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全国新课标卷、卷对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两条主要途径: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设题;在翻译题中,将重要的实词设为得分点。此外,断句题( 特别是选择题题型的断句题),对特定实词含义的理解是否正确,往往决定断句的正误。从近些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设题考查实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选材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原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掌握的 120 个文言实词( 详见 附录) ,而且,2014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单独考查实词的试题,4 个选项的 4 个词都是双音节词,这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可以肯定的是,对单音节实词的考查依然是主流,对双音节实词考查的导向意义,应该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
2、薄弱点的提示。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并且是“常见”的那些实词,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1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中, “知”通“智”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中, “蚤”通 “早” 。中学教材里把一些古今字也纳入通假字的范畴( 如“莫 ”是“暮”的古字,现被当作通假字) 。通假字以同音替代最常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与本字现今已不同音了。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
3、,其声母、韵母、声调与现在都不相同了。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可能是某个字的通假字。(2014 全国新课标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典题仅列试题中与讲解相关的部分。下同。编者)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典题解析 “振”释为“救济” ,符合语境。因为此处“振”通“赈” ,有“救济”之义。此处解释正确。(2012 全国新课标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典题解析 “阙”释为“失职” ,不符合语境。因为此处“阙”通“缺” ,释为
4、“空缺,缺少” 。此处解释错误。2一词多义文言文中的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如师说中的“师” ,在不同的句子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可见,准确理解某个文言实词,应根据文意推断该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2013 全国新课标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典题解析 A “代”有“代替、代理、轮换、朝代、世代”等义项;选项是介绍李揆的籍贯、身世,因此“代”解释为“世世”正确。B.“属 ”有 sh、zh 两种读音
5、,读sh 时有 “隶属、亲属、类”等义项,读 zh 时有“ 连接、嘱咐、劝请、撰著”等义项;选项中的“属”应读zh,解释为 “撰写”正确,可与 “衡少善属文”( 张衡传) 中的 “属”类比。C. 根据上下文意推断,选项应理解为“严重违背了求取贤才的本意” ,其中的“昧”是“违背”的意思。不能解释为“冒犯” 。D.“恣”有“放纵、听任”的意思,选项中将它解释为“任意”正确。 答案:C。3古今异义词很多词的词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演变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河” ,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2)词义缩小。如“谷” ,原是谷类的总名,现在北方的“
6、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3)词义转移。如“信” ,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 ,而“信使”的意思必得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4)词义弱化。如“很” ,古义就是“凶狠” ,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程度减弱。(5)词义强化。如“恨” ,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 ,古时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现在指品行恶劣,变为贬义词了。(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 , “寡”改称为“少”等。汉语词汇中的这部分词,古今都用,但意义已有不同,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现象。这部
7、分词也是考查的主要对象。碰到这类词,部分考生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2013 安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典题解析 现在的“亲戚”所指的范围,一般不包括父母。 “亲戚”在古文中指“内外亲属” ,有时特指父母,如“亲戚被戮不可以莫之报也(父母被杀害,不能不为他们报仇)”(左传 昭公二十年 )。 A 项中将“亲戚”与“昆弟”并列, “亲戚”解释为“父母” ,正确。(2012 全国新课标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典题解析 “怀”释为“衔恨” ,符合语境。但“怀”的现代词典
8、义中就没有“衔恨”这个义项。“古今异义”的词也经常在翻译题中考查。(2013 安徽卷)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典题解析 句中的“中国”就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它是指“中原地区” ,如果等同于现在的“中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尉佗所踞的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 也是现在中国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就比不上汉王!4偏义复词古汉语中有一些由两个近义的、或同类的、或互为反义的单音节词素组成的复合词。这类复合词有些在具体语境中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它所表示的意义虚化甚至消失了,整个词语的意义只由另一个词素
9、来承担,在使用中呈现这种特点的复合词就叫作偏义复词。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中的 “异同 ”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对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不可掉以轻心。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典题解析 这道翻译题就出现了偏义复词“出入” 。 “出入” ,偏在“入” 。 参考译文:防备别的盗贼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经常用到以下一些推断方法。1双音词推断法。古汉语词汇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多双音节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演进而来,两者之间绝大多数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联系。推断某个单音节实词的含义时可以
10、将其扩充为双音节词( 如:朝 朝廷、朝见、朝代。辞言辞、文辞、推辞、辞让、告辞等等) ,再依据语境取舍。2字形分析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声字由“形旁”与“声旁”组合而成。 “形旁”表义, “声旁”表音。 “形旁”往往能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有效信息。如“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的 “橹”从“木”旁,指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的“刊”应该与“刀”有关(用刀刮削竹简以改错字)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中的“造”字,形旁为“辶” ,含有“走”的意思,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 , “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
11、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如“过故人庄” 。还有文言文中并不多见的“牒”字,它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这样分析:它是形声字, “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 )”之右半为“片” ,本义就是“木片” ,众所周知,纸没有发明时,古人写字主要是写在木片或竹片上,因此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牒”等大多与“文件、文书”有关;再联系上下文,不难确定“牒”在句中的具体含义。对于不熟悉的形声字,如果能从字形去分析推断,常会有茅塞顿开的惊喜。3结构分析推断法。对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词性,明确“身份” ,推断词义。古人为文往往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二者大多在意义
12、上呈现出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我们可以据此推断词语的含义。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可大致推断为小步(实为“半步”) ;再如 “追亡逐北”中“亡”与“北”对应,均指“逃亡的军队” ;再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 “用”“以”对应,均为“被任用”之意;又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中, “腰”与“戴”(头戴)对应,可推断“腰”用作动词,其义为“腰佩” 。4成语联想推断法。不少成语源自古籍,其中很多词保留着古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借助我们熟知的成语,对阅读材料中的文言实词的词义作推断或印证,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从成
13、语“日薄西山”中“薄”的含义,可推知“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和“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的“薄” ,均为“迫近、接近”的意思。5课文知识迁移推断法。试题中考查的一些实词,大多在课文中出现过,我们可以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这些知识迁移到解题的实践之中。例如 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实词“属文” ,课文张衡传中就出现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共同B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A (本题考查通假字和多义词。共:通“供” ,供给。)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君尝为晋
14、君赐矣 赐:恩惠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C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立:站立D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眼泪C (本题考查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立:副词,立即,马上。)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欺侮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谢罪B (本题重点考查古今异义词。币:礼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发现B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兵:兵器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A (本题重点考查多义词。发
15、:打开。)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内:接纳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情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违背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置办D (本题考查通假字和多义词。置:放弃,丢下。)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但是B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辞别C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教训:教养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A (本题考查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却:动词,退出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高高的B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C足以极视听
16、之娱 极:穷尽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迁:变化B (本题考查多义词。喻:明白。)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慢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B (本题考查多义词。如:往,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卒:死亡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过失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B (本题考查多义词。咎:责怪。)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危险B
17、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C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计D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A (本题考查多义词。危:高峻。)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牲畜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道路C (本题考查多义词和通假字。畜:畜养。)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抵抗D (本题考查多义词。抗:匹敌,相当。)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有碑仆道何可胜
18、道也哉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名词,道路。动词,说。名词,道理。名词,风尚。名词,道德,道义。名词,途径,方法。动词,指导。(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再拜献大王足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举酒欲饮无管弦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召有司案图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东宫:太子所住的地方,代指太子。管弦:借代音乐。左迁:贬官,降职。浮图:这里指和尚。弱冠:指男子二十岁。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
19、主张。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春秋:年纪。下车:指官吏初到任。(本题在考查文言实词的同时,也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加点词语在文言文中有特定含义,大多不可用现代汉语的意思来理解。)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本题考查偏义复词。得失:无偏义, “得”指“成功” , “失”指“失败” 。A.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 ,这里是“劳作”的意思。B.国家:偏义复词,偏指“国” , “家”是衬字。D.出入:偏义复词,偏指“
20、入” ,这里是“进入”的意思。)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节选自苏武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律知武终不可胁 胁:收敛B乃幽武置大窖中 幽:禁闭C绝不饮食 绝:坚决D卧起操持 操:操练B (本题考查多义词。A.胁:受胁迫。C.绝:断绝。D.操:拿着。)(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21、项是( )A白单于 白:禀告B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分别隔离C廪食不至 廪食:公家供给的粮食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离开D 本题考查多义词和通假字。去:同“弆”(j),收藏。 参考译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因威胁而屈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隔离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他掘野鼠、收藏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
22、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 ,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节选自张衡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C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D衡不慕当世 慕:趋附B (本题考查多义词。雅:素常。)(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 再:再次B遂乃研核阴阳 核:考验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担任D自去史职 去:离开A (本题考查多义词。再:两次。)参考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两次迁升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