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学习区)(一)预习内容:P108-P109(二)预习时间:10 分钟(三)预习目标:1复习并归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2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测定两点间的距离,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建议:1教学重点: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测定两点间的距离,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测定两点间的距离,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预习检测:阅读课本 P108引例,回答问题(1)和(2):(1)战士所讲述的方法中,已知条件是什么?战士要测的是什么?(结合图形写出) (2)在实际中这种测量合理吗?请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战士要测的结果”的理由,解释其中的道理
2、;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活动一:合作探究阅读课本 P108的“想一想” ,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1)请结合问题列出所有的已知条件。(2)DE=AB 吗?请说明理由。 (口答 )(3)请在课本 P90写出小明的每步的根据。(4)你还有别的测量方案吗?小组内交流。(5)你认为怎样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六)生成问题:通过预习和做检测题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二、落实与整合(课中学习区)活动二:精讲互动1. 交流自主学习结果。2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先明确实际问题应用哪些知识来解决;(2)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几何图形;(3)结合图形和题意分析已知条件,观察未知所需的条件;(4)找到已知与未知的联系,
3、寻求恰当的解决途径,并表达清楚。三、检测与反馈(课堂完成)1如图,山脚下有 A、B 两点,要测出两点的距离。(1)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B 点的点 O,连接 AO并延长到 C,使AO=CO,你能完成下面的图形?(2)说明你是如何求 AB的距离。2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 A、B 的距离,可以从 AB的垂线 BF上取两点 C、D。使BC=CD,过 D作 DEBF,且 A、C、E 三点在一直线上,若测得DE=15米,即可知道 AB也为 15米,请你说明理由。3在一座楼相邻两面墙的外部有两点 A、C,如图所示,请设计方案测量 A、C 两点间的距离。四、课后互助区1.学案整理:整理“课中学习去”后,交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互检。2.构建知识网络互帮互助:“我”认真阅读了你的学案, “我”有如下建议:_“我”的签名:_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后作业【基础达标】【巩固提升】【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