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章 装 配 图,11.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1.3 装配图的尺寸注法 11.4 装配图中的序号 , 代号及明细表 11.5 装配结构简介 11.6 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11.7 读装配图,11.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一、 装配图的作用在设计产品时, 一般先画出装配图, 然后根据装配图设计并拆画零件图; 在制造产品时, 装配图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进行装配和检验的技术依据; 在使用和维修产品时, 装配图是了解产品结构, 正确使用、 调试、 维修产品的重要依据。,二、 装配图的内容(1) 一组必要的视图和剖视: 用来表达产品或部件中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
2、理。 (2) 必要的尺寸: 用来表示产品或部件的规格(性能)、装配、安装、总体、极限等方面的尺寸。 (3) 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代号在装配图上说明装配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条件。 (4) 编号、 标题栏及明细表。,1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一、 主视图的选择1. 投射方向的选择主视图是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表达得最清楚的那个视图, 因此决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也应根据这个原则。 图 11 -1 所表示的是供吸进或排出液体用的一种手压阀部件。 它是一种手动阀门, 手柄压下时出入口(左、 右两边)相通, 手柄抬起时出入口不通。手压阀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了手压阀杆的弹簧装置实现其功能。观察结果, 以A向作为主视
3、图投射方向, 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表达得最清楚, 故选择A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若选择B向,则进出口位置不清楚, 工作原理表达不明确, 故B向不宜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图 11-1 手压阀,2. 安放位置的选择,图 11-2 正滑动轴承,图 11-2 正滑动轴承,二、 视图数目及剖视的选择1. 视图数目的确定主视图确定之后, 还要辅以其他视图来补充表达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究竟要采用多少视图才恰当, 要根据部件的复杂程度而定。图 11-2(b)用三个视图来表达该部件, 左视图用来补充表达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俯视图主要用来表达部件中主要零件的结构情况。要说明的是, 装配图并不需要把
4、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都表达清楚, 要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可以看它们的零件图。,2. 剖视的选择由于装配图主要是表达零件间装配关系的, 所以剖视是最常用的表达方法。 图 11-2(b)中, 主视图采用半剖视以表达部件的内外结构形状(部件前后、 左右对称)。 左视图如考虑螺母形状, 则对称线上有螺母轮廓线, 故只能作局部剖视;如不考虑螺母形状或拆去螺母、 油杯, 则可采用半剖或阶梯剖(图中为阶梯剖)。 图 11-1手压阀因前后对称, 故可采用前后对称面作为剖切平面将主视图剖开, 画出全剖的主视图; 左视图上部采用局部剖以表达销钉、开口销和手柄与阀体的连接配合关系; 俯视图则主要表达部件外形。,
5、三、 剖视中的一些画法 1. 两相邻零件轮廓线的画法,图 11-3 两零件接触面画,图 11-4 宽度在 2 mm以下的剖面, 允许以涂黑代替剖面符号,图 11-5 均需涂黑的两邻接剖面之间应留出空隙,四、 特殊表达方法 1. 拆卸画法和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在装配图上, 为了表明被遮住的结构形状, 可以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视图, 这种表达方法称为拆卸画法。拆卸画法一般不加标注, 如需说明, 可以标注“拆去等”, 如图11-2(b)中的俯视图。 在装配图上, 还可以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进行剖切, 如图 11-2(b)中的俯视图就是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后画出来的。,2. 简化画法,图
6、 11-6 简化画法,3. 运动件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如需要表示运动件的极限位置, 可将零件画在它的一个极限位置, 而另一极限位置用点划线表示。 4. 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上, 绘制直径或厚度小于 2 mm的孔或薄片以及很小的间隙或锥度等, 可不按其实际尺寸而夸大画出。,11.3 装配图的尺寸注法,1. 规格尺寸规格(性能)尺寸是表示产品或部件的性能或规格的尺寸, 如轴承部件的轴孔直径或泵的通道直径等。 例如,图 11-1 中的液体进出口尺寸, 图 11-2(b)中的40H9。,2. 装配尺寸(1) 配合尺寸: 用以说明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尺寸, 如图11-2(b)中的 等。 (2) 装配位置尺寸: 用
7、以表示零件间重要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如图 11-2(b)中的“2”表示装配时在轴承盖与轴承座间应留有 2 mm的间隙, 以便压紧轴瓦。 (3) 装配连接尺寸: 用以表示产品或部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主要连接的尺寸。,3. 安装尺寸安装尺寸是说明产品或部件安装在其他产品上所必需的尺寸, 如图11-2(b)中的160和18表示安装正滑动轴承的孔的位置和大小。 4 .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是说明部件或产品的总长、 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供部件或产品安装、 包装时用, 如图 11-2(b)中的 210、140、70 等。 5. 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表示运动零件活动范围的尺寸,如图11-12中的165195。,11
8、.4 装配图中的序号、代号及明细表,一、 零件、 组件的序号为了便于在明细表中找到装配图上的零件, 对装配图上的零件或组件应按顺序进行编号。1. 一般规定(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 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 (2)装配图中每一个零件、 部件只编写一个序号。 (3)装配图中零件、 部件的序号, 应与明细表中的序号一致。,2. 序号的编排(1) 在指引线的水平线(细实线)上或圆(细实线)内注写序号, 序号字高比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大两号。 (2) 同一装配图中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3) 指引线应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 并在末端画一小圆点, 如图 11-7(a)、(b)、 (c)所
9、示。若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内不便画圆点时, 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头, 并指向该部分轮廓, 如图 11-7(d)所示。,图 11-7 序号的标注法(一),(4) 指引线(细实线)彼此不能相交, 当它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不应与剖面线平行。 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 但只可曲折一次。 (5) 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 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 如图 11-8所示。 (6) 在装配图上, 序号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连续顺序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 可只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序排列。,图 11-8 序号的标注法(二),二、 零件的代号为了便于图样的管理和查阅, 应对零件或
10、组件进行隶属编号, 代号就是表明零件或组件对部件或产品的从属关系的编号。 (1) 在明细表的“代号”一格中, 应填写零件或组件的代号。 (2) 对于标准件, 在“代号”一格中应填写标准件代号。 ,三、 明细表由于装配图是表示组件、部件或产品的图样, 因此图上出现多个零件, 除应有说明部件的标题栏外, 还应有说明各个零件或组件的明细表。明细表应包括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 附注等项目。明细表位于标题栏上方, 在“序号”一格中应自下而上顺序填写序号。,11.5 装配结构简介,一、 接触面处的结构,图 11-9 接触面处的结构,二、接触面的数量,图 11-10 接触面的数量,三、接触面转折处的
11、结构,图 11-11 接触面转折处的结构,11.6 绘制装配图的步骤,一、概括了解,波长计的装配关系及运动状况都比较简单, 其结构应满足电性能的要求。 例如, 谐振腔及波导内壁镀银是为了减少腔壁损耗, 而活塞上的吸收片是为了吸收后腔能量, 以免后腔谐振干扰主腔工作(即所谓后腔效应)。再如, 耦合孔的位置应有利于在谐振腔内激励起所指定的电磁场形式, 而抑制掉不希望出现的其他电磁场形式, 使腔体只能在一种电磁场形式下谐振, 以便波长计刻度与波长关系单一化。 至于耦合孔的大小应有利于主腔谐振时所需电磁波的分配比例, 只有分配到腔体内的电磁波的比例恰当时, 才能使谐振容易。 波导管及法兰盘都是原电子工
12、业部部颁标准件, 而波导截面几何尺寸与波长有关。,二、 选择视图首先应该选择好主视图。在图 11-12中, 波长计的大部分零件都是沿轴线装拆的回转体零件, 所以选择轴线铅垂、 波导组合长边侧垂方向作为主视图, 并取全剖视。 其他视图是用来补充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的, 视图数目及剖视的选择完全服从于主视图的需要。因此, 波长计除全剖视的主视图外, 还要用两个基本视图:俯视图表达波长计的外形、腔体和腔盖的连接方式及螺钉连接的分布情况; 左视图除表达波长计的外形之外, 还表达部分零件(波导组合件)的外部结构特征, 以及波导截面形状。A-A剖视表达波导组合与腔体的连接情况, 同时表明上下连
13、接螺钉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图 11-12 波长计装配图,三、 确定比例、 图幅根据选好的视图数目确定图形的比例。 在保证图形足够清晰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采用11的比例, 或者根据需要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 图形比例确定之后, 即可根据各视图的外形尺寸, 视图与视图、视图与图框线间的必要间隔, 明细表和标题栏的位置等来确定图幅大小。,四、 视图布置和绘制1. 画图框线, 留出标题栏和明细表位置, 布置视图图框线、标题栏和明细表要遵循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先画出各视图的主要轴线、中心线或对称线、部件的主要基面轮廓线, 合理地布置视图。 对波长计而言, 先画出波导的长边方向水平对称线(侧垂线), 以确
14、定波长计的z方向位置; 再画出波长计的回转轴线, 使主视图和左视图定位; 最后画俯视图前后对称线, 使俯视图定位。这一步骤将直接影响视图的总体布局, 但要注意为标尺寸、 编号和注写技术要求留有足够的地方。,2. 画底稿,(1) 画波导组合的底图。首先画俯视图的外轮廓(从大圆入手), 再画左视图的主要部分, 最后画主视图。 (2) 从主视图入手画出腔体的主视图及左视图。 (3) 在尺寸 165195 范围内选择恰当位置, 先画出活塞轴, 再根据相关零件及位置关系, 从内向外画活塞、吸收片和紧定螺钉、 刻度轴、锁紧螺母、轴套、刻度套、螺盖(画图时要弄清各零件间是螺纹连接关系还是相互配合关系), 完
15、成主视图, 然后画左视图和俯视图。在表达外形的视图中, 应从大的或主要的零件着手, 如有运动零件, 还应考虑它的极限位置。,(4) 取A-A剖视补充表达腔体与其他部分的连接方式。 (5) 完成各个细部结构。 (6) 检查错误, 包括结构、 画图以及投影关系和装配关系。 (7) 以零件为单位逐个画出剖视零件的剖面线和标出装配图必要的尺寸。,3.检查、加深图线, 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书写技术要求, 完成装配图,图 11-13 波导组件图,图 11-14 腔体零件图,图 11-15 活塞零件图,图 11-16 腔盖零件图,图 11-17 刻度轴零件图,图 11-18 活塞轴零件图,图 11-19
16、刻度套零件图,图 11-20 锁紧螺母零件图,图 11-21 轴套零件图,图 11-22 螺盖零件图,11.7 读 装 配 图,一、 读装配图的要求读装配图就是把装配体的图样读懂, 熟悉产品或部件结构、 性能和工作原理, 为设计制造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打下基础。 读图要求如下:(1) 了解装配体的功用、 性能和工作原理。(2) 了解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3) 了解每个零件的功用及其结构形状等。,二、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 概括了解, 分析视图(1) 通过阅读标题栏中的名称和比例, 并结合图中所注写的几个主要尺寸, 可以了解装配体的功用和总体的大小; 通过阅读明细表中零件名称、数量, 并结合
17、图中表示的主要零件的形状, 大致可以看出装配体的繁简程度; 通过技术说明书等有关资料, 有条件时还可拆装类似装配体及询问设计者等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性能和精密程度。,(2) 分析装配体所采用的各种表达方法, 明确各视图的作用。 因为主视图通常是表达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最清楚的视图, 所以应该首先找出, 从而较快地确定其他视图、剖视的关系, 分析出装配体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和各视图的作用。,2. 深入分析, 详细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 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1) 分析工作原理时, 可以从动力源入手, 按作用系统一步步地分析。 (2) 先看主要支承件间的装配关系, 弄清它们的主要结构。 (3)
18、 分析零件形状往往涉及与其有关的相邻零件之间的关系, 因此读装配图时不能只孤立地看一个零件。,3. 归纳总结, 全面读懂装配图详细阅读装配图之后, 可通过总结归纳以下几个问题, 全面读懂装配图:(1) 部件的工作原理。(2)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作用。(3) 零件间的配合、 连接方式及零件的拆装顺序。(4) 装配图上每个尺寸所属的种类。(5) 各主要零件的形状。,三、 读装配图举例(图 11-23) (1) 从标题栏看出该装配图所表示的部件是截止阀, 它是控制流体断通的装置。由比例可知, 实物大小与图大小相同; 由明细表中可知, 截止阀由 14 个零件组成, 主要零件是阀体 1、 阀杆 10、上阀
19、门 3、下阀门 6 及下阀座 7 等。 为保证断通可靠, 采用了密封装置和螺纹连接, 整个部件结构比较简单。主视图(全剖视)主要用来表达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俯视图采用A-A半剖视表达部件及主要零件阀体 1 的内外结构形状; B向局部视图表达了阀体 1 的B向外形。,(2) 由截止阀的有关说明中可知, 当阀杆 10 顺时针旋转时,上阀门 3 开启, 即阀杆、上阀门向上移动, 可见阀杆与阀体的螺纹连接属左旋螺纹, 此时流体通过; 当阀杆 10 反时针旋转时, 阀杆和上阀门 3 向下移动, 阀门关闭, 流体停止流动。 上阀门 3 上铆有橡胶板, 起密封作用。整个部件的上部和下部均采用了可靠的橡胶密封, 下部下阀座与阀体间采用螺柱紧固连接,以保证压紧下阀门 6。 (3) 由截止阀的工作原理可得出各零件的作用, 结合视图、 剖视等可确定出各零件的形状。例如, 阀体 1 的零件图如图 11-24 所示。(4) 归纳总结, 全面读懂装配图。,图 11-23 截止阀装配图,图 11-24 阀体零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