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练 10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源1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C酸碱中和 D镁条燃烧答案 B解析 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选项 A 不选;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吸收热量,选项 B 选;酸碱中和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选项 C 不选;镁条燃烧属于燃烧反应,放出热量,选项 D 不选。2(2018余姚中学高三选考模拟)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天然气C氢能 D生物质能答案 B3(2017临海市大田中学高二 5 月份月考)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可燃冰 B乙醇C石油 D煤答案 B4(2018浙江省新高考高三 4 月选考模拟)
2、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氢能 B电能C核能 D水煤气答案 C5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 B解析 A 项,以煤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CO、SO 2 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错误;B 项,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解决能源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地热能、氢能、水能、核能、生
3、物质能等),正确;C 项,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会严重污染大气,汽车越多,则污染越严重,错误;D 项,使用电动车不会产生空气污染,故限制使用电动车不能改善空气质量,错误。6(2017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寻找更多化石燃料,利用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为甲烷,两者均属于可再生能源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D乙醇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也可以和汽油混合后作为发动机燃料答案 D解析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此类能源都比较紧缺,故 A 错误;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利用、循环再生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B 错误;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 C 错误;乙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还可以和汽油混合,即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故 D 正确。7(2018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C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加工方法,其目的均为得到更多的汽油 D绿色化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必须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答案 B8(2017
5、温州市共美联盟高三选考模拟) 下列图示过程,由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答案 D解析 光伏发电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 错误;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B 错误;水力发电是动能转化为电能,C 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正确。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答案 A解析 A 项,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正确; B 项,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错误;C 项,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错误;D 项,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错误。10下
6、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 H0 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 C解析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故A、B 项错误;吸热反应的 H0,D 项错误。11(2017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火电,缓解用电紧张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D用含糖类、
7、淀粉比较多的农作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和细菌发酵制乙醇的过程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答案 D解析 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为 CH 2O(g) COH 2,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 = = = =高 温 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 项错误;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C 项错误。12(2018温州市共美联盟高三选考模拟)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2H 2(g)O 2(g)=2H2O(l) H 142.9 kJmol 1BH 2(g) O2(g)=H2O(l) H 285.8 kJmol 11
8、2C2H 2O 2=2H2O H 571.6 kJmol 1DH 2(g) O2(g)=H2O(g) H 285.8 kJmol 112答案 B解析 A 项,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 kJ 热量,所以 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142.9 kJ4571.6 kJ,所以 H571.6 kJmol1 ,错误;C 项,物质的状态影响反应热,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错误。13(2017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选考模拟)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数值能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ACO(g) O2(g)=CO2(g)12H283 kJmol 1BCH 4(g)2O 2
9、(g)=CO2(g)2H 2O(g)H802.3 kJmol 1C2H 2(g)O 2(g)=2H2O(l)H571.6 kJmol 1DH 2(g) O2(g)=H2O(g)12H242 kJmol 1答案 A解析 水的状态是气态,因此 B 错误;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2 mol,因此 C 错误;水的状态是气态,因此 D 错误。14已知:H 2(g) F2(g)=2HF(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 HF 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10、 H 2 与 1 mol F2 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HF 气体的能量D断裂 1 mol HH 键和 1 mol FF 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 2 mol HF 键放出的能量答案 C15已知:2H2(g)O 2(g)=2H2O(l)H571.6 kJmol 12CH3OH(l)3O 2(g)=2CO2(g)4H 2O(l)H1 452 kJmol 1H (aq)OH (aq)=H2O(l)H57.3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g)的标准燃烧热为571.6 kJmol 1B同质量的 H2(g)和 CH3OH(l)完全燃烧,H 2(g)放出的热量多CH 2SO4(aq)Ba
11、(OH) 2(aq)=BaSO4(s)2H 2O(l)H57.3 kJmol1D3H 2(g)CO 2(g)=CH3OH(l)H 2O(l)H135.9 kJmol 1答案 B解析 标准燃烧热指的是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即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571.6 kJmol1 2285.8 kJmol1 ,故 A 错误;假设质量为 4 g,氢气放出的热量为 571.6 kJ,甲醇放出的热量为 1 4524(322) kJ90.75 kJ,因此等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故 B 正确;中和热表示为 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此反
12、应生成 BaSO4,伴随能量变化,故 C 错误; 2H 2(g)O 2(g)=2H2O(l),2CH 3OH(l)3O 2(g)=2CO2(g)4H 2O(l),(3)2 得出:3H 2(g)CO 2(g)=CH3OH(l) H2O(l) H kJmol1 131.4 kJmol 1 ,故 D 错误。 571.63 1 452216(2017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g)与 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 393.5 kJB反应 2CO(g)O 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由 CCO 的热
13、化学方程式为 2C(s)O 2(g)=2CO(g)H221.2 kJmol 1D.热 值 指 一 定 条 件 下 单 位 质 量 的 物 质 完 全 燃 烧 所 放 出 的 热 量 , 则 CO 热 值 H 10.1 kJmol1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1 mol C(s)与 1 mol O2(g)的能量之和大于 393.5 kJ,而 1 mol C(g)与 1 mol O2(g)的能量之和远大于 393.5 kJ,故 A 错误;由图可知: 1 mol CO( g)和 0.5 mol 的 O2(g)生成 1 mol CO2(g) 放出 282.9 kJ 的热量,所以反应 2CO(g)O 2(g
14、)=2CO2(g)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 成 物 的 总 能 量 , 故 B 错 误 ; 由 图 可 知 : 1 mol C(s)和 0.5 mol O2(g)转 化 为 1 mol 的CO(g), 放 出 热 量 为 : 393.5 kJ 282.9 kJ 110.6 kJ, 所 以 2C(s) O2(g)=2CO(g) H 221.2 kJmol1 ,故 C 正确;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燃烧产物在该条件下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则 CO 的热值为 kJg1 10.1 kJg1 ,单位不正282.928确,故 D 错误。17已知:CO(g) O2(g)=CO
15、2(g) H 283.0 kJmol 112H 2(g) O2(g)=H2O(g) H241.8 kJmol 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B由可知,1 mol CO(g)和 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CO2(g),放出 283.0 kJ 的热量12C可用下图表示 2CO2(g)=2CO(g)O 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分解 1 mol H2O(g),放出热量 241.8 kJ答案 B解析 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为液态,故氢气的燃烧热不是 241.8 kJmol
16、1 ,故 A 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所以 CO(g) O2(g)=CO2(g) H 283.0 kJmol1 的含义为 1 mol CO(g)和 mol 12 12O2(g)反应生成 1 mol CO2(g),放出 283.0 kJ 的热量,故 B 项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相反,则反应热的符号改变,所以分解 1 mol H2O(g),吸收热量 241.8 kJ,故 D 项错误。18(2017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已知反应 H2(g) O2(g)=H2O(g)的能量变12化如图所示,a、b、c 表示能量变化,为正值,单位为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 1 m
17、ol H2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b kJ 的能量B2H 2O(g)=2H2(g)O 2(g) H 2(ab) kJmol1CH 2O(l)=H2(g) O2(g) Hc kJmol 112D2 mol H 2(g)和 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 2(ba) kJ答案 B解析 2 mol H(g)和 1 mol O(g)形成 1 mol H2O(g)中的化学键释放 b kJ 的能量,A 项错误;根据图示,H 2(g) O2(g)=H2O(g) H( ab) kJmol1 ,则 2H2O(g)=2H2(g)O 2(g) 12H2(ab) kJm
18、ol1 ,B 项正确;根据图示,H 2O(g)=H2(g) O2(g) Hc 12kJmol1 ,H 2O(l)H 2O(g)吸收能量, H2O(l)=H2(g) O2(g) Hc kJmol 1 ,C 项错误;122 mol H2(g)和 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H2O(g)放出的热量为 2(ba) kJ,H 2O(g)H 2O(l)放出能量, 2 mol H2(g)和 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大于2(ba)kJ,D 项错误。19.(2018温 州 市 共 美 联 盟 高 三 选 考 模 拟 )如 下 图 所 示 , H1
19、 393.5 kJ mol 1, H2 395.4 kJ mol1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 =C(s、金刚石 ) H1.9 kJ mol 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石墨的总键能比金刚石的总键能小 1.9 kJ答案 A解析 由图得:C(s,石墨)O 2(g)=CO2(g) H393.5 kJmol 1C(s,金刚石)O 2(g)=CO2(g) H395.4 kJmol 1利用盖斯定律将可得:C(s,石墨)= =C(s,金刚石 ) H 1.9 kJmol1 ,A 正确;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 错误;
20、金刚石的总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错误;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 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 1.9 kJ,D 错误。20(2018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模拟)H 2 与 O2 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是吸热过程B过程一定是放热过程C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答案 D解析 过程是分子的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故 A 正确;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故 B 正确;过程中所有的旧化学键断裂,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故 C 正确;该反应可通过形成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故 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