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木叶”林庚,龙永忠改编,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落红”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词填空:,今天我们也来“咬文嚼字”一个词“木叶”!,林庚(1910 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走近作者,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
2、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77岁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上最后一节课,名为什么是诗。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李白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 钟爱“木叶”一词,第一段本文说了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呢?,摆现象,摆现象,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用“树叶”一词呢?,
3、析 问 题,木 叶,树 叶,树,木,“树”与“木”在艺术上有何差别?(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树有生命力的,枝叶繁密的,翠绿的 木没有活力的,枝叶落尽的,枯黄的,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加深理解第四段,木,第一个艺术特征是: 本身含有落叶的元素,既然“木”暗示着“落叶”的因素,那诗人为何不直接用“落叶”呢?,析 问 题,木 叶,落 叶,落,木,“落”与“木”在艺术上有何差别?(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
4、段),落 叶,木 叶,加深理解第六段,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 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 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 是碧绿柔 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 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元素,想起光秃秃的树干,及微黄干燥的颜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比起“木叶”,又暗示了我们什么信息呢?(浏览第六段),析 问 题,木叶,落 木,加深理解第六段,“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
5、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下 结 论,“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落红,落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苏
6、轼水龙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欧阳修暮春门有感 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比较雅致,后者比较通俗。,三、意韵不同,“落英”有花瓣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暗示出的情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意 象,小诗仿写:秋天
7、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 影里(视觉)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听觉),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那一望无垠的原野上; (从秋天的景物去思考,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寻找意象词。),听见叶落的声音,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 晨曦,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 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 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 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课 堂 小 结,本文从“木叶”入手,分析了“树叶”“木叶”“落叶“ “落木”的艺术差别,从而得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结论。文章语
8、言浅显易懂,把深奥的诗歌规律巧妙的诠释出来。,课 后 作 业,搜集整理古典诗歌常见意象的含义和意蕴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柳,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_ 今宵酒醒何处,_ _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丝长玉骢难系,附录:常见意象考考你,芳草,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_,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_。 _,更行更远还生。,一川烟草,萋萋满别情,离恨恰如春草,落花,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
9、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_。,花自飘零水自流,流水落花春去也,花落知多少,梧桐,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微云淡河汉, _。,梧桐更兼细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疏雨滴梧桐,菊,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
10、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_,悠然见南山。 _,此花开尽更无花。 雨尽已无擎雨盖,_。,采菊东篱下,不是花中偏爱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梅,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遥知不是雪,_。 零落成泥碾作尘,_。 _,占尽风情向小园。,为有暗香来,只有香如故,众芳摇落独喧妍,猿猴,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_,渚清沙白鸟飞回。 _,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 谢公宿处今尚在, _ 。,风急天高猿啸哀,两岸猿声啼不往,绿水荡漾清猿啼,鸟,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_,池鱼思故渊。
11、山气日夕佳,_。 春眠不觉晓,_。 _,时鸣深涧中。,羁鸟恋旧林,飞鸟相与还,处处闻啼鸟,月出惊山鸟,雁,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_,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_,月满西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雁过也,雁字回时,北雁南飞,流水,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 无边落木萧萧下,_ 问君能有几多愁,_ 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请君试问东流水,_。,不尽长江滚滚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柔情似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雨,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
12、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 _,灯下白头人。 君问归期未有期,_。 自在飞花轻似梦,_。,梅子黄时雨,雨中黄叶树,巴山夜雨涨秋池,无边丝雨细如愁,月,月: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 _,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_。 _,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片云天共远,_。 酒贱常愁客少, _。 (苏轼),举头望明月,月是故乡明,明明如月,永夜月同孤,月明多被云妨。,云,云: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 行到水穷处,_。 _,落日故人情 _,只缘身在最高层。 _, 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游子意,不畏浮云遮望眼,总为浮云能蔽日,坐看云起时,其他,要了解物象的寓意,关键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结合语境来大胆推测。 露: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草木:_(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松 :_(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长亭 :_(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夕阳:_(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杜鹃(子规)_(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白发: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的短促,荒凉,兴衰之感,清幽、隐逸,送别,依恋,暮年,衰老,哀伤,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