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对点规范训练 17 探究题(用时:45 分钟 满分:3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港口和大海芬兰 托伊沃 佩卡宁港口总是港口,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那里都发生悲剧,我们有时从报上看到港口的新闻,惨绝人寰的受伤事故、自杀和死亡,但这一切并非最糟糕的。那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尤其那些被港口活活吞没,终身被禁锢在樊笼里的则更可怕。但这也许不能归咎于人,因为他们之中好人毕竟多于坏人。港口只是港口,肮脏,阴暗,不可思议然而港口也有吸引人的有趣东西。那儿有从南美来的游艇,有在希腊船上跳舞的孟加拉黑小子,有满嘴镶金牙的中国厨师,他们给人带来了冒险精神和异国风情,给陆地带来了浩
2、瀚的海洋气息和友好的问候。缆索在风中呼叫,蒸气噗噗喷出白气,卷扬机和吊车发出轰隆隆的吼鸣,火车和卡车穿梭来往不息。这就是港口,它给人带来面包,也夺走许多人的人性。五月初的一天,海伦卢斯号驶进了港口。从船舷走下一个名叫里斯托 朗达拉的人,他准备同轮船和海洋永远告别了。他出生在这个城市,但已没有活着的亲人。他离开这儿已八年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海洋曾经“燃烧”过他,然而尚未把他“烧透” 。他见过海上能见到的一切,经历了海上能经历的一切,但在他的心灵深处还有一点纯洁的地方还留有一个美好的记忆。当大海猛地松开大手,一个徙居异域的人心里自然会勾起许多奇异的联想,陷入回忆的旋涡。他感到一切犹如发生在昨天,漫
3、长的八年和大海恍如黎明前的一场噩梦,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家乡留的那个记忆是真实的。不过生活是不允许人们忘却的,何况八年的海洋生活将惩罚,报复现在,里斯托朗达拉踏上了故乡城市的码头,心想今天自己终于回来了,可以见到埃伦啦!他很高兴,往事又从记忆中涌现出来。埃伦只是个一般姑娘,他们之间没有山盟海誓,彼此都没承担什么义务。但里斯托感到,仿佛有个人在等待他。八年前的一天早晨,一艘挪威轮船把他带走了三小时以前,他拉着一位姑娘的手,这个姑娘就是埃伦。 “有一天你会回来吗?”姑娘问道。 “我就跑这一次。 ”小伙子回答说就这样,他们谁也没有作出许诺,谁也没有承担什么义务。他现在不知埃伦在哪里,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
4、。他印象中的姑娘还是八年前的,但一切恍惚就在昨天,今天还能继续下去。里斯托遇上并认出老邻居罗登贝格老人,两人十分兴奋有两个女人,两个被港口吞噬了的女人,两个涂脂抹粉、红颜已衰的女人打他们前面走了过去。这种女人是社会为码头工人和水手寻欢作乐而制造的。里斯托没有注意,但老头注意到了:“方才走过去的就是埃伊诺拉家的那个埃伦。 ”里斯托转过身去,一眼就看见了她,并认出了她。上帝!他看到的埃伦竟和他在各个港口遇见的女人一模一样。他蓦地感到自己还在大海上,他是属于大海的,埃伦只是个幻象。里斯托心中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感到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这里的亲人都死了,一个美好的记忆,他心灵中唯一纯洁的、曾经促
5、使他来到这里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他的行囊还在轮船上,现在已没有取下来的必要了。“港口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老头继续说, “简直没有办法!姑娘的父亲过世后,她开始到这儿来找点活干,她说她在等你。活儿挺累,而你的船始终不见影子,而许多别的船来了,许多别的人来了,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大海把里斯托又带走了,就像带走许多其他人一样,终有一天,大海将把他扔在某个港口充斥着污泥浊水的港口,不再理睬他。( 选自经典外国小小说 ,有删改)1里斯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答: 答案 (1)他是一个水手,历尽艰辛,但坚韧顽强。他背井离乡,在海上漂泊八年,经历了一切,仍对生活抱有希望。(2)忠于
6、爱情,仍保留着一点纯洁美好的人性。没有山盟海誓,彼此也没承担什么义务,但他一直珍藏着这份情感和回忆,期待着与恋人的美好未来。(3)孤独悲苦,最终将被现实无情吞噬。他所有的亲人都死了,魂牵梦萦的恋人也沦落了,完全绝望的他终有一天也会被扔在某个肮脏的港口。2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6 分)答: 答案 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由希望到幻灭到终会被抛弃被吞噬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无奈,揭露了现实社会的肮脏阴暗与冷酷无情,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同情,隐含了对“吃人”的现实的批判。3小说重点写里斯托的悲剧命运,却用了不少笔墨描写港口,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6 分 )答: 答案 港口的描写,对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旨表达及小说的表达效果等有重要作用。(1)从情节设置看,港口起着重要的连缀作用。里斯托满怀期待,回到港口;在港口偶遇埃伦,希望破灭;无奈之下离开港口,返回大海;最终又将被抛弃在港口。(2)从人物塑造看,港口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与人物的命运密切关联,写港口是为人物提供特定背景,有利于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3)从主旨意蕴看,对港口的描写蕴含了作者对无情吞噬人们生命与美好人性的现实的不满,对底层人们悲惨命运的同情,从而丰富了意蕴,使主题更鲜明。(4)从表达效果看,作者着力突出港口的肮脏阴暗,喧嚣混乱,恐怖而不可思议,与里斯托心
8、灵深处的那点纯洁形成巨大反差,强化了悲剧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抚摸那条船彭晓东那条船,是河上的精灵。老李用那条船将河东河西连接起来,然后通往不远处的古镇。在日月的轮回中,老李孑然一身。只有那船、那河、远远近近的山,和那些永远的过客,是他的欢乐。有一天,最后一趟乘客离船而去,四周又归于寂寞。一个装得满满的背篼,静静地依在船头。老李揭开遮布,竟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明亮而对世界陌生的眼睛。老李忙打开包被,抱出了这小小的生命。那是怎样一个玲珑剔透的生命啊。老李禁不住用他的胡须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孩子的哭声飞翔在宁静的河面上,让他感到了一生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把一滴水点到孩子的嘴唇上,孩子
9、竟不哭了。这个被遗弃的女婴,老李给她取了名字,叫小鱼儿。老李依旧摆渡,依旧在黄昏清洗船,只是背上多了个小女孩。小女孩和船都成了河上的精灵。“老李,谁的孩子?”常有人问。老李笑笑,不答,只撑他的船。也有奶孩子的妇女,把孩子接过去,坐在篷里喂上一口,下船时还给老李。小鱼儿就这么长大着,和水边的植物一起生长。船,因有了女孩而变得格外热闹了。有要过河的来了,小鱼儿便会走到船头迎接,进船里拍拍凳子说,请坐。许多人上船下船总要摸摸小鱼儿的脑袋,亲亲她的小脸,逗逗她。人们都说,小鱼儿每天在这河上,养得很好呢。老李摆渡挣不了多少钱,清汤寡水的日子,却还是想办法常常给小鱼儿开小灶。老李一筷子一筷子把好东西夹给小
10、鱼儿,小鱼儿却趁父亲不注意,又把好吃的偷偷压回父亲碗里。小鱼儿学会了唱歌,学会了用野草和山花编织各种小花篮。她把花篮挂满船舱,让芬芳笼罩着老李的生活。小鱼儿爱美,爱新衣,老李便常常在小鱼儿睡熟后借着星光和月色去捕鱼,去捕捞那些小鱼儿眼中美丽的企盼。后来,河上修起了桥,老李便不再摆渡了,只用他的船打鱼。老李依旧在每一个黄昏里洗他的船,依旧在洗船时听小鱼儿轻轻地唱。成长是父亲心中淡淡的喜悦。眼看着小鱼儿长得像水边的植物一般茂盛,老李却在一天天老去。小鱼儿二十岁那年,这河附近变成了三峡移民区。这里将在人们的关注中,永远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那年,小鱼儿有了爱情,比河岸上的五彩石还美。也在那年,老李生
11、了病,或许秋后就将去见天堂的色彩了。小鱼儿和她的爱情,想带着父亲外迁。远方,就是山的那边,有更幸福的云朵。小鱼儿告诉父亲他们的决定,老李迟疑了一下,微笑着说:“你们去吧,去吧。这是好事儿。只是我老了,离不开这儿啦。 ”小鱼儿到外迁地建房去了。那些傍晚,夜暗得像黑色的帐幔,从天上抛下来。又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老李一直呆坐在船头,这个曾经依偎过女儿小生命的温暖船头。把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有小鱼儿的新家。小鱼儿回来时,迎接她的只有这条船了。船浮在水面上,很孤单。那些日夜,船记住了小鱼儿的眼泪。邻村有人愿意买下这船,小鱼儿却说,不。船,沉静着,在等待。小鱼儿来了,脚步很轻
12、,仿佛怕惊醒了船。她轻轻地抚摸着船。凸的、凹的、涩的、滑的,残留的河泥,附着的青苔。她拿出帕子,一寸一寸,学着父亲擦洗船。她将船擦得光亮,直至显出木质的纹路。外迁的那天,小鱼儿把花篮挂满了船舱。(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4文中两处关于“把花篮挂满了船舱”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小鱼儿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 分)答: 答案 第一处写挂花篮,表现小鱼儿充满童趣,喜欢美丽,并希望给父亲带来欢乐;第二处写挂花篮,表现小鱼儿未能陪伴父亲终老的遗憾、伤心,并寄托着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5文中画线的文字着力描写了浓黑的夜色,有什么作用?(5 分)答: 答案 (1)交代了时间和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了凄
13、凉的氛围;(2) 烘托了老李因女儿离开自己的孤独、寂寞、悲伤的心理;(3)为后文老李死去、小鱼儿悲痛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4)暗示了小说悲剧性的主题。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李的形象。(6 分)答: 答案 (1)勤劳,生活艰辛:一生摆渡、捕鱼,过着“清汤寡水的日子 ”。(2) 纯朴,有奉献精神:“孑然一身”却以船、河、山、客为乐,那条船成了“河上的精灵” 。(3)慈爱、善良:收养“被遗弃的女婴” ,并倾尽了父爱。(4)热爱故土,坚守职业:不愿随女儿外迁到 “山的那边” ,守着船儿直至死去。7本文写了以摆渡和打鱼为生的老李和养女小鱼儿之间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答: 答案 (1)乡民角度:表现淳朴真挚、热情厚道的风土人情。(2) 老李角度:表现平凡而伟大的父爱以及扎根故土、无私奉献的精神。(3)女儿角度:赞美懂事善良、懂得孝顺感恩的儿女情。(4)父女角度:体现了纯真自然、善良无私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