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420998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尿液沉渣镜检分析的临床意义根据临床分析与诊断的需要为了更好更快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推荐我院采用尿沉渣有形成份定量分析法,计算出 1uL 尿液中有形成份的数量,这对了解病情转归,选用针对性治疗有很大帮助。一、 红细胞意义 常见于:1各种泌尿系统肿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下垂,肾外伤;2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或肿瘤,如直肠、子宫等肿瘤;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过敏性紫癜;4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例如:临床常见的儿童血尿病因有:肾血管、肾脏及输尿管结构的异常即先天畸形;结石;肿瘤;药物性血尿;运动性血尿;热性血尿;肾小

2、球肾炎;血液病;感染。*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如变形红细胞(芽胞状、环状、穿孔等)大于 70即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二、尿白细胞意义 :常见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间质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生殖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导致白细胞增多。例如:肾移植病人的的尿沉渣中发现大量的单核细胞可提示早期的组织排拆现象三、尿上皮细胞意义 :1.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粘膜表层。尿道炎时大量出现,妇女白带污染尿液也会增多。2.大圆上皮细胞:来自膀胱上皮表层和阴道上皮中层。偶见于正常尿,膀胱炎时成片脱落。23. 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急性肾盂

3、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时最为多见,成堆出现时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4.尾形上皮细胞:来自肾盂,也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可成片脱落。*注:大量的肾性上皮细胞可提示活动性的肾小管变性。这些细胞常见于急性坏死和肾乳头炎坏死期病人尿沉渣中。四、尿管型意义 :管型产生于肾实质,其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即尿液的酸化、尿液的浓缩、尿液的停滞。最简单的管型为透明管型,主要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形成。在透明管型的基质发生凝胶化时,如果同时包上了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的脱落、破坏产物或红、白细胞等,便形成上皮管型、颗粒管型、血细胞管型等。因此可以根据管型的种类和情况,推测肾小管的破坏过程和尿液停滞程度

4、,从而测知肾损伤的严重程度。1 透明管型:是单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它是一种变性的蛋白质,像凝固的蛋清一样透明,不含有其他成分,在尿蛋白多时,有利于透明管型的形成。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发热性疾病、麻醉后、剧烈运动后。22.颗粒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褐色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肾上皮细胞的碎解产物,含粗大颗粒的叫做粗颗粒管型,含细小颗粒的为细颗粒管型。3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易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应考虑有肾实质损伤。粗颗粒管型常提示肾小管

5、病变严重,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病人的尿中。也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严重感染等。3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是尿蛋白与红细胞在肾小管内凝固在一起而形成的。常与镜下血尿同时存在,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充血、肾出血、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等;白细胞管型:肾小管的尿蛋白与白细胞凝固在一起形成的,管型内含有大量白细胞,多见于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上皮细胞管型:是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团形成的管型,表示肾小管有病变,偶见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高热、重金属中毒、子

6、痫等;混合型管型:见于肾炎后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症等。4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大量脂肪颗粒,该颗粒是细胞脂肪变性的裂解产物。多见于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中毒、亚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5腊样管型:为一种微黄色蜡样形状,是由于尿蛋白在已经变形、增粗的远端肾小管内凝固且时间较久所形成的管型。可见于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病变时。见于重症肾小4球肾炎、慢性肾炎晚期。6细菌管型:多见于尿路感染。7宽大管型:也叫肾衰竭管型。这种管型的直径为普通管型的 26 倍,故名宽大管型。其组成基质是各种各样的,最多见的类型是宽大的蜡样管型。尿内出现宽

7、大管型表明在扩张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发生过阻塞,见于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排异反应等。注:由于肾盂肾炎可保持完全无症状的,尽管它可发展到损害肾组织,因此仔细检查尿沉渣中的白细胞管型是十分重要的。在某些病例中,它是无症状情况下的唯一的实验室取证。五、尿结晶意义1. 酸性尿液中结晶:尿酸结晶:正常尿中可见,大量出现并伴细胞、上皮细胞等可提示有膀胱或肾结石,或为机体尿酸代谢障碍;磺胺药物结晶:服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此结晶;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见于重症肝炎、急性肝萎缩、肝硬化、急性磷和氯仿中毒、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硬化、肝癌等;胆固醇结晶:见于肾炎、肾变性及泌尿系统肿瘤等

8、。2. 碱性尿液中结晶:磷酸钙结晶:见于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尿滞留等;尿酸胺结晶:新鲜尿出现此种结晶,提示膀胱有细菌感染。六其它1.细菌:正常尿液中无细菌存在。标本中大量细菌的存在提示泌尿道感染。标本中白细胞5的存在有助于对污染与感染的区分。2. 酵母菌:酵母菌细胞(白色念珠菌)可提示尿道念珠菌感染,特别是见于糖尿病患者。真菌还常见于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者的被污染的尿液中。3.寄生虫:尿中大多数寄生虫来自粪便或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尿道寄生虫感染可与细胞的存在有关,如血吸虫。4精子:精虫常见于射精和性交后尿液中。临床各项检查有各自的指征,如尿路造影主要用于结石和肿瘤,超声波应用也有相同指征,但对诊断囊肿有帮助。同位素和血生化检查都用于了解肾血流和肾功能。最常见的肾脏病为肾小球肾炎,除肾活检外,以上各项检查没有帮助,而尿液生化和沉渣镜检却能提供很有价值的临床诊断确证实验。时间: 2014 年 6 月 20 日下午 地址:樟树中医医院检验科主讲:刘冬牯主任参与学习者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