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文学荟萃13故 乡1小说三要素的复习。2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4掌握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5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1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3运用对比手法以及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3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问题 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问题 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答案。二、整体感知,列出人物表故乡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
2、系?人物表:(按出场顺序)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闰土(小时候在“我”家做“ 忙月”人的儿子, “我”的儿时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三、精读课文,分析闰土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1 故乡写闰土着重运用什么方法?作品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刻画的?突出了什么?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闰土发生的变化。变 化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
3、且开裂。饱经风霜。动作语态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活泼机智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默默地吸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苦不堪言,迟钝麻木。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送“我”贝壳和很好看的鸟毛。建立了淳朴的友情。态度恭敬,称“我” “老爷” 。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对生活的态度 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 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要一副香炉和烛台。悲苦无奈, 寄希望于神灵。讲述:从上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年闰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少年闰土已判若两人,从“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木偶人” 。而这些变化,绝不仅仅是岁月流
4、逝的痕迹。2课文中何处揭示了这一变化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这就是使闰土陷入悲苦境地的原因。其中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便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闰土的遭遇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因此,作者塑造闰土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3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 “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叹息”(同情), “惘然”( 失落感) , “悲哀”(哀其不幸), “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4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
5、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1)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2)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3)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四、布置作业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分析杨二嫂1阅读 3952 段,思考作者怎样刻画杨二嫂的形象?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明确:(1)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2)都写出了人
6、物的前后变化。(3)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见,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在作者头脑中印象深刻。写杨二嫂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2进一步提问:20 年来,杨二嫂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外貌 年轻美丽, “豆腐西施” 。 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 伶仃的圆规。动作 终日坐着。 冷笑、怪叫、贪婪。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对“我”的态度 虚伪吹捧,尖酸嘲讽。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
7、大轿。对生活的态度 虽靠姿色招徕顾客,但 仍是本分生活。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的外貌变化,说明她也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杨二嫂对“我”的种种嘲笑、吹捧和诬陷,又无不反映了旧社会对她的损害。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无非是要说明,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乡镇小市民也逃脱不了日益贫困和遭受损害的厄运。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
8、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的新生活的愿望。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学生谈自己看法。三、简析“我”的形象“我”:首先得明确,这个“我”并不是鲁迅自己,虽然有鲁迅先生的某些影子,但他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在小说中, “我”是一个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中分裂出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他同情劳动人民,憎恶旧社会;他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但并没有奋起而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而辗转奔波。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我”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线索人物。四、布置作业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都非常成功,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什么?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思考景物描
9、写的作用?第三课时一、让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内容二、分析探究对比手法故乡塑造人物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什么?指导学生结合上两课学习内容来回答。对比:作用是刻画人物,突出主题。(1)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2)“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礼教对人的毒害;(3)杨二嫂与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出闰土的淳朴与善良的个性;(4)故乡前后景况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5)“我”和闰土的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反映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三、分析景物描写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我们读小说,一定要了解故事发生
10、的背景。人物不能脱离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活动受环境的制约,而环境又为人物提供了发展情节、显示性格的舞台。1课文中哪些地方对故乡景物作了描写?第 2、12 段分别对眼前的故乡景色和记忆中的故乡景色作了描写。另外第 6 段中插入了老屋景象的描写,最后一段中又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2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第 2 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故乡萧条的景象。 “横着 荒村”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死气沉沉的状况。这是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真实写照。这段景物描写,既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又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给中国农村经济带来的灾难。(2)第 6 段中的景物描写句写出了老屋的破落,更写出了主人
11、的伤感。 “枯草” “断茎”毫无生气, “当风抖着”更使人心寒。下文中“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 , “只是收不起钱来”都反映了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当然也就“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而“我”也难免悲上加悲了。因此,此句表面写“枯草的断茎” ,实际上,也是当时农村凋敝的象征。同样,它也起了烘托人物悲凉心情的作用。(3)第 12 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我”记忆中美好故乡的景色及少年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这幅神异图画,与眼前故乡的衰败景象形成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画面中活泼机智的少年闰土与下文中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对比,突出闰土的变化之大,从而启发人们深思故乡每况愈下,日
12、趋破产的社会根源。(4)最后一段中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此幅图景中,明丽色彩依旧,而略去了少年闰土的形象,这是因为记忆中的美好形象已被残酷的现实抹去,(“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 ”)因此,联系上下文看,这幅故乡神异图画已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主题的升华,展示了对未来故乡的美好憧憬。这段景物,表现了“我”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愿望。小结: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景物描写,要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要为作品的主题服务。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能为描写而描写。四、分析文中议论的特点及作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1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
13、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2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1)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2)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3)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4)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本文写于1921 年 1 月,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 ,愿望因
14、而“茫远”了。3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通过上述议论,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中心,并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4课文最后 5 段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1)语言的形象化:课文议论中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比作高墙;把希望的实现,比作路的开拓。(2)语言的感染力:课文中的议论,渗透着强烈的感情,行文中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氛。总之,议
15、论文中的议论,是为了发表见解,阐明道理,而文学作品中的议论是为了对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时,若能恰到好处地进行议论,能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力度。五、理解主题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
16、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 ,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 ,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 “我”已经成了“老爷” ,或已经“放了道台” ,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 “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六、学生小结七、布置作业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
17、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案例体现了讲练结合的语文教学特点,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较有深度,引导学生感悟了作者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把握,感悟了作者对历史的、人生的深沉体验与博大思考,从而在更广阔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上,认识了作品所揭示的中国农民灵魂中的深层意识,理解了鲁迅“呐喊”的深层意识。对其他人物的分析讨论尤其看到人物的变化,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各个具体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诱导学生看到当时故乡的全方位的生活情景,多角度地理解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