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278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回扣与规范:第二章 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专题一 课本文言文再回归温馨寄语 考前要回归课本,老师反复叮咛。对于语文来说,回归课本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文言文了。高考文言文阅读不少内容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它们真正的“老家” ,实乃“熟悉的陌生人” 。回归课本,重点突出下列课文:师说 劝学 离骚 琵琶行 烛之武退秦师 寡人之于国也 陈情表 鸿门宴 逍遥游等。对于上述文言文再复习,重点放在实词上,尤其是一些次常用实词。当做文言文试题有困难时,你所学的课本将是你有力的支持者。回归训练(一)一、读一读,你能否“记”起教材中这些易被误解的实词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误:通晓正:普遍2举酒属客误:敬正:劝3歌窈窕之章误:唱正:吟诵4横槊赋诗误:写正:吟诵5六国

2、互丧误:相互正:一个接一个,交替6始速祸焉误:快速正:招致7后秦击赵者再误:第二次正:两次8越国以鄙远误:把当成边境正:把当成边邑9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误:一定正:果真10故遣将守关者误:所以正:特意11是社稷之臣也误:臣子正:臣属国12王无罪岁误:年岁正:年景,收成13舅夺母志误:夺去正:改变1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误:已经正:不久15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误:等待正:依赖16如听仙乐耳暂明误:暂时正:突然17终期于尽误:希望正:注定二、看一看,你能否“忆”起它们(写出它们的意思)1拔过蒙拔擢(陈情表)提拔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拔出2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 急躁虽有槁

3、暴,不复挺者(劝学 ) 晒3次列坐其次(兰亭集序)地方以次进(荆轲刺秦王)按次序4更莫辞更坐弹一曲(琵琶行 )再洗盏更酌(赤壁赋)重新5忽日月忽其不淹兮(离骚)迅速的样子6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 更加7景赢粮而景从(过秦论)通“影” ,像影子一样8每每谓予曰(项脊轩志)常常每移案(项脊轩志)每次9匹众人匹之(逍遥游)比10齐时运不齐(滕王阁序)济,好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一样11爽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 ) 形容籁的发音清脆酌贪泉而觉爽(滕王阁序 )心境清爽12斯逝者如斯(赤壁赋)这,这样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 则,那么13岁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 年成14特诏书

4、特下(陈情表)特别15可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可以,能够三、写一写,你能否“译”出它们(翻译下列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 答案 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翻译要点 “鄙”名词活用为动词, “焉” “陪”为关键词。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译文: 答案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翻译要点 “敝” “与” “武” “其”为关键词,前三个并列分句均

5、为否定判断句。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文: 答案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只是)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翻译要点 “微” “谒” “亲”为关键词。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 答案 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翻译要点 “见” “陵”为关键词。5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 答案 (项伯) 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翻译要点 注意状语后置、省略句式。回归训练(二)一、读一读,辨识一下教材中的古今异义词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一个词

6、,尊称一般人的妻子2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十分、特别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为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6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7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9地崩山摧壮士死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10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这里指晚年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身 11因为长

7、句古义:因此创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12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1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出击今义:超出一般1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进行治理,使严整、健全、有序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付托、寄寓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17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或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18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20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21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走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

8、走2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侍从今义:左边、右边,方位名词2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2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古义:门客今义:客人25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学位26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义:连词,是一个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27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28腹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9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短今义:农历十二月为 29 天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30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天空漂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物体今义:动植物等生

9、物3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32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赴京就职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33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34臣之辛苦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35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36臣密今年四十有四古义:现在年龄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年37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3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到那里,指地点今义:从前,过去,表时间3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二、看一看,你能否“忆”起它们(写出

10、它们的意思)1危正襟危坐(赤壁赋)端正地2惟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句首语气词,希望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 想3闻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懂得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使闻4向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接近5凶夙遭闵凶(陈情表)不幸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收成不好,荒年6婴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缠绕7御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驾驭,把握8置沛公则置车骑(鸿门宴)放弃,丢下9见慈父见背(陈情表)我,偏指一方10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 卫风氓) 登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车辆,借指卫士11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杀戮12虽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 即使13物善假于物也

11、(劝学)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三、写一写,你能否“译”出它们(翻译下列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 答案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翻译要点 关键词“金” “就” “博学” “知”要译出, “日”活用为状语也要译出。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 答案 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翻译要点 “席卷” “包举” “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 “宇内” “四海” “八荒”都是“天下”

12、的意思。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译文: 答案 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翻译要点 “怨”是“仇恨” 。两个分句对称翻译即可。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 答案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翻译要点 “陈”译为“执着、拿着” 。 “兵”译为“兵器” 。 “谁何”译为“盘问行人”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译文: 答案 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 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翻译要点 “非者” ,否定判断句。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 答案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 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翻译要点 “不齿”指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第一个“其”指“君子” ;第二个“其”代词, “这” ,指“智乃反不能及” 。 “乃”译为“竟然、反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