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在下图中填注我国的四大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提示:填注略。,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差异。,(3)工业化差异。 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东部地区工业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4)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城
2、市综合经济实力: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5)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开发战略,在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开放差异。,二、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2.区域差异,思考讨论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当前,限制诗句描述区域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诗句描写的是江南景象,它属于南方地区。因此,当前其限制性因素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三、西部大开发 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
3、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区位分析 (1)优势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 (2)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思考讨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继续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和东西合作交流等方面,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制约因素?基础工作
4、是什么? 提示: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开展边境贸易的地区优势;制约因素有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基础工作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究一,探究二,四大地区的差异 主题活动 2017年7月工信部对全国将近3 000个县(市)(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了县域经济100强。从百强县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76席,中部地区占15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仅占1席。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试分析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提示
5、: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东部、东北部地区。,探究一,探究二,(2)东部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东部地区面向大海,具有海运优势,且地势平坦,地域联系便捷;历史上,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东移;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首先在东部地区兴起,东部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东部地区首先吸引外资,外向型经济发展时间早、速度快。,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四大地区的比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 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探究一,探究二,(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第(1)
7、题,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第(2)题,由材料一中的“有效风功能密度”信息,分析两省区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第(3)题,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第(4)题,江苏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但矿产资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江苏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第(5)题,霍尔果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发展条件。,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
8、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江苏大于新疆。,探究一,探究二,(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探究一,探究二,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 主题活动 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因而区域内部各地的自然景观、社会经济存在很大差别。该区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可以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结合材料探究: (1)气候差异是南、北方自然差异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南、北方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提示:南方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属温带季风气
9、候。 (2)南、北方的农业耕作制度有何差异?耕地类型有何差异? 提示:南方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北方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1)地形差异。 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南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2)气候差异。,探究一,探究二,(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4)植被与土壤差异。 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水稻土为主要土壤;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黄土和黑土为主要土壤。,探究一,探究二,2.南方与北方工农业生产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
10、析 【例题2】 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比较两三角洲的农业生产。,(3)我国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建设有核电站,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当地能源状况及经济发展需求有关。,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
11、,汛期长,无结冰期。 (2),(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完成第12题。,A. B. C. D.,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地区;经济
12、基础雄厚,发展水平高,经济外向型明显,因此为东部地区;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地区;除矿产资源丰富其余都居中,为东北地区。第2题,产业结构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 答案:1.D 2.D,我国南北跨度大,地理环境差异大,因此不同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的方向也不同。读图,完成第34题。 3.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 A.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土壤肥沃,平原土壤贫瘠 C.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平原水稻种植业发达 D.平原石油资源丰富,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4.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 A.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B.平原西部发
13、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发达的商贸业 D.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解析:第3题,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黑土和平原水稻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肥沃土壤;两平原都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第4题,平原利用当地石油资源和周边煤、铁等资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交通便捷,内外联系方便,商贸发达;平原利用国内外资源,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3.D 4.C,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地处西部地区的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三大经济板
14、块已逐步成型,有望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据此完成第56题。 5.当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6.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B. C. D.,解析: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技术、人才匮乏。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开发性投资;二是发挥地区优势,引进人才,推动区域产业的发展。 答案:5.A 6.D,7.读青海省与广东省的轮廓示意图,完成下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因此城市化水平较低。广东省位于东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较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