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 考点 难度星级 命题可能10 秦到清的中央官制演变 13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7 雅典民主政治 23 罗马法 24 英国君主立宪制 27 美国民主共和制 【原题再现】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答案】A罗马法一、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 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
2、二铜表法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 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 。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本题主要是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尤其是对罗马法的分析与掌握,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是高考的重点考点之一,在复习时要多重
3、视。二、罗马法的基本内涵:(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三. 罗马法的影响:(1)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2)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1)陪审制度(2)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3) “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即“不告不理”原则。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4、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逐渐完备。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是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崇尚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制度,不仅是罗马帝国辉煌的保证,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而古代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尤其需要重点把握。1.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反映了罗马法A. 调解经济纠纷
5、并保护贸易 B. 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C. 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D. 注重交易的形式和程序【答案】D【精细解读】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D 项正确;;A、B 项具有较强迷惑性,然从“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分析,A、B 是从表面的理解,故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物品交易的身份问题,故排除 C。1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
6、明当时在罗马A.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答案】A2罗马法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有些法学家甚至认为“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 。材料说明罗马法A.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 更加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D. 忽略了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答案】C【解析】从“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可以看出,罗马法的法学家认为对事物的定义是容易出问题的,他们注重的是各个权能,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A 选项说法没错,但与题意无关;B 选项错误,罗马法与
7、商品经济之间关系没有那么密切;D 选项错误,这种现象是故意为之,不是忽略。3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 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利克里时代。后来这 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这段材料最能说明A. 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B. 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C. 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D.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答案】B【解析】罗马不是希腊国家,故 A项错误;据材料“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 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后来这 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可知,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故 B项正确
8、;罗马法是古代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故 C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每道试题 20分,总计 100分1 “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 ,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 ”材料主要反映出A. 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B. 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C. 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答案】B2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
9、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B. 公正平等的罗马法调动了罗马人的参政热情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分析可知,这主要评述的是比较系统完备的罗马法对后世的重要影响,故 D项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材料“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排除。3罗马某项法律规定:“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 ”“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
10、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所有,因为无主之物归最先占有者。 ”该规定在罗马法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A. 是罗马公民同贵族斗争的成果 B. 非罗马人也得到罗马法的保护C. 对罗马公民具有强制的规范性 D. 彰显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答案】D4有学者指出: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财产可能被没收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这种现象表明罗马法A. 能够适应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B. 需要根据国家发展而变革C. 仍保留着落后的习惯法痕迹 D. 缺乏保护公民私产的条款【答案】B【解析】A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习惯法,排除 C;罗马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私有财产,D 项违背史实;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有关外来民族财产保护的法律条款较少,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故 B正确。5. 公元前 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一方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又无其它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客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 “自由心证”的裁量权的行使A. 因随意解释法律而损害平民利益 B. 反映出罗马法基于实际逐步完善C. 调节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 D. 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答案】B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