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纪之吻 胜利之吻,1945年,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照片刊登于生活杂志,成为象征二战胜利的经典摄影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纪之吻、胜利之吻”。,VS,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大棋局,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观看视频,从中提取信息,请回答,美苏从盟友走向对手的原因?,一、棋逢对手(从盟友到对手),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直接原因),3、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冲突(根本原因),2、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重要
2、原因),VS,4、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一、棋逢对手(从盟友到对手),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策划分裂德国,组建“西德”,1949年:应对美国,组建“ 东德 ”,1948年:“马歇尔计划”,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二、棋布错峙(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
3、扩张浪潮的回答”。 杜鲁门,1947.3.12,这一反苏、反共纲领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二、棋布错峙(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杜鲁门主义,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马歇尔,二、棋布错峙(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第24课 两极
4、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马歇尔计划,美国是慈善家吗?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实现称霸战略,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达到的目的:,二、棋布错峙(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宣传画,三、异国博弈(冷战中的热战),朝鲜 战争,越南 战争,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朝鲜战争(1950-1953),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朝鲜:祖国解放战争() 韩国:六二五事变( ) 中国大陆:抗美援朝战争 美国:韩战(Korean War),三、异国博弈(冷战中的热战),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不同的名称?
5、,仁川失去父母的儿童,朝韩分裂 骨肉分离,三、异国博弈(冷战中的热战),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2、越南战争(19611975),三、异国博弈(冷战中的热战),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失去家园的越南儿童,美军伤亡严重,橙剂后遗症,三、异国博弈(冷战中的热战),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理查德W布利德 20世纪史,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堵墙硬是
6、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航天飞机,人类登月,星球大战计划,1980年美国因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抵制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消极影响,、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破坏了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4、形成冷战思维,积极影响,、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影响:,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实现统一,1
7、991年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结束,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The coming war on China),上映时间:2016.12.5,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纪录片海报,本片共分四部分 一、马歇尔岛的秘密 二、中国的崛起 三、美国冲绳军事基地 四、美国构筑对中国的包围圈,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超过日本,将于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世界带来“威胁”。,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中国威胁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框架里。 习近平3月23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四、历史照进现实(冷战之思),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