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 学年度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二、基本情况分析:、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 35 人,男生 23 人,女生 12 人,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2、个人教学教研分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习新课程标准 ,以课堂为中心
2、,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结构和新模式为着力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着重点,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得以提高和发展。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听讲座、写体会等形式,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要加强内部交流与学习。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说课、评课,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发扬团结协作、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交流、讨论、座谈等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
3、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本册教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 主题板块相对独立, “同心圆”交叉递进的方式建构教材体系。 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教材编写模式。 在内容上遵循三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拓展;以生活原型为依据使内容生活化,标准化;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教材内容呈现上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获取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2、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了解家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树立家乡
4、小主人意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4、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教学教研目标: 五、教学目标: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2、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培养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获取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4、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了解家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树立家乡小主人意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研目标: 1、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5、学习做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六、教学教研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形式,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
6、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七、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课时安排:单元 具体内容 课时 在集体生活中 1、学会合作 3 课时 2、当意见不一致时 2 课时 3、诚信是金 3 课时 学习更上一层楼 4、我是学习的主人 2 课时 5、和好书交朋友 3 课时 我的家乡 6、我的家乡在哪里 2 课时 7、长江两岸是家乡 4 课时 8、说说家乡的故事 2 课时 家乡的变化 9、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3 课时 10、我的发现与担心 4 课时 2、个人教研安排:九月份 学习新课标和三生课堂理念。十月份 “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的教育。十一月份 “赞美真挚感人的亲情”的教育。十二月份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元月份 “益智” 教育,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