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1、美苏两极争霸2、世界多极化趋势,引言:,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国际格局“与”极“?,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思维点睛:国际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曾经的盟友,正义的象征,一、“冷战”局面的形成,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战后,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思考:战后的国际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
2、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白宫,控制操纵联合国,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美国独占鳌头,称霸世界,材料二,探究2:二战后美国的“雄心”何在?,苏联克里姆林宫,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政治影响空前提高,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苏联空前壮大,材料 三,极力扩大在世界的影响,材料三
3、,探究3:二战后,苏联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材料四,材料五: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
4、强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a.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c.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1、原因,美:实力;称霸全球;扼制苏联,苏: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b.美苏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根本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 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 家C 欧洲因在战争中受到削弱而萎靡不振 D 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2、表现:,冷战开始的标志:,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
5、” 1955,2、表现:,“杜鲁门主义”,2.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华约的成立,C 柏林墙,3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 形式B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 成部分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材料一:德国的分裂,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 核战威胁,材料四: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材料三:火箭上天、美国登月,综合教材知识和下面四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3、影响:,A、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B、消极影响,、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二、“热战”,1、朝鲜战争2、越南战争,【高考链接】,4.(10年广东卷)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不同:手段不同,相同:实质相同,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