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952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4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一轮汇编】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9月试题汇编):j单元 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J 单元 文言文【语文卷2015 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 8 月摸底考试(201408 ) 】J0(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书陈其冤,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淹每从容谏曰:“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 ”景素不纳。少帝初,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明帝作相,因谓淹

2、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淹答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才劣志薄,不足以仰称明旨耳。 ”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治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治,内外肃然。明帝谓淹曰:“宋世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永元中,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淹称疾不往。及事平,世服其先见。东昏末,义师至新林,淹微服来奔,高祖拔为冠军将军,秘书监如故。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开

3、国伯,食邑四百户。淹乃谓子弟曰:“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菜耳。 ”其年,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四年卒,时年六十二。高祖为素服举哀。赙钱三万,布五十匹。谥曰宪伯。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于世。(节选自梁书江淹传 ,略有删改)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专据上流 据:掌握B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 预:管理C辄收付廷尉治罪 收:逮捕D世服其先见 服:服从【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

4、为 B 级(理解)。【答案解析】B 解析:“服”应为“信服”的意思。【思路点拨】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B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

5、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C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D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C 解析:抓住“二叔” “七国” “殿下”等名词,还要注意“俱” “而” “则”等词。【思路点拨】文言断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是先易后难,逐步分割;三是借助标志,巧妙断句,如看虚词,找对话标志词,分析修辞手法,重视名词和代词;

6、四是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江淹文思敏捷。因受牵连被关押在监狱,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书信给建平王刘景素,刘景素马上就把他放了。被推举为南徐州秀才时,其策试也非常优秀。B江淹为官严明。做御史中丞时,弹劾整治了一大批不称职和贪赃枉法的官员,使朝廷内外风气一片肃然。当朝皇上明帝称有严明作风的江淹为“近世独步” 。C江淹有着过人的政治智慧。崔慧景举兵发动叛乱,很多官员都去投靠,唯独江淹称病不去;后来梁高祖率兵起事,江淹却脱掉官服投奔,很快被委以重任。D江淹居高位却能保持清醒头脑。他认为人生快乐就好,不必求富;在功成名就之时,他却萌生了退居乡里的念头

7、。他去世后,皇上也表达了哀悼之情。【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当朝皇上明帝”有误,当时的皇上应为(宋)少帝,明帝时任丞相。【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对选项,排除错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常常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放在同一个题目中考查。做这类题目要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还要细读选项将总体认识和细节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阅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8、 (6分)(2)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 (4 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答案解析】你过去在尚书府中,不是公事不随便乱做,为官宽大严厉能折中调和;现在担任南司,一定能使百官震动整肃。 江淹年少时凭借文章而声名远扬(以文才著称),晚年才华文思衰微减退,当时的人都说他才思枯竭了。 解析:“行”“折衷”“震肃”“为”“以”各 1 分,句式 1 分。 “显”“微退”“谓”各 1 分,句式 1 分。【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

9、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参考译文】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小时候父亲早逝,很好学,性格沉静而不好交游。刘宋建平王刘景素喜欢有才学的人,江淹跟随他在南兖州。广陵县令郭彦文获罪,其口供牵连到江淹,江淹被关进监狱。江淹在狱中上书诉说自己的冤枉,刘景素看完上书后,当天就把他放了。不久举为南徐州秀才,对策很好被评为优秀,任巴陵王国左常侍。刘景素为荆州郡守,江淹随行任镇将。少帝即位后,朝政混乱,刘景素掌握大权,大家都劝他趁机起兵反对朝廷。江淹总是劝谏说:“谣言招致灾祸,这是管叔、蔡叔一同灭亡的原因;抵触招来

10、怨恨,七国诸侯因此被杀。您不求国家的安危,听信左右的计策,就又会看到麋鹿霜露出现在姑苏台上。 ”刘景素不采纳他的建议。少帝初年,在本官职位上兼任御史中丞。当时明帝任丞相,对江淹说:“你过去在尚书府中,不是公事不随便乱做,为官宽大严厉能调和;现在任南司,一定能使百官震动肃然。 ”江淹回答说:“现在的事,可以说据官职而为,更担心才小志短,不能使丞相满意啊。”于是弹劾中书令谢朏、司徒长史王绩、护军长史庾宏远,全都以长期有病不能管理帝王陵墓的罪名而弹劾;又奏告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私藏赃物上万,立即逮捕交给廷尉定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还有不少郡二千石官员及其大县的长官,多数被弹劾

11、整治,内廷外府一片肃然。明帝对江淹说:“自刘宋以来,不再有严格清明的中丞,你今日可算得上仅有的一个。 ”永元年间,崔惠景举兵围攻京城,官吏们都去投靠他,只有江淹称病不往。等到叛乱被平定,大家都信服江淹的先见之明。东昏末年,义军到新林,江淹穿着百姓的衣服来投靠,梁高祖提任他为冠军将军,仍任秘书监。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为临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江淹于是对子弟说:“我本来是一个无实权的官,不想富贵,如今忝居这样的官位,实在有愧。平生总是说知足之事,也已经足够了。人生只要快乐,何必求富呢?我功成名就,正想回到家里过平常人的日子。 ”当年,因病任金紫光禄大夫,改封为醴陵侯。四年江淹去世,

12、终年六十二岁。 (梁)高祖穿素服致哀,赐钱三万布五十匹。赠谥号为宪伯。江淹年少时因为文章而声名远扬(以文才著称) ,晚年文思减退,当时人都说他才思枯竭了。他的著作总共有一百多篇,自行结为前后集,与齐史十志,一并在当世流行。【语文卷2015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201409)WORD 版】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眉山远景楼记苏 轼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注】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

13、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守令始至,

14、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嗟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今

15、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从邦君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选自苏轼集,中州古籍出版社,有删改)【注】耦:二人并肩而耕。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事而会之 会:汇总算账B.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 因:就着,顺着C.轼之去乡久矣 去:离开D.独能累世而不迁 迁:迁徙【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答案解析】D 解析:迁:改变,变化。【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

16、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具体表现眉州风气的一组是其农夫合耦以相助 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 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C 级(表达运用)。【答案解析】B 解析:均表现眉州的风气。为外面的人对眉州的批评。为黎太守的行为。【思路点拨】这类考题的考查经常以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

17、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应家乡百姓之请写的一篇记文,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眉州地区的民情风俗和社会风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之情。B.眉州地区的士民在尊重经学的同时,非常讲究门第和出身,尤其是大家族特别强调门阀,如果不是权势相当,即便对方再有钱,也不与对方结为婚姻。C.眉州民风醇厚,老百姓尊重父母官,同时又极具智慧,每一任地方

18、官到任的时候,老百姓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观察了解官员的为人。D.作者笔下的黎太守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心系百姓、宽以御民的形象颇具古代贤臣的风范,作者在黎太守身上也寄寓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强调门阀”“权势相当”有误。眉州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

19、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 。(3 分)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3 分)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3 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答案解析】(1)过了七月十五(或译为“到了七月十六”),稻谷收割了而杂草衰败,(这时)就收起鼓,打开钟漏(不再击鼓或计时了)。(2)如果

20、州守、县令不按照为政之道(来施政),(百姓)就会同他讲道理(并)拿出法令条文来批评、责备他。(3)在他任期已满将要被人替代时,(百姓)都不愿让他离去,争相挽留他,朝廷没有拒绝(违背)眉州百姓的请求。解析:(1)译出句子大意给分,“既望”、“艾”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译出句子大意给 1 分,“以”、“讥切”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3)译出句子大意给 1 分,“代”、“夺”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

21、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经学,重视宗族;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府而敬畏法令;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当初朝廷是以诗词歌赋为科举考试内容来选取士人,而天圣年以前,各地的学者仍旧因袭五代以来华而不实的陋习,只有眉州的士子,通晓经

22、书学习古文,以西汉时的文章为典范。那时候,别郡的士子都认为他们的做法泥古不化。至于郡县的小吏,也都捧着经书带着笔墨,所写的公牍文字,都很有古文遗风。而大家族和显贵之人,是以读经书来推重门第,比较优劣,都有一定的品评,当地人称之为江乡。不是这些宗族中的人,尽管地位很高并且富有,人们也不会与他们结为婚姻。百姓对待太守、县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官吏离任之后,就为他们画像敬奉,对于其中贤能的人,还要记录他们的事迹相互传讲,长达四五十年都不忘记。富有商人和普通百姓,经常诸备一些好东西单独收藏起来,以满足官吏的求取。家家都收藏有国家律令,经常诵读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即使是一些很小的过失,人们也终

23、生不敢违犯。每年的二月,农事就开始了。四月上旬,谷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时候,耕耘的人们就全都出动。根据每人所耕田地的多少计算劳动量,完工后统一算帐。田地多而男丁少的人家,就拿出钱来补偿给众人。过了七月十五,稻谷收割了而杂草衰败,(这时)就收起鼓,打开钟漏(不再击鼓和计时了)。拿出罚金和补偿众人的钱,买来猪羊酒醴,来祭祀神农氏,然后欢乐饮食,酒足饭饱后离去,每年都是这样。那里的风俗大致如此。因此那里的民众都很有聪明才智,他们致力于根本(农桑),努力劳作,容易管量却难以制服。州守、县令刚到任的时候,人们往往要观察他的言论和行为,从各方面了解他的为人。对那些清正廉明而有才能的人,就不再用其他的事来试探

24、他,百姓也就日日平安无事。如果州守县令不按照为政之道(来施政),(百姓)就会同他讲理(并)搬出法令条文来指责、驳斥他。所以不了解此地民情的人认为这里的民众难以治理。当今的知州黎侯,字希声,是我先父的朋友。他处事简约为人斯文,刚直而仁义,遇事明察而不苛刻,民众认为他很容易相处。在他任期已满将要被人替代时,(百姓)都不愿让他离去,争相挽留他,朝廷没有拒绝(违背)眉州百姓的请求。黎候在眉州又留任了三年,百姓更加信赖他,于是官民相安无事。黎侯就着知州居住的北墙增盖了一座远景楼,他每天都与宾客僚属在楼上游玩逗留。我那时正担任徐州知州,家乡眉州的人有书信往来,没有不说起黎侯的善行,还请求我为(黎知州和这座

25、楼)写篇记。唉!我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他们所说的远景楼,我虽然依稀能够想像得出它的样貌,却不能够介绍得很详细。然而家乡的人们之所以乐于见到这座楼的建成并且要记录这件事的原因,难道不是(此地)上有容易相处的长官,下有容易治理的民风吗?如今眉州近似古时的风尚,竟然能够延续几代而不改变,大概是德高望重、平易厚道的长辈的恩泽,以及贤良的州守县令们安抚引导、教诲不倦地力量所致,(我)能不记录下来吗?像那登高远望的乐趣,山川风景的美丽,我将来归老故乡后,穿上粗布衣裳,系上青头巾,跟随着眉州的州官们登上远景楼,在酒酣之时伴着乐曲,提笔作赋,来颂扬黎候的留下的仁爱,应该为时不晚吧。13.请用斜线( )给下面文

26、言文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3 分)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选自苏轼眉州远景楼记)【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运用)。【答案解析】答案: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亿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 解析:“鸣鼓”“择其徒”是连续性动作,“一人掌鼓,一人掌漏”照应前边的“二人”,结合大意,断句划开。每处 0.5 分。限断 6 处,每多一处扣 0.5 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27、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参考译文】几十上百上为一个集体,设置一个计时的漏钟,用敲鼓的方法指挥群众。从中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一个人负责击鼓,一个人掌管时间。出工收工、劳作歇息,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鼓声响了还没到,或者到了却不努力劳作,都要受到责罚。【语文卷2015 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201409) 】J0(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15 分)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

28、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 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

29、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

30、。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徐至庭前 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C惠之谷 惠:赠送 D刺船而去 刺:乘坐【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刺,划,撑。【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

31、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欲一见而不能 吾尝终日而思矣B先生岂其人邪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君何以知燕王D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掭以尖草,不出【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A表转折,却表修饰;B那,那个一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D用。【思路点拨】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

32、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1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3 分)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