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提分点一 重牵引内外结合推断文化常识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2409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提分点一 重牵引内外结合推断文化常识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提分点一 重牵引内外结合推断文化常识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提分点一 重牵引内外结合推断文化常识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训练:第五章 提分点一 重牵引内外结合推断文化常识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张洞,字仲通,开封祥符人。父惟简,太常少卿。洞自幼开悟,卓荦不群。惟简异之,抱以访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必在策名,后当以文学政事显。 ”既诵书,日数千言,为文甚敏。未冠,哗然有声,自许以有为。寻举进士中第,再调颍州推官。民刘甲者,强弟柳使鞭其妇,既而投杖,夫妇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妇以无罪死。吏当夫极法,知州欧阳修欲从之。洞曰:“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 ”众不听,不得已谳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宰相陈执中将葬,洞与同列谥为荣灵,其孙诉之,诏复议,改曰恭。洞驳奏:“执中位宰相,无功德而罪戾多,生不能正法以黜之,死犹

2、当正名以诛之。 ”竟从议。时天下久安,缙绅崇尚虚名,以宽厚沉默为德,于事无所补,洞以谓非朝廷福。又谓:“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 ”祁国公宗说恃近属,贵骄不道,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洞曰:“宗说罪在不宥。虽然,陛下将惩恶而难暴之,独以其坑不辜数人,置诸法可矣。 ”英宗喜曰:“卿知大体。 ”洞因言:“唐宗室多贤宰相名士,盖其知学问使然。国家本支蕃衍,无亲疏一切厚廪之,不使知辛苦。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宗室缘是怨洞,上不罪也。江西荐饥,征民积岁赋,洞为奏免之。

3、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未几卒,年四十九。(删节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八)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 /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B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C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 /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D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 /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

4、老成教授之解析:选 D。这段文字的正确断句为:“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是与德行、言语、政事并称,被后世的学者视为儒学 “孔门四科”之一的学术门类。B未冠,即尚未加冠,按古礼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所以男子未成年可称“未冠” 。C推官、缙绅、知州、宰相,均为古代行政官员职务的称谓, “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D谥,是帝王、贵族、士大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荣灵”和“恭”均可为谥。解析:选 C。 “缙绅”是“士大

5、夫”的身份的泛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洞自幼聪慧,文思敏捷。里之卜者曾预言他在文学政事方面会有成就;他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已名声远播。B张洞敢说实话,坚持原则。刘柳打死妻子被判极刑,张洞认为刘柳是从犯,不应受死;复议陈执中的谥号时,他义正词严。C张洞心忧国事,深谋远虑。他认为谏官不应升职太快,宗室人员应受约束,因此遭受宗室的诽谤,英宗因其识大体而不加怪罪。D张洞体恤民情,关注民生。他上奏朝廷免除江西百姓拖欠的赋税,又下令准许淮南百姓以输钱代替缴纳小麦。解析:选 C。C 项“因其识大体而不加怪罪”错, “识大体”无中生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6、代汉语。(10 分)(1)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译文: (2)祁国公宗说恃近属,贵骄不道,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译文: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教令者” ,教唆的人;“以” ,把;“当” ,理应;“恃” ,依仗;“近属” ,这里指皇帝的近亲;“不道” ,不遵守法规;“狱具” ,定案;“暴” ,通“曝” ,曝光。答案:(1)法律认为,教唆命令打人的人是首犯,妇人的丈夫是从犯,而且不是他的本意,不应判处死刑。(2)祁国公宗说倚仗是皇帝近亲,骄横不法。定案后,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布他的罪行。【参考译文】张洞,字仲通,开封祥符人。父亲张惟简,官为太常少卿。张

7、洞自幼聪明,卓越超群。张惟简很赞许,就抱着去见乡中占卜者。占卜者说:“公子长相不一般,必定能考中进士,将来应当以文学政事显扬。 ”开始读书,每天数千字,做文章非常敏捷。不到二十岁,已经大有声名,自许大有作为。随即考中进士,调任颍州推官。有一叫刘甲的百姓,强迫其弟刘柳鞭打妻子,过后扔掉棍棒,夫妇二人相拥哭泣。刘甲大怒,逼刘柳再打,结果妇人被无辜打死。吏人判处她丈夫极刑,知州欧阳修准备听从。张洞说:“法律认为,教唆命令打人的人是首犯,妇人的丈夫是从犯,而且不是他的本意,不应判处死刑。 ”众人不听,不得已报朝廷评议,果然如张洞所言,欧阳修很器重他。宰相陈执中将下葬,张洞和同事们谥为荣灵,他的孙子向朝

8、廷申诉,诏命人重议,改谥为恭,张洞驳斥道:“陈执中身为宰相,无功德而罪恶多,活着时不能依法罢免他,死后也应正名以示斥责。 ”但朝廷最后还是采用了先前的意见。当时天下久安,官僚士大夫崇尚虚名,以宽厚沉默为有德,于事无所补益,张洞认为这对朝廷不利,又说:“谏官靠进谏来震动皇帝,不数年就位进显职。应加重他们的责任而减缓他们升迁的速度,使端正优秀的人才渐渐显露,而让浮躁的人断绝想望。 ”祁国公宗说倚仗是皇帝近亲,骄横不法。定案后,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布他的罪行。张洞说:“宗说罪在不恕,虽然如此,但是陛下要惩办他,却难以公布他的罪行,仅以他坑杀数位无辜之人的罪行依法判罪就可以了。 ”英宗高兴地说:“你可谓识大体。 ”张洞借机进言:“唐宗室中出了许多贤能的宰相和名士,因为他们知晓学问,现在皇室本支人多,不顾关系远近都予以丰厚供养,不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难,婢妾声伎多少都没有限制,以致于灭绝礼义,极其嗜欲。宽纵则扰乱法律,惩处则有伤亲属的感情,应按品级职位立制度,挑选老成之臣教导他们。 ”宗室因此怨恨张洞,皇上没有责怪他。江西连年饥荒,朝廷要征收百姓积欠的赋税,张洞奏明朝廷予以免除。淮南土地不宜种麦子,百姓难以缴送,张洞又命百姓交钱,由官府代为买进麦子,还不到期限就交足了。不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