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的思维,一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教法选择 四学法指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准备,1.地位、作用和特点,幼儿的思维是在学习了幼儿的感知觉、幼儿的记忆等初级认识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高级认识活动的学习。思维是整个认知过程的高级形态,是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高级认识活动,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节除了介绍幼儿思维发展趋势等传统内容之外,主要以进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表征。通过本届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传统的心理学知识
2、,又可以了解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成果,本节需要3个课时,我讲的第一课时幼儿的思维发展趋势与学生今后的日常生活、工作紧密相关,所以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2.学情分析,我任教的班级是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各班,这个年纪的学生刚从初中毕业进入职高学习,还处于一个过度学习阶段,我认为这时是培养专业意识的良好时机,虽然她们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专业知识缺乏,更没有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是,她们觉得心理学新奇、神秘,有很大的兴趣。再加上她们活泼好动,情感细腻而丰富,善于表现自我,乐于表达自我。这为我们上课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思维、直觉
3、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概念;领会思维的特点;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2、情感目标通过笑话、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通过幼儿游戏,领会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感知幼儿教育的乐趣。 3、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如何选择幼儿园的教学材料;会运用思维的不同方式解决生活和学习中 的问题。,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思维的概念及特点的领会;幼儿思维的发展及各种思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为什么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如何运用幼儿的思维特点选择教学 材 料。,5.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谜语 游戏,二教法选择 1.案例教学法 2.活动法 3.小组合作法,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 2.归纳
4、分析法 3.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设计 1.案例引入,引起兴趣 2.案例分析,研读知识 3.分组归纳,升华提高 4.总结延伸,体验应用,1.案例引入,引起兴趣,引入我要和奶奶结婚五岁的男孩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和奶奶结婚。” “为什么?” “因为你和我妈妈结婚,我就要和你妈妈结婚。”,2.案例分析,研读知识,1、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特点:(以谜语“蜗牛”分析,学生自动发现特点。)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 对1496236496481数字记忆的分析思维的组织性,3.分组归纳,升华提高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列表归纳,学生模仿,讨论后归纳填表),4.总结延伸,体验应用,小结:人类思维发展路线是不可逆的,就发展结果来 说又不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思维发展到高一次水平后,以前的发展成果并没有消失,而是整合在新水平中。以做“手指游戏”让我们来感受幼儿教育的乐趣吧!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使我们的幼儿教育充满童真和童趣。感知如何选择幼儿园活动材料,五作业布置 每人查找一个 小游戏、儿歌,活动课表演,六板书设计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七教学反思,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