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5 藤野先生01 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 ji z)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 fi hng)的轻云。(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b xn)。(4)末尾是匿名(n m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除下帽来,油光可签,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B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C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D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选择该项的理由是:“签”应改为“鉴” 。3下列各句中,加着
2、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B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C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批判了人们深恶痛疾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解析:B 项“抑扬顿挫”只能形容歌声、语气和语调等,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修改意见:删掉“是否” 。(2)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修改意见: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A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
3、成一座富士山。( 夸张、比喻)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6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 ,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我”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了“我”的忧国之情,这是“我”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职员对自
4、己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垫;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看电影事件是因为这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事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着密切关系。7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仿照上联拟写下联。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我是不写自
5、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示例】幽默谦逊贵在自省(2)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副挽联,写出它们表达的共同主题。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示例】赞颂鲁迅的丰功伟绩,对鲁迅的逝世感到无比痛心。02 课内精读阅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回答问题。8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看电影事件促使鲁迅弃医从文。9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
6、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影片中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影片中围观的看客;讲堂中的“我” 。10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前后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前半句符合中国的实际,但后半句是荒谬的,中国人并非因国家衰弱而低能,鲁迅的成绩就已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这么说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为下文写自己思想的转变做有力的铺垫。11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一句中“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作者觉得“刺耳
7、”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拯救民族迫在眉睫;因为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03 拓展阅读那时候有多美王璐琪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 ”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
8、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半个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 。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课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
9、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位同学站起来:“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 “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
10、语文老师的教学。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 ,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后来,我们换了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弥漫着青草的香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 ”(选文有删改)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11、。(3 分)多年前“我们”的语文老师领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学习写作、上语文课,但由于班级综合成绩下滑而被学生及家长质疑,最后语文老师被换掉,悄然离开。(3 分,言之成理即可)1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1 分) 将出了校门的“我们 ”比喻成自由自在的蒲公英,并与坐在教室的其他班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1 分) 生动形象且突出地把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时兴奋、愉悦、自由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1 分)1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4 分)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1 分) 与前文中语文老师对湖水的描述相呼应,结构
12、严谨完整。(1 分)内容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师生互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1 分)令人回味无穷。(1 分)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语文老师的人物形象。(3 分)教育方法独特。如领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学习写作、上语文课。多才多艺。会弹吉他,教“我们”唱歌,懂文学懂艺术。宽容。在被学生及家长质疑,最后被换掉的情况下,没有对学生发一次火,而是悄然离开。(3 分,结合具体内容,言之成理即可)16说说标题“那时候有多美”的含义。(3 分)指那时候老师领着“我们”到田野中学习的快乐时光;(1 分) 指老师被换多年后,“我”终于感受到老师要“我们”体会的自然美景带给心灵的洗礼和感受,(1 分) 并对老师产生怀念和敬仰之情。(1 分)鲁先圣我的三位贵人 曹文轩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肖复兴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