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二,三,四,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概况(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3)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一,二,三,四,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季。,(2)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一,二,三,四,(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好
2、,促进农业发展。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和绿色农业发展。,链接生活“东北大米”品质较好,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有何关系? 提示东北夏季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稻生长。 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品质提高。 由于低温,病虫害少,施用农药少,水稻品质高。,一,二,三,四,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林产品主要是兴安落叶松、红松等。 (3)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一,二
3、,三,四,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 农业区,一,二,三,四,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一,二,三,四,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1)产生原因: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问题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等。,一,二,三,四,2.治理发展 (1)治理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探究一,探究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地理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 主题
4、活动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是诗人郭小川在东北地区写下的诗句。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阔,黑土广布,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有人形容它的肥沃:抓一把能攥出油来。右面为东北地区气温、降水资料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东北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根据材料评价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东北平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什么?为何肥力高? 提示(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是热量。利: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半湿润、湿润区,夏季温
5、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雨热同期。弊:冬季寒冷,热量不足,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短,复种指数低,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品种是喜凉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东北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名师精讲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它们往往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和熟制。在分析气候条件时,通常还需要进一步地细化为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方面。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 (1)自然条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社会经济条件。
6、,探究一,探究二,方法技巧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区分技巧 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该因素对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的分布,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农业,其主导因素是科技。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指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满足,那么所缺乏的这个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如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但若这个条件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成为主导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而在河流沿岸、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探究一,探究二,2.东北地区农业
7、布局特点 区域农业布局应因地制宜。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美国农业带形成条件分析,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A. B. C. D.,探究一,探究二,(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劳动力充
8、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 解析:第(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因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第(2)题,两地都地广人稀,为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两国玉米带由于冬季较冷,复种指数低。故两地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答案:
9、(1)D (2)C,探究一,探究二,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 主题活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现如今,走在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上,你可以看到绿油油的水稻,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一望无际金黄色的麦田丰收了,一列列火车装载着粮食运往全国各地,车上有玉米、小麦,还有水稻。东北平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 结合材料探究:(1)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东北平原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1)人均耕地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名师精讲 1.目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
10、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是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探究一,探究二,4.东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制约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耕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 林草地:林地、草地比重下
11、降,草场退化。 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探究一,探究二,(2)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探究一,探究二,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可借鉴的东北农业发展经验剖析 可以借鉴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注重森林的保育,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实行“立体开发”,在山区开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改编题)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局部及其周边地形图。,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探究一,探究二,(
12、1)图中A地形区的名称是 ,B地形区的名称是 。 (2)分析图中A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4)结合区域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B、C两区域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不同。,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确定,A地形区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B地形区是大兴安岭。第(2)题,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
13、量高。第(3)题,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但复种指数低、耕作相对粗放,所以单产比长江三角洲低。第(4)题,图中B所示区域位于山区,今后应注重森林保护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图中C所示区域位于西部草原地区,今后要注重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发展。,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三江平原 大兴安岭 (2)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人口密度低,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3)复种指数低;耕作相对粗放,投入低;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 (4)B地区保护森林,开发特色农产品;C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1-2,3-4,5,6,近年来,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
14、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地广人稀 D.市场广阔 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近年来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1-2,3-4,5,6,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利于黑龙江省大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地广人稀,便于机械化生产。第2题
15、,东北地区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水稻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C 2.C,1-2,3-4,5,6,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4.农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 ) A.玉米 B.小麦和大豆 C.春小麦 D.甜菜 解析:第3题,舍饲养畜业
16、应分布在西部草原区。第4题,玉米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东北地区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递减。 答案:3.D 4.A,1-2,3-4,5,6,5.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集约化畜牧业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解析:东北平原地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西部草原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应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
17、实现“立体开发”。 答案:A,1-2,3-4,5,6,6.(改编题)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A区和D区为耕作农业区, 区为林业区, 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 (2)A地区近年来提出发展绿色农业,其优势条件有哪些? (3)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D所示地区农业发展应采取哪些举措? (4)举例说明C、D两地的农业在各自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如何加强协作?,1-2,3-4,5,6,解析:A区是三江平原;B区是大兴安岭林区;C区是呼伦贝尔草原区;D区是松嫩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地区和D地区存在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即草原地区的牛犊、羊羔到中部产粮区,利用其粮食饲料实现易地育肥。 答案:(1)B C (2)三江平原地区地广人稀,有大面积湿地,开发较晚,生态环境较好;低温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土壤较肥沃,化肥使用量少。 (3)强化商品粮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4)C地区的牛犊、羊羔到中部产粮区,利用其粮食饲料实现易地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