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900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走好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如何读懂诗歌,题例分析: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1)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 秋天山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一条溪流缓缓流入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木,落叶纷纷。有人抱瓮汲水,村庄应该就在近处;隔着山坞,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那佛寺应该就建在深山之中);视听结合。,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是一首题画诗(扇面诗);诗歌描写的是扇面上绘画的图景,并不是真实的自然景象。想象;“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都是

2、作者的想象。,(2)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手法。,写作的对象、时间、地点;创作的目的、缘起;作品的题材、内容、情感;表达技巧;,(一)关注标题,写作对象,题材(送别诗),送别地点,时间,内容,写作缘起,呈送对象,写作缘起,情感,温庭筠与花间词派,解析:温庭筠,晚唐时人,花间词人,有“花间派”鼻祖之称,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花间词派,诞生于晚唐五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孙光宪等人,其词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题材狭窄、情致单调。,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3、摇曳碧云斜。,简要分析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一位思念亲人而不得、内心孤苦,而又无人怜惜的女性形象:她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倾向 (个人的身世际遇、时代大环境); 个人的创作风格;,(二)关注作者,温、韦:花间词人,其词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 高、岑:边塞诗人,诗作或表现报国安边、治国安民的壮 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或抒发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 王、孟: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多借幽静的景色,反映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李、杜:一个愤世嫉俗,一个忧国忧民,一个狂放,一个沉郁,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 柳 永:婉约派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

4、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李清照:婉约派词人,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辛弃疾: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三)关注题材,分类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羁旅闺怨诗赠友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大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了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愿望,对清闲安逸生活的羡慕或自得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有的也反映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例如王维山居秋暝。,“咏物言志诗”,就是诗人借描写某种“物”(通常是

5、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来表达某种“志”(思想、感情或情趣等)。解读这类诗歌,基本思路是由“物”到“志”。阅读者首先得读懂“物”:诗人描写了什么“物”?这个“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是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物”的特点的?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即事感怀诗,一、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二、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 1、“事”: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2、“怀”: 诗人因为所遇之事抒发了什么感怀,三、即事感怀诗分类 1、思乡怀人诗 2、送别诗 3、喻理诗,怀

6、古咏史诗:这类诗多以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

7、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繁华不再的历史盛衰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盛衰之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石头城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边塞诗: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 唐代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赏析

8、边塞诗,要注意落日、长河、大漠、黄沙、烽烟、长城等景物中反映出的精神风貌,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总之,边塞诗有表达建功立业和报效国家的愿望,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有的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有的写不满帝王的黩武和怨恨将军的贪功, 有的陈述久戍边关而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羁旅闺怨诗,可以分为羁旅诗和闺怨诗两类,所谓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所谓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

9、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代表作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赠友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是相当常见的,送别时总有背井离乡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但也有豪放壮阔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特殊的送别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抒发的是自己身遭诽谤,再度

10、贬谪却不改高洁品行的心志。 手法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移情等。,(四)关注文本内容,1.要点 (1)意象(烙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人、事、景、物); (2)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 (3)首、尾句(一般来说,诗歌先写景后抒情,开头借助景物奠定情感基调,结尾直抒胸臆)。,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2.例析:春日忆李白,杜甫,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第三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思念自己。,1.要点: (1)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2)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3)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五)关注注释,解读诗歌的密码,题目(时空、缘起、对象、题材、内容、情感) 作者(创作的背景、内容倾向、风格) 题材(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咏物言志诗) 文本(意象、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首尾句) 注释(背景、内容、典故、关键词语的含义),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结合诗句说说这一首什么诗。,边塞诗;诗句中出现了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还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二、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