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期末汇编之 2015 诗歌鉴赏海淀甲午元旦 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注释】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 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 分)A.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 一诗中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3 分)A.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C. 奉母犹欣餐有肉,
2、占年更喜梦维鱼。 D.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 ”的一项是(3 分)A.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 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C.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 百福尽随新节至 ,千祥俱自早春来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 “催” “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3 分)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100 字左右。 (分)西城13阅读下面宋诗,完成题。梦寻梅 (宋)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
3、侍玉华 。【注】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金貂:汉代的宫饰。 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中的“野径” “隐者家”及“岸沙” “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 “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 “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
4、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本诗题为“梦寻梅” ,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5 分)14在下面文段中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限选其中 1 道小题) (6 分) 记,在古代是一种散文文体。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中写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中写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景致的不同:“,云归而岩穴暝。”写百姓生活的平和:“,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还写作者的感慨:“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还可以因事见理,如游褒
5、禅山记中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这些作品的内蕴,直到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诗来审视诗人的情致,既可以是 归园田居中的闲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也可以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朋友关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也可以是春夜喜雨中的济世意蕴:“,当春乃发生。”还可以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不懈追求与旷达超脱:“,谁怕?。”历史上许多贤人志士的情操与怀抱,就在代代相传的文字吟咏之中,不断影响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内心世界。东城1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6、- 题。满庭芳残梅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 1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 2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注释:1篆香,对盘香的喻称。2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扬州早梅诗。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的意思是: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都被藏锁起来。B.“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意思是:不管狂风还是暴雨,梅花都巍然挺立,傲然不屈。C.“须信道、扫迹情留”的意思是:一定要相信,即使梅
7、花开败,它的情韵也长留人间。D.“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意思是:梅花的姿影会在美好的月夜显出独有的俊俏。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A. 上片首先描写深暗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B. 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C. 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D. 词中的梅花衬托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E. 本词使用“又何必” “从来” “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下列诗句中梅花的形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虬枝凌寒,独傲冰峰艳。B.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C. 疏影横斜
8、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5 分)朝阳14.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题。 (15 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1】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注释:【1】浮玉:喻
9、指金山。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 “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 “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 “多感” “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它发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
10、 。下面有关筝的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南朝梁萧纲弹筝 )B.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C.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D.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元萨都剌赠弹筝者 )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 (6 分)这两首诗词对于音乐演奏有很多精妙的描写,有的句子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如“细捻轻
11、拢”在琵琶行中的原句是“” ,而“欲断哀弦”所表达的意境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有相似之处。 (3 分)丰台1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题。送人之军贺知章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 忧。【注释】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边塞险要。 “绝脉塞”指长城险塞, “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B首联颔联写送别。 “常经”应“昔愁” , “复见”应“今别” ,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
12、,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C颈联写景物节候。 “晴半雨” “夏先秋” ,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还有情” ,表达挽留之意。D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 “复见”了“常经” ,使“今别”再添“昔愁” ;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下列唐诗与这首诗在题材类别上不一致的是(3分)A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B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送人赴安西 )C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D官桥祭酒
13、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 (4 分)石景山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题。 (11 分)秋日赴阙 注 题潼关驿楼【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B颔联写山间风雨, “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
14、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内。 (4 分)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4 分)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
15、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 注 此分手,风急马萧萧。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房山1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11 分)贫 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注 ,为他人作嫁衣裳!【注】压金线:刺绣的一种方法。(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中,贫女道出了自己于待嫁之年打算托付良媒,考虑到家境贫寒却更加伤感的境况。B. 颔联表现贫女期待有人能够欣赏她高雅的格调,能够和她一样乐于过简朴的生活。C. 颈联写贫女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不会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迎合流
16、俗。D. 诗人塑造贫女的形象,没有借助景物描写,而是直接通过相貌衣着和神态举止加以刻画。(2 )下列诗句所抒之情与本诗“自伤”的情感相近的两项是( 4 分)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D.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 )E.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3 )近代俞陛云评价本诗:“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诗境浅说 )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以上评论的看法。 (4 分)16.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 3 道题) 。 (6 分)(1) 诗经氓中“ , ”两句诗与前文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成对比,借写桑叶衰败的景象,来比女主人公年长色衰,并引出下文的家庭变故。(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以“ ”和“ ”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江月夜的景象,渲染了凄清的氛围。(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向学生问志,先是用温和自谦的话先打消他们的顾虑,说道:“ , 。 ”意即,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了自己“布衣”的出身,并以“ , ”表明自己当时只想着能活下去,并不想做什么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