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歌阅读经典精讲 课后练习主讲教师:王大绩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题一: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 ,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题二: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
2、 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 ”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 “心空” ,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题三: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
3、,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题四: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中写乱石用“穿” ,写浪涛用 “惊” 、 “拍” ,都是比拟, “雪”借喻波涛,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富有动感的画面。B此词借穿插的
4、“小乔初嫁了 ”这一细节及“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等描写塑造了一个青春年少、志得意满、谈笑自若、指挥镇定的儒将周瑜的形象。C此词善用衬托,比如用“ 千古风流人物” 、 “一时多少豪杰”来反衬周郎,又用“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正衬“雄姿英发”的周郎。D全词环环相扣。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 “千古” ,由故垒引出“三国周郎” ,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 ,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题五:春日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 ,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
5、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 “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题六:夜泊牛渚 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释: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6、。(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对颔联的一个 “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题七: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有人认为“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句写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题八: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
7、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古代诗歌阅读经典精讲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C详解:将“风灯”曲解为“江风吹打桅灯” 。其实,诗中的“风灯”即“桅灯” ,是名词,因过去桅灯外面要加上纸罩避风,故名“风灯” 。另外,这一句其实还是写出一种“静态” ,因此说它与第一句的静“对比鲜明”也是不恰当的。译文: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中飘荡的灯笼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题二:B详解: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
8、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 。 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译文: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题三:A详解: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而不是“催人衰老” 。译文: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
9、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题四:C详解:说反了,借“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用词人来反衬周郎。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周瑜)手
10、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题五: (1)“逆”是迎接的意思, “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一是忧国之情。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幽情”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详解:(1)这一联作者
11、以“濂溪老” 、 “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联中 “逆” “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当“偏爱”解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物性格。(2)“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她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译
12、文:美丽的春光(暗指自己美好的青春,也暗指宋朝大好国势)已匆匆过去了一大半,多少郁结在我心中的感情难以倾诉(暗含忧国伤春的隐痛) 。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虽未成家,但终有安窝成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如盛春那样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挽回。我感到自己像落花时节饮酒半酣时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年老的我唯有以草木自娱,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着我。我虽不能像流放中的屈原那样写下招魂来吊唁客死在异国的先帝和哀叹宋国的命运,但可以暂且赋诗遣兴来酬答春天之造化。题六:(1)空:白白的,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
13、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 “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 ,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详解:(1)作者在这个除去尘嚣的境界里登舟而望月,最容易引发的当然是融通古今的情思了。李白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了谢尚。据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谢尚曾识拔袁宏这样一个出身贫寒的人才。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李白。但这怀古的一缕情思,旋又为现实中的失望所代替。袁宏有那样的机遇,为谢尚所识拔,而自己则没有。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故而“忆”为“空忆” ,这“空忆谢将军”实在是含有难以
14、言说的惆怅的。(2)诗的结尾是惆怅情怀的无限延续。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 在飒飒的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知音难遇而引发的寂寞凄清的情怀。所以自古就有“悲秋”之主题,此“纷纷”而落之“枫叶” ,正是人生匆匆的叹息。译文:夜泊在牛渚江上,万里无云碧天晴朗。登上船头把秋月仰望,徒然怀念那前朝的将军谢尚。我也能写袁宏的咏史诗 ,可惜慷慨的高吟又有谁人激赏!明日我将扬帆离开牛渚,只有两岸枫叶纷纷飘落。题七:(1)此句描写寒秋时节夜晚,秋叶纷纷坠地的景象,营造了寂寥悲凉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孤寒处境的感受。(2)这
15、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详解:(1)“一叶落而知秋” ,词人先从落叶写起, “纷纷坠叶飘香砌 ”枯黄的落叶轻盈的落在地上,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再在其前冠以“寒” ,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词人落寞的心境。因此,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
16、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词的下片由景入情,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其间洋溢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译文:秋叶在深夜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又寒冷。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闪光的银河连大地。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白练,而相思之人在千里之外,受到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一盏小小的青灯忽明忽暗,自己独自凭栏斜倚
17、,尝尽这孤单的滋味。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从来这种事情都无法回避。想起这些,不紧心上眉头,凝结成结,难以释怀。题八:(1)以月写人,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成“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这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 )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的相思之苦。(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详解:(1)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
18、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中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绵深情。(2)“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的句子一是“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写出了常年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二是“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 “将”是带领的意思。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这里的“旗鼓”指代军队。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译文: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今夜闺中和宫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怎不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末联所写的:“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