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2392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汇总:考点2.1 监察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 考点 难度星级 命题可能7 监察制度 13 行省制 18 分封制与宗法制 28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41 科举制 4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原题再现】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B.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B监察制度1、监察制度的历程:(1)秦:御史大夫(监察百官)(2)西汉:中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刺史(监督地方高官和诸侯)(3)隋唐:门下省(4)北宋:通判(5)明清:中央,设都察院、六科

2、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2、监察制度等级影响:(1):利处:一定程度上打击地方割据(2)弊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与低效。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历史起源很早,自先秦时代已逐步建立起行政监察制度。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自秦汉时期开始,为发展阶段,三国魏晋南北朝,为完善强化阶段,隋唐至明清为行政监察制度最严密时期。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和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3、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A. 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 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C.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答案】A1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可见刺史的设置A. 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B. 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C.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D. 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答案】B【解析】 “六条”

4、内容没有涉及政府行政,无法看出刺史对郡国正常的行政权的干涉,故 B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从而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故 A 项错误;刺史的职责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并不是制衡宰相的,故 C 项错误;刺史的设置有利于加强皇权,与题意相反,故 D 项错误。2宋朝有一条规矩, “官员不入酒肆” ,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答案

5、】A3. 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最早的是 A. 通判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监察御史【答案】B【解析】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监察的对象是官员,体现的是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并且还是最早的,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例如,通判是对州府的长官是有监察的责任,但不是最早的。每道试题 20 分,总计 100 分1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

6、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 A. 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A【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路” ,即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材料中的“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可知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散,从“ 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 ,可知地方各行政机构权责交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 正确。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府(州) 、县三级行政机构,明清地方行政制度受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很大,

7、有很大的区别,B 错误。行政机构互相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 错误。扩大行政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错误。 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C.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答案】C3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

8、一起,组成“三司推事” ,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出的是唐朝权力部门的相互关系。从材料来看,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说明它具有审判权力,所以排除 B 选项。从死刑需要“三司推事” ,我们可以看出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有监察机构来监察大理寺的审判,所以体现出司法与监察的结合,因此 A选项正确。C 选项说法过于片面;D 选项错误,近代化的司法制度是在民主制度的背景下,从材料中“最后报皇帝审批”可以看出唐朝依旧是君主专制制度。4顺治末年,和硕

9、安亲王岳乐提出:“连年轮差御史,贪官未见止息,民困未见全苏,盗贼未见消弭,地方未见安堵,往返迎送,糜费徒多,建议除在京各差应留外,在外各差,应行停止,其巡按事务,归并巡抚。 ”后来清廷接受此建议,废除沿自明朝的巡按御史,将中央监察地方的权利交给总督、巡抚。这一措施A. 使封疆大吏成为专职监察官员 B. 意在缓解吏治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C.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反映了地方行政与监察权利的平衡【答案】B5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10、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材料二 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

11、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

12、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答案】 (1)监察机构由归属其他机构到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监察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由设置固定的监察机关到中央不定期派遣官员进行监察,御史的职权不断加强。(2)秦朝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以来,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宋代在地方设立通判,监察地方官。(3)特点:比较重视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机构与监察机构的相互制衡。看法:有利于廉政肃贪,保证政治的清明;在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完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的变化主要从监察机构地位的变化、监察的次数、监察机构职权的增强等多方面分析即可。(2)在回答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时要分朝代进行概括,例如,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魏晋的不定期监察、宋代的通判等,然后再回答出每个朝代监察机构的具体内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