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泗水县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 ) 绊,容不得闭塞。(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qng(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3)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 )的。(4)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 )劲。2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他们泱泱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2)老斑羚凭着姺熟的跳跃本领,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3)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4)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2、盛怒。( )3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划线的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1)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2)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1)_(2)_4默写下列古诗名句。(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_,_。_,_。(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_,_。(4)马上相逢无纸笔,_。(5)请在你所积累的诗句中选取含“河”字的连续的两句诗:_,_。5在鲁
3、滨孙漂流记中,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孙的性格。在他的性格中,哪一点最让你喜欢或敬佩?为什么?6本场考试顺利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的询问你语文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准备,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712题。(一)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檐楹:池塘边房屋的瓦檐和楹柱。荷心:荷叶。7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8“东风忽起垂杨舞” 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二)
4、口 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5、,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会宾客大宴 会:( ) 众妙毕备 毕:( )宾客意少舒 舒:( )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1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
6、的“ 善”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22题。(一)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
7、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
8、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B)“不要 !”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 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
9、平衡。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13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 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14品析语言:在“儿子” 与鲑鱼搏斗的过程
10、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 、D四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我来赏析( )处:15问题探究。(1)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16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 请写出你 “捕鱼” 的经历和感受。我的经历:我的感受:(二)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李 晓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
11、乓球台,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他这样深情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给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
12、完了他的演讲,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他这才放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母亲的,并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
13、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 就达到很高的境界。 ”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一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全国掀起了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念天下苍生,也念母
14、亲安康。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选自意林2010年第10期,有删改)17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8从文中找出印证第6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19第2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
15、有何用意?20分析第5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中黑体词的作用。21从第6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22古人曾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叹,也有“ 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遗憾。面对七旬总理与九旬母亲之间的真挚情意,你有何感想?四、写作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阡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
16、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泗水县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2 分)羁、罄、y 、qi 2(2 分)(1)“泱泱” 改为“ 怏怏” (2)“姺”改为“ 娴” (3)“换”改为 “幻” (4)“瞋” 改为“嗔”3(2 分)(1)将“发扬”改为“发挥”或“展示”、“展现”。 (2)删掉“通过”或者“使”。4(5分)(1)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
17、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4)凭君传语报平安(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2 分)“勇于冒险、百折不挠、务实肯干 、乐观豁达”中选取一个,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6(2 分)例爸爸:您放心吧,考得还可以,我要准备下面的考试,等考试结束后,再给你详细说说,好吗?二、(一)7(1 分)水面平、明镜、照檐楹8(2 分,描述 l 分,赏析 1 分)东风忽然吹起,池边杨柳飞舞,写出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二)9 (4 分)适逢、正赶上全、都伸展、松弛说出 10 (4 分)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
18、叹着,以为妙极了。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11(2 分)统领全文,全文处处表现表演者的口技之善。12 (2 分)突出了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三、(一)13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2 分,每空 1 分,意近即可)14示例:A 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B 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C 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D 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
19、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的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 (3 分,任选一句,意近即可)15(1)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2分,每点 1 分,意近即可) (2)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的小男孩。 (2 分,意近即可)16例:(1)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 (2 分,事例要扣住“独立”的含义,表意清楚即可) (2)感受: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2 分,答题扣住“独立”和“战胜困难”即可)(二)17(2 分)温总理日
20、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说明:意近即可。 18(3 分)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时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说明:一件事1 分,任意写出三件事、意近即可。 19(3 分)插入部分写出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待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说明:意近即可。20(3 分)“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说明:意近即可。21(3 分)牵挂和关心。说明:意近即可。22(3 分)提示:开放表达,言之有理即可。四、参照中考标准阅卷(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