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9662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史专题复习之德国史,教学目标:,通过德国史的专题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德国的历史,了解不同时期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帝国主义阶段的德国是重点。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迎头赶上先进国家,科技起了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教兴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是难点。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对德国的政治有较大的影响,富于侵略扩张性,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是受害者,联系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1)德国位

2、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陆上与法国等九国接壤,是欧洲临国最多的国家。,(2)有稠密的铁路网,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经过德国。,(3)境内三条河及其支流内与运河相通,外与海洋沟通,水网密布。,复习导入:,问题:请同学们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明德国是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经济:,1、14、15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17世纪普鲁士工商业发展 3、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政治:,1、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思潮扩展。代表:伊拉斯谟 自然科学出现 代表:开普勒 2、宗教改革发端 3、18世纪中期,普鲁士跃居欧洲强国行列,(14、15世纪 19世纪70年代) 一、四分五裂的德国,二:完成统一

3、,社会转型 (19世纪70年代),1、条件,工业革命发展要求结束分裂,(根本原因),普鲁士具有统一优势,(实力强、民族纯、政策硬、外交活),俾斯麦的“铁血政策”,2、经过:,3、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1864年,普奥联合对丹麦 1866年,普奥战争 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1、经济发展:统一开辟了市场,割地赔款,补充了资源、资金,采用新技术、设备2、工人运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3、争霸活动:英德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组织三国同盟4、一战中:在西线和东线两面

4、作战,参加几次大会战与苏俄签订条约5、覆亡:1918年11月11日投降,经济:,政治特征:,(容克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19世纪成为半封建性的贵族地主,是德意志帝国右翼势力的支柱),对外,侵略,非洲:,亚洲:中国(三、义、辛),目的:重新瓜分世界,导致英德矛盾尖锐。,结盟:三国同盟,(市场、资本、资源、科技),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发展迅速,20世纪初居世界第二位。,(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1879德奥 1882德奥意,魏玛共和国(19191933),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 重划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国际联盟代管

5、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 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的赔款。,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1、法西斯上台: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的宣传欺骗 2、战争策源地形成:英美扶持德国复兴,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3、发动大战:1939年9月1日

6、,突袭波兰 4、覆亡:1945年5月8日投降,大事年表: 1939年9月 突袭波兰 1940年7月 “不列颠之战” 1941年占领欧洲十四国 1941年6月突袭苏联 1941年1942年 莫斯科战役失败;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 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攻为守 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希特勒的冒险与失败 背景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对德意法西斯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未予反击。 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英法意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2苏德

7、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年8月,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样,德国就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 冒险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然袭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被打败,德国及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 纽伦堡审判 柏林危机,联邦德国,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火车头。,二战后,长期分裂,最终统一,崛起的原因,战后,联邦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同时,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

8、教育事业,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一)经济概况及特点,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但其分裂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30年代受到经济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二战后,依靠美国的援助,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 1967年做为发起国之一加入“欧共体”,在经济上

9、与美国展开竞争。,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抓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经济发展特点,(二)德国的政治概况及特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反法联盟;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是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容克地主阶级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882年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19年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同协约国签定凡尔赛和约; 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

10、政; 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两德统一。,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 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对外战争较多,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政治上,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双方之间的战争比较多。,德国的政权更替(分分合合):,神圣罗马帝国莱茵同盟德意志联邦北 (9621806) (18061815)(18151866) 德意志同盟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18661871)(18711918)(19191933) 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四国分区占领时期 (19331945

11、) (19451949) 东德和西德对峙统一后的联邦德国 (19491990) (1990现在),(三)德国的对外扩张,1、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 2、1870-1871年对法战争 3、1914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4、1933年,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5、30年代干涉西班牙内战,组织三国轴心 6、1938年吞并奥地利 7、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8、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四)德法关系演变,1、普奥联军(1792)干涉法国大革命,并多次参加反法同盟 2、普法战争(1870)法国割地赔款 3、法德矛盾成为三大基本矛盾之一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抗

12、5、一战中法国西线作战击败德国,6、巴黎和会上,德国遭到严厉制裁体现了法国的意图(称霸欧洲)7、30年代法国对德推行绥靖政策8、自食恶果1940/6法国被德国灭亡,北部被占领9、二战后,法国参加对德国的分区占领10、联邦德国建立后,法和西德同为北约成员,后又同为欧共体的成员国,对德法关系的认识,法德两国出自同一祖先,都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法德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因双方都想称霸欧洲,故矛盾重重,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其中普法战争对双方的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埋下互相仇恨的祸根本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同西德的关系有所改善,由于双方的国际地位都有所下降,故同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五)英德关系演变,

13、1、英普奥组织反法同盟,共同对付法国 2、 19世纪末德国扩张对英国威胁最大,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3、一战前,英德分别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形成对抗 4、一战中对抗并击败德国 5、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委任统治) 6、三十年代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7、二战中对抗德国侵略 8、二战后参加对德的分区占领,08高考试题感悟,(08上海历史,B组14)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解析:A. 注意题干中的“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信息,很明显此人物是在德国统一中发挥了重

14、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俾斯麦。答案为A。,(08年广东单科,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解析:B。这是共产党宣言里面的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恩讲的“他们”,显然不是自己的。,(08江苏,16)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

15、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解析:A. B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是英国的,不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D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A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08北京卷,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经济一体化发展 政治联合加强 法德实现和平 民族矛盾消除 A B C D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在面对美苏争霸所带来的威胁,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不受美苏争霸所带来的影响,加强了联合

16、。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但不可能消除西欧国家间的民族分歧和矛盾,所以表述错误,应排除。,; http:/ 今日头条 cth81dwc 明,她肯定已经查了。”明蕙回答。这才是令她最不安的:老太太查证的手段,比起明蕙来高了多少!能调用的资源又多了多少!老太太到现在没吱声,还把毓笙养在阁子里,那是没找出破绽来?明蕙都诧异,毓笙使的是什么伎俩。宝音让洛月给花树喂了点红水。老太太也想到,在闺房里若要拿点什么泡颜色,无非是用胭脂,故叫嘉颜查胭脂盒子,嘉颜回复,六 用的胭脂装在例配的盒子里,小小一盒,还剩半盒,那半盒胭脂,即使全取去,也泡不出多少水,何况看盒边脂渍,应是每天慢慢用下去的,其余备用的胭脂块,

17、好好包着,并没动过,对照帐目并无异常短少。嘉颜也踏看了屋边地界,没有什么红颜色的花朵被采去漉汁。毕竟不是抄家,嘉颜没有查到宝音的画具,即使查到,也看不出什么吧?第二十五章 芙蓉泣血移宝屋(3)那些颜料质量并不好,只是各种色粉,一样一包,使用时,得现调。韩毓笙从前都偏爱冷色调,红色的剩在那儿许多,即使泡了一大桶水喂花树,剩下的比起青、蓝等色来,也不见得少到可疑。这些红色,是用最廉价的原料:石榴、苏木一类,淘出汁来,调些木粉制成的,洛月浸出水后,静制半个更次,杂质都沉下去,取上头的水去喂花树。那些水里溶解的,是纯花汁,嘉颜留了一份,送去给外头药坊检验,药坊也只好说:“应该是草木的汁液。”嘉颜算细心

18、了,又问:“那末是木芙蓉的汁液吗?”药坊回答:“是木芙蓉汁。”那些红水给芙蓉树吸进去,融进树的血脉,再渗出来,当然有木芙蓉的成分。这是错不得的。“当然,木芙蓉汁不会是红的。”药坊也承认,“里面是不是混进什么东西了?”嘉颜道:“混进什么东西,你们查得出来吗?”药坊陪笑道:“也查验了,没什么沉滓、也没明显气味。姑娘请恕小号无能。”再换一号,也是一样的。谁要能对这点树汁鼓捣一番,开口道:“回姑娘,有四年前的石榴花、五年前的苏木芯。”那他也成神了!因这石榴和苏木,自当年经一番炮制合为颜料,经年搁置,一番煮泡,除了还留点“红色”之外,最初作为配料的石榴和苏木的特性,是几乎一点都都不剩下了!这才叫干干净净,踏雪无痕。反倒是移树的那伙人,轻易被嘉颜查出来,姓刘的为首,半夜也有异常作息。老太太恼了:姨娘们争执,也是有的,但欺到 后院,视家法为何物?!当时就想把刘四姨娘打一顿,又顾忌传扬出去,首尾不好听,便遣刘四姨娘去庵里呆着,美其名曰替老太太守灯祈福,叫呆到过年才准回来,两个极严苛的老婆子去侍候刘四姨娘,日夜监视,刘四姨娘敢有点不规矩,就栽她不守妇道,她这辈子也不用回来了。二老爷会空虚吗?不怕呀!二太太、几位姨娘,以及若干个通房丫头,都很愿意陪他的呀!二老爷不会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