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 莲叶青青导 学 案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者: 第 周单元 第五单元课题 莲叶青青课时 二课时授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找出描写祖母的句子,深入理解祖母的思想感情。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突破方法:通过熟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围绕重点设计问题,学生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理解重、难点。教法 教师主导,深入小组讨论并加以
2、指导,在学生讨论及汇报时教师要把握课文重点及时点播学法 自学、对学、组学教学手段知识链接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导学过程 修正栏学习流程导入(出示荷花图片)欣赏到这一池一池的美丽荷花,美不美?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绚丽的花朵上,却对花的叶、茎不大注意。俗话说,花红需要绿叶扶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荷叶的文章。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结合课文和导学案的内容对课文先自学。第一课时
3、:1、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自学生字、词。2、我会给生字组词语玄( )驳( )肘( )疮( )剪( )斑( )缸( )孙( )替( )藕( )3、我会区别形近字组词斑( )驳( )肘( )班( )驭( )付(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1、 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2、仔细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十分喜爱荷叶,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人物的心情。3、说说祖母是怎么样把自己喜爱的荷叶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祖母那样爱荷叶,为什么要把荷叶送给他人泡茶、治病?4、把开头和
4、结尾两部分连起来读一读,说说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1、仔细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十分喜爱荷叶,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人物的心情。2、说说祖母是怎么样把自己喜爱的荷叶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祖母那样爱荷叶,为什么要把荷叶送给他人泡茶、治病?展示互动1、以小组形式展示预习情况第一课时:1、理解词语,认识生字并找到识记方法?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1.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 喜爱荷叶的祖母、为人善良的祖母、关爱他人的祖母。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祖母喜爱荷叶、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
5、文,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品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1)指导品读第 24 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像看粮食、守着、一直、一脸欣喜”等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2)指导品读第 57 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丝丝地吸着、醒过神来、赶快、每隔几天、罢了”等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3.作者字里行间除了描述了一个喜爱荷叶、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祖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怎样的感情?(怀念、赞美。 ) 4、在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学习首尾呼
6、应的写法。 5、引导学生谈谈学了课文的感想或说说身边的亲邻间的关爱。 反馈交流1、练习与拓展:2、交流收获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生说自己的事,谈感受)板书设计17、莲叶青青喜爱荷叶的祖母、为人善良的祖母、关爱他人的祖母。达标测评1、 看拼音写词语Ban bo lu li xin xi bu yi wei ran( ) ( ) ( ) Xiao tiao ge bo zhou jian dao ( ) ( ) ( )2、 量词填空。一( )荷叶 一( )剪刀一( )话语 一( )荷花课后反思17莲叶青青导 学 案班级:四年
7、 学生姓名: 26A学习目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描写祖母的句子,深入理解祖母的思想感情。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知识链接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导 学 过
8、程 疑 问 与 修 正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结合课文和导学案的内容对课文先自学。第一课时:1、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自学生字、词。2、我会给生字组词语玄( )驳( )肘( )疮( )剪( )斑( )缸( )孙( )替( )藕( )3、我会区别形近字组词斑( )驳( )肘( )班( )驭( )付(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1、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2、仔细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十分喜爱荷叶,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人物的心情。3、说说祖母是怎么样把自己喜爱的荷
9、叶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祖母那样爱荷叶,为什么要把荷叶送给他人泡茶、治病?4、把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连起来读一读,说说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达标测评:看拼音写词语Ban bo lu li xin xi bu yi wei ran( ) ( ) ( ) Xiao tiao ge bo zhou jian dao ( ) ( ) ( )量词填空。一( )荷叶 一( )剪刀 一( )话语 一( )荷花18、 萧山杨梅导 学 案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者: 单元 第五 课 萧山杨梅 课时 二课 授课 第 周单元 题 时 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2、正确、
10、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课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师生互爱之情。学习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手法。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师生互爱之情。突破方法:通过熟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围绕重点设计问题,学生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理解重、难点。教法 教师主导,深入小组讨论并加以指导,在学生讨论及汇报时教师要把握课文重点及时点播学法 自学、对学、组学教学手段知识链接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
11、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 7000 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 50 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导学过程 修正栏导入1、谈话:杨梅大家都吃过。 “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板书:萧山杨梅 齐读课题“常常”?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结合课文和导学案的内容对课文先自学。第一课时:1、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自学生字、词。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1)组词:籍( ) ( ) 初( ) ( )阅( )
12、( ) 兼( ) ( )(2)理解词语:遨游: 领略:惬意:沧桑: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1、找一找、画一画表现金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关心、爱护学生的有关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金老师的特点。2、课文叙述金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件事,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想想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对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4、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合作探究1、找一找、画一画表现金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关心、爱护学生的有关句子,认真读一读
13、,体会金老师的特点。2、课文叙述金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件事,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想想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对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4、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展示互动第一课时:1 理解词语:遨游:漫游,游历。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
14、之情。第二部分: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读读金老师的外貌。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2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板书:关心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
15、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理解词语:“十分” “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词语:“又又” “一直” “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更深的
16、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爱护学生。板书:爱护反馈交流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 “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爱的教育 寄小读者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板书设计18 萧山杨
17、梅鼓励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整理图书吃杨梅 爱护 思念达标测评1、看拼音写词语yue du shu ji jian guan chu zhong bao ku( ) ( ) ( ) ( ) ( ) 2、造句。常常: 只有: 又又: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名贵-( ) 结实-( ) 乐意-( )探索-( ) 领略-( ) 遨游-( )4、组词阅( )厉( ) 惯( ) 谦( ) 悦( )励( ) 贯( ) 兼( ) 课后反思18萧山杨梅导 学 案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26A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18、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师生互爱之情。学习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手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师生互爱之情。知识链接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 7000 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预习导学:第一课时:1、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自学生字、词。2借助查
19、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1)组词:籍( ) ( ) 初( ) ( )阅( ) ( ) 兼( ) ( )(2)理解词语:遨游: 领略:惬意: 沧桑: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1、找一找、画一画表现金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关心、爱护学生的有关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金老师的特点。2、课文叙述金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件事,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想想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对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4、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达标测评:1
20、、看拼音写词语yue du shu ji jian guan chu zhong bao ku( ) ( ) ( ) ( ) ( ) 2、造句。常常: 只有: 又又: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名贵-( ) 结实-( ) 乐意-( )探索-( ) 领略-( ) 遨游-( )6、组词阅( )厉( ) 惯( ) 谦( ) 悦( )励( ) 贯( ) 兼(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导学案二十九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的求
21、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预习导学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 58741 3120050047 398010 14870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 万 470547 万通过练习我们知道:3、阅读 73 页情境图豆豆的身高 0.984 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4、请参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0.984 保留两位小数是( )0.984 保留一位小数是( )0.984 保留整数是( )5、0.984 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应该是 1.0 还是
22、 1 呢?1.0 和 1 虽然数值相等,但他们表示的精确度不一样,有怎样的区别呢?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达标检测1、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它们各尽似于哪个整数?( )5.28( ) ( )12.71( ) ( )4.86( ) ( )7.05 ( )2、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4.80820.2561.9953、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 35990 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 34000 平方千米。4、2003 年我国在校小学生 116897000 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
23、并保留一位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导学案三十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预习导学1、木星的直径是 142800 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 778330000 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2、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24、?3 例题:把 248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 345280000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4、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达标检测一、我会填:1、光每秒传播 299792km,改写成以“万千米”做单位的数是( ) 。2、2002 年,亚洲人口约 3769000000 人,改写为“亿人”做单位的数是( )3、2003 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 1464335 万人,改写成以“亿人”做单位的数是( )4、4.054 保留一位小数是( ) ,352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二、把下列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4240000-_ 63534000-_3240-_(保留一位小数
25、) 97780-_(保留两位小数)课堂检测 B 一、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保留一位小数)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总面积 178680000 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2003 年全国公路客运量约 14643350000 人。 二、把下列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842400000000-_ 6353400000000-_32400000-_(保留一位小数) 977800000-_(保留两位小数)整理与复习导学案三十一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难点:用
26、“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预习导学(一)复习课本 50 页至 77 页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答: (二)完成课本 78 页的题目。1、想: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小数的意义?答: 2、想: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达标检测、下面的数和 3.54 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缩小到原数的)(缩小到原数的) ( )3.54 354 0.354 3.54 ( ) ( )10( ) ( )3.54 3540 00354 3.54 ( ) ( )4、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96(精确到十分位) 2.104(精确到百分位)把 2547
27、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三角形的特征 1导学案三十二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能说出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特性。2. 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自学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一、三角形的特征1、自学课本 80 页81 页的内
28、容(自学时间:10 分钟)2、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 (1 分钟)3、通过做三角形,同学们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1 分钟)的图形叫三角形。4、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请标出右边这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5、阅读课本 80 页: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请用红笔在书上画出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比较最重要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6、仔细阅读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圈出重点字词。7、合作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小小实验家:小组交流合作,拉一拉你手中的学具(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木架)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归纳
29、:从上面的实验中,发现四边形 ,三角形 。说明三角形的特性是: 。 考考你!想一想,有没有办法使你手中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架变得更稳定?达标检测:1. 我是小判官,对错我来判。(1)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三角形可以做出三条高。( )(4)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2.填空:(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有( )条边,有( )个角。(3)三角形具有( )性。3.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角形的特征二导学案三十三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记住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
30、于第三边。学习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重难点: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1、自学课本 82 页例 3 的情境图,回答以下问题。(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我们来做个实验 1、剪出下面三组纸条(单位:厘米) 。(1)6、7、8 (2)4、5、9 (3)3、6、102、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能摆成三角形的: 。观察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6+7 8,6+8 7,8+7 6,所以 摆成三角形。不能摆成三角形的: 。观察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4+5 9,4+9 5,9+5 4;3+6 10,3+10 6,6+10 3.所以 摆成三角形。3、通过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达标检测1、这三个小木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在能摆成的小棒后面打“”(1)6 厘米 7 厘米 1 厘米 ( )(2)4 厘米 5 厘米 2 厘米 ( )(3)厘米 6 厘米 10 厘米 ( )三角形的导学案三十四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导学案三十班级:四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导 学 过 程 疑 问 与 修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