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 考点 难度星级 命题可能13 鸦片战争 15 义和团运动 17 五四运动 19 马克思主义 21 十月革命 24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 【原题再现】 “告诉人们, 他们为什么要斗争和为什么必须斗争,他的新的福音书已成为整个文明人类劳动群众的精神财富,他找到了医治苦难的药方。他教导人们如何去摧毁作为其他奴役基础的奴役制度。 ”“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毛泽东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内容1条件:(1)基本前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规模工人运
2、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3)思想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中,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2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二、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空想
3、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空想性” ,是因为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力量。2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指的是它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它的发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又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各国共产主义者的共同战斗纲领。它的精神永远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事业
4、而奋斗。1.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 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 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精细解读】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 1895年,由“历史表明”可以知道这里的观点是恩格斯在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的,巴黎公社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所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根据当时社会状况所得出的
5、新的认识,故答案为 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项。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早产儿。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空想性 B.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 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D. 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答案】D2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 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A. 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 发表共产党宣
6、言C. 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 指导十月革命工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被评为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 B项正确;A 项错误,不是“改造”而是“借鉴” ;C 项包含在 B项之中;D 项错误,十月革命时马克思已经逝世。3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A. 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 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答案】B【解析】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爆
7、发,资本主义矛盾激化,面对此种情况空想社会主义出现,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1832 年议会改革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是二战之后的事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每道试题 20分,总计 100分1 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指出,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的依据是A.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完善 B. 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的压制C.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D.
8、 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答案】C2法国某思想家曾提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 ”该观点A. 没有选择正确的斗争对象 B. 没有找到正确的斗争方式C. 成为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 D.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已诞生【答案】B【解析】从“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可以看出,当时法国思想家认为工人阶级所应采取的手段是这些,可事实证明了这些措施是没有用的,最终的办法只有革命,所以本题选择 B想。A 选项错误,斗争对象没有问题;C 选项与此无关;D 选项错误,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3在共产党宣言的
9、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A. 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 B. 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 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 D. 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关注的对象非常多,非常全面,是以全人类为己任的,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说法也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41848 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
10、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 。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 ,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者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A. 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B. 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C. 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D. 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答案】D5德国史学家曼沸德罗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1848 年共产党宣言对某些人来说是救世福音,对另一些人则是魔鬼学说。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被当成人类害虫加以谩骂。 ”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看法的根本原因是A. 评价角度不同 B. 阶级立场不同C. 知识层次不同. D. 理论依据不同【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一些人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救世福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另一些人否定它,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因此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是阶级立场的不同,故排除 ACD,选 B。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