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公英说课稿流均镇中心小学 黄爱林一、说教材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2、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二、说教法1、信息收集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情趣盎然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
3、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读书指导法“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细读、精读、综合训练”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三、说学法1、读书入境法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蒲公英过程中,我
4、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2、多元评价法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项目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四、 说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刚升入三年级的学虽然已经知道课前要预习,但缺乏目标性、计划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提高预习实效,我事先为学生设
5、计了预习卡内容:1、我读了( )遍课文,已经把课文读得流利了;2 、我已经找出了本课的生字,并在课文中标上了音节,并把它们记住了。3、我已经找出了含有生字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或工具书已经理解的是( )这几个词语,还不理解的是( )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我知道本文主要的主要内容是( ) 。对于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打上小“?” 。(二)教学流程初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顾预习中的收获和疑惑。2、检查预习:第一步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并交流。第二步检查读课文。第三步初步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细读增加密度 ,开阔视野,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边读边
6、理清文章的脉络。读第一小节时结合挂图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从而引导读第一自然段。读第二小节时引导的问题是:可爱的降落伞们究竟会飘落到哪里去呢?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读懂了什么?然后指导朗读。突出:别 也不要 只有 才等词。读第三小节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齐声答到:(引读第一句),再问绝大部分的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到泥土中去生长了,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它们是怎样想的呢?而读第四小节则过渡:种子的选择不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精读这一环节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读第一小节时采用图文对照的办法,首先读读课文,利用实物和课文插
7、图理解“花托”,“洁白”,“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等词语,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成熟的蒲公英种子脱离母亲的怀抱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向广阔天地的愉快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第二、三小节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解,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第二小节中抓住“嘱咐”这个词,先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谁嘱咐过你,从而把握太阳公公嘱咐蒲公英种子的语气。指导读太阳公公的话时先理解“金光闪闪的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湖泊”以及“黑黝黝的泥土”,帮助学生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从而体会太阳公公
8、对蒲公英种子的亲切关怀。第三小节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黑黑的泥巴”、“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的湖面”、“宝贝”、“百万富翁”、“得意”、“欢乐”等词语,领会两颗种子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好自以为是的心态。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蒲公英的种子,和他一起思想,一起说话,一起行动,从而实现语像同构、语情同构和语义同构。精读第四小节时, 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学习,联系上文太阳公公的嘱咐,联系蒲公英种子面对太阳公公嘱咐的不同想法和做法,来理解他们的不同结局。指导朗读时抓住“早已干死”、“早已淹死”、“茁壮成长”、“竞相开放”等词语和生动的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两颗小种子命运的悲惨,感受记住太阳公公嘱咐并作出正确选择“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的种子的幸运和快乐。综合训练实践延伸:想一想,蒲公英的种子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假如你是去过一次沙漠和湖泊的小种子,你会怎样劝告不愿落在泥土里,而要落在别处的种子呢?创设情境:如高高的楼房顶上、有趣的儿童游乐场里、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