 。 ( 2 分 )( 4) 根 据 表 1 提 供 的 地 理 信 息 及地 理 环 境 各 要 素 相 互 关 系 、相 互 作 用 、 相 互 制 约 的 关 系进 行 分 析 , 将 下 列 各 项 目 资料 的 数 字 代 码 填 入 表 中 相 应的 空 格 中 。 ( 8 分 )1 月 平 均 气 温 : -2.3; 5.6年 平 均 降 水 量 : 453.9; 1400.7农 业 主 要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 水 田 为 主 的 耕 地 ; 草 地主 要 农 作 物 : 青 稞 、 油 菜 等 ; 水 稻 、 茶 叶 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