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825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规范练3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规范练 35 新闻类阅读(二)专题规范练第 71 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25 分)材料一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 耳熟能详 ,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然而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 15 年,出版了 350 余种图书。如此规模,“ 汉译名著” 之外 ,恐怕绝无仅有。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 经典与解释丛书 15 年 350 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 在北京举行。

2、会上 ,大家对“ 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 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中华读书报2015 年 1 月 21 日 09 版,有删改)材料二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赵汀阳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

3、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 80 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在品质或者是某种内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 教运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那柏拉图呢?那孔子呢?假如没有董仲舒为

4、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经典和传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经典是经常不在场的,有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在书架上永远不看的那些书。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传统是在场的。传统不是存在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在。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搁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偶尔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所以当我们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是一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它闪亮登场。遗产和遗物不一样,遗产是始终在场的东西,是我们继续在使用的东西。传统是活的遗产,而

5、不是死的遗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拼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中国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天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有相连 的地方,就有重新接续的机会。其实我也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我也认为我是在做中学,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礼乐的中国不存在了,古

6、代的中国在今天的存在是一种方法论的存在,是在我们思维方式里的存在。所以我管今天的中国叫作为方法论的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不断的建构和创作中,我的意思是说,必须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能够以当代的方式生长,或者说能够给经典开发出当代性,让经典增值,有可能跟经典不是完全符合,也许有些变化,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增值的。(中华读书报 2015 年 1 月 21 日 09 版,有删改)材料三没有经典的滋养,不会有心智的高度来源:gkstk.Com杨立华赵汀阳先生的见解对我有很多启发。但赵汀阳的观点有一个我同意,有一个我不同意。赵汀阳说西学已经是中国内部的存在,这点我非常同意

7、。我们今天讨论经典,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固有的经典,另一方面就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西方来的经典,这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按照赵汀阳的意见,经典是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的。赵汀阳举了巴赫的例子,我想到的是老子的例子。如果没有王弼,老子的哲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流传下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同意赵汀阳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代表了古人心智的高度,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经典化。论语的经典化就是论语不断得到阐释的过程。今天参加“经典与解释 ”这套书的座谈会 ,我也是被震惊到了。这套古典学的丛书承载了很多东西 ,比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

8、又比如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刘小枫老师和甘阳老师对古典学的倡导,特别关注的是读书人的心智的养成。我对这个“养” 字有特别深的感触。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 个“养” 字,经典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滋养。你阅读论语,阅读老子,阅读孟子庄子周易这样一些经典,或者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阅读这些伟大的经典,你的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而且,对于读书人,心智的养成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说它指向另外一个目的。我们看论语,全书第一个字就是“学” 当然你跟我强调是 “子”我也认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心智的喜悦不是其他任何快乐能代替的

9、。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变成了学术生产者 ,而不再是读书人,不再喜欢“学 ”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 ,那是十分遗憾的。那样的学术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 ?我不能说那样的学术就没有意义了,但是我至少觉得,少了“养” 这个字 ,少了读书人从容不迫的那样一种淡定,少了对事态了然于心的那样一种态度,少了那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些都没有了,那我们学问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 ,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 ,我们是在“ 养”字当中成长,我觉得这是更可取的态度,而不是用今天的习惯去简单地解读他们。从“经典与解释” 这套书,我看到了向伟大的心智致敬这样的努

10、力,我觉得这种努力应该不断传承下去。田余庆先生去世以后,我去拜别田先生,回到家里就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再读,真是非常感慨,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田先生心智的高度。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古今之变,或者中西之变,各种各样所谓的断裂,而最大的断裂恐怕是心智高度的断裂。如果将来我们心智的高度能够得到提升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断裂还是有价值的。(中华读书报2015 年 1 月 21 日 09 版,有删改)1.下列内容是对“经典与解释” 丛书主要特点的表述 ,请结合三则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两项 ( )(5 分)A.这套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长,规模大,已运作了 15 年,出版了 350 余种图书。B.编者在丛书中最为

11、关注的一点是经典的滋养,认为没有经典的滋养,就不会有心智的高度。C.这套丛书内涵十分丰富,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D.在书中,赵汀阳指出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尊敬,但和当下生活已没有太多联系。E.这套丛书的学术主张是“ 重返古典 ,把握中西学术源流”,这一主张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BD解析:B 项,编者在丛书中更关注培养读书人的心智,不是经典的滋养;D 项,“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前提不能忽视。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第 2 段在文本中的作用。(6 分)参考答案:内容上交

12、代了巴赫成名的经过,概括说明了何为经典这篇文章的观点: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引用事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观点更容易让人理解。段末只问不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解析: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赵汀阳和杨立华谈论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 分)参考答案:赵汀阳主要侧重于谈论他眼中的经典,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中国经典的困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等。杨立华主要侧重于谈论他对赵汀阳先生观点的看法,对“经典与解释” 丛书的看法,如何解读经典(答出读书人心智养成的重要性也可)等。解析:回答本题需要抓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这一点,即可回答本

13、题。4.材料三强调“读书人的心智 ,在于一个 养字”,请结合文本谈谈具体的做法。(8 分)参考答案:要多阅读经典。阅读论语周易等经典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读书人要把心智的养成当成读书的目的,而不要简单或功利地指向另外一些目的。作为读书人,不要仅仅是学术生产者,要更喜欢“学” 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做学问时,读书人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要有一种对事态了然于心的态度,要有一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 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培养心智。解析: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先读懂文本,筛选主要信息,分条列出。这个题的答题区域在第 4 段

14、,需要抓住主要内容分条列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8 题。(25 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陈丹青: 六十岁的自画像张莹琦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家的陈丹青,一直没有淡出过公众的视野。无论是出书,还是论事,无论他如何自嘲,陈丹青的文字依然充满了“存在感”。2014 年,陈丹青一连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这三本新作,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花甲之期。他的心态有 何变化?生活和工作的重点是否转移 ?张莹琦:您曾自嘲,“写得太多,画得太少”,草草集序言中也写到“多数碎稿是应酬” 。这次暌违 5 年才出书,是有意减少写作、放慢写作吗?陈丹青:我不是学者,并没一肚子学问憋着要说,只

15、靠不同稿约才能写作。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 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或别的什么界,不断有人要我写点什么逝者,师长,同辈,晚辈,甚至孩子其中深交浅交都有,或并不认识,但家眷熟友辗转恳求。我婉拒了不少,凡接了的,零碎时间就被榨光了。张莹琦:写作是您的爱好,您对写作也很认真,但书的 篇章几乎是“ 命题作文”,是否感到厌倦?陈丹青:倒没厌倦。前面说了,没有“命题”,我几乎就不写作。张莹琦:您曾说,出于难于申说的理由,中年后几乎丧失了阅读小说的兴味,反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复活等。能具体谈谈吗?比如它们对您写作或者画画的影响。陈丹青:那是客气话,诸位听不出: 丧失兴味,只因当今好小说

16、太少太少了。另一问题,是你十几岁死心塌地读过的书,会影响一辈子,说难听点,是偏食症,说好听点,是口味刁。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小学时读到英国小说流浪儿,哭得直打嗝;后来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之前所写的短篇集顿河故事,毛发直竖。14 岁借到托尔斯泰长篇,根本忘了这是小说。你要知道,孩子看艺术,全部是当真的。日后我记住了故事与人物,同时,请注意: 也一句一句记住了作者的笔法。童年记忆,等于下载,成年后复读,逐渐明白哪句是修辞,哪里是匠心和理论完全无关,但和写作有关:多一字或少一句,段与段的排布,用词的分寸,还有轻重与节奏,等等。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

17、张莹琦:您说过,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您至今画不过您的初作。那您 会因此有失落感吗? 现在画画的状态是怎样呢?陈丹青:我比年轻时画得不知好多少,这才羡慕少年时。画画的心态则一点没变。画画、写作,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来源:学优高考网张莹琦:看自己 25 岁时的自画像,您形容,“装大人、扮成熟,脸上分明有野心 ”。现在再看您 60 岁时的自画像,有什么野心是已完成或者淡泊的?还有什么 是未完成的、感到遗憾的?陈丹青:半数野心其实是妄想,我从未停止妄想。一切艺术都是热情,都是痕迹。不要听信艺术家说自己淡泊。真的淡泊,别弄艺术。张莹琦:您日常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最近忙些什么呢?

18、陈丹青:画画,写稿子。当事人很安静,旁观者很乏味。你去裁缝铺或厨 房看看,就是我每天的样子。最近我在忙木心故居纪念馆的无数杂事。年初偷空画了六十岁的自画像。张莹琦:您说过,“艺术家都是虚荣家”,在得到了名声、身份、拥趸过后,现在的您更看重的是什么?陈丹青:看重什么?独自,安静,干活儿。从小一路到今,都是独自安静干活儿。给弄成有点名 ,又活在电子媒体时代,露脸两三回,网上又能搜着,好像天天人堆里混,其实我一年四季宅在家里、画室里,出差时也猫在宾馆,独自,安静,干活儿。(有删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在公众眼中,陈丹青是

19、一个作家,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存在感 ”。但是,他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B.暌违 5 年,陈丹青才推出了三本新作,而且大多为应酬之作,这说明他现在“写得太多,画得太少”, 有意放慢写作。C.写作是陈丹青的爱好,他在写作上的态度积极、认真,不过他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D.陈丹青现在的画比年轻时要好得多,心态也一点没有改变,但是,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因此会感到失落。E.“艺术家都是虚荣家 ”的意思是艺术家也需要名声、身份、拥趸等,不过陈丹青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安静地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答案:答 E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 ,答 C 给 1 分; 答 B、D 不给分解析:本题考

20、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有意放慢写作”是作者说的话,“写得太多,画得太少” 是自嘲,而且“大多为应酬之作”也不严密。 C 项,“不过他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 ”因果关系于文无据,文中说 “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就被榨光了”。D 项,“ 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错,文中陈丹青认为“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6.在阅读小说方面,陈丹青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 (6 分)参考答案:当今好小说太少,让人丧失阅读小说的兴味; 曾经认真读过的小说,会影响人的一辈子; 读小说会一句一句记住作者的笔法,成年后逐渐明白这些笔法,这和理论完全无关,

21、但和写作有关。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陈丹青在阅读小说方面的理解和认识,答案应该在与之相关的访谈内容里寻找。对于作者的这个问题,陈丹青给了很细致的回答,也让我们清楚地体会到陈丹青在阅读时认真的态度。7.陈丹青回答作者问题时,表明了自己哪三个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 分)参考答案:对写作的认识。谈自己出版的三本新作,没有别人的“ 命题”,几乎不写作。对小说阅读的看法。丧失兴味,当今好小说太少。对艺术家境界的看法。谈自己的生活,追求安静,独自干活儿。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陈丹青的回答涉及的具体内容。比如文章前面陈丹青告诉作者

22、说没有“命题 ”,他几乎不写作等,由此,可以概括为 “陈丹青对写作的认识”或者是“ 陈丹青对自己文章的看法”等。8.陈丹青在阅读方面的理解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8 分)参考答案:读自己喜欢的书,并全身心地投入。陈丹青读书不是为了绘画什么的,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兴趣;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投入到书中去,体会书中的内容。青少 年时期要认真读书、多读书。青少年时期读书,情感真挚,记忆深刻,掌握的东西多。同一本书可以反复读,体会写作手法等。对于一些书,要反复读,明白书中使用的修辞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匠心等。要一直坚持读书。陈丹青中年之后还在读书,不过因为他认为当今的好小说少,反 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意把握陈丹青对阅读小说的具体看法,由他的看法概括、转化为他对阅读的看法。比如“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一句,作者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读书是因为喜欢,二是阅读要投入到书中去。再如陈丹青谈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阅读,这些可以概括为:青少年的阅读十分重要,要多读书、读好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