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八 闯关检测题组一、(2014 湖北荆州一检,1619,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郎朗:一瓶不断被勾兑的原浆酒周 舒郎朗 9 岁,郎爸辞去工作,专职陪读。父子俩登上去北京的列车。老妈一个人坚守沈阳, 为他们提供配给。他们生活艰辛,全家有时要举债度日。培养一个天才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回忆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郎朗印象最深的是“孤独 ”,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北京七月的烈日寻找钢琴老师的家,他的沈阳话受到同学的嘲讽。在“ 天才” 泛滥的北京城,他过去的成绩已经无法打动老师。有位女老师甚至很讨厌郎爸把儿子称为“天才” ,不客气地对他说:“我看不出您的儿子是个天才。 ”郎朗不管
2、怎样努力,也无法讨得这位女老师欢心,最终被逐出师门。14 岁,郎朗进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踏上了独自求学的道路。他从来不上文化课,只是躲在琴房里埋头练琴。与其说他热爱弹琴,不如说是“超越” 观念在作怪,他的脑海里有一长串名单, 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去超越。成名后,他接受各种采访, 很少描述自己对钢琴的热爱, 而只描述自己的万众瞩目。17 岁,郎朗签约经纪公司。他每天打电话给经纪人,询问是否有演出。经纪人告诉他,他已经成功地成为大师的替补,假如有大师因故无法参加演出 ,他就有机会顶上。命运注定会向他展露笑脸。1999 年,芝加哥的维尼亚音乐节上,著名音乐家安德烈瓦兹身体不适,由郎朗顶替演奏柴可夫斯基
3、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演出非常成功, 他一举成名, 有报纸记者甚至写出了“ 如果郎朗是一只股票,我借钱也要买”的文字。一度,他被描述成音乐厅里的刘翔、钢琴界的李小龙。顶着第一位征服西方观众的中国钢琴家的名头漂洋过海地杀回国内,郎朗收获了国人无尽的鲜花和掌声, 赞美与追捧,风光无限;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地时常秀出自己的“爱国情绪”。 “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都太老实, 在外国人面前就要酷,就要为中国人争气!”当在德国演出受到质疑时 ,他如是说。当他在白宫演奏了我的祖国后,在博客里写道:“我又独自演奏了中国人心目中 最美的歌我的祖国 。能够在众多外宾,尤其是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元首们面前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乐曲
4、, 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深深地感到荣幸和自豪。 ”当本不分国界的艺术落入凡间,被戴上爱国的噱头,钢琴师便已经失去了成为艺术家的心胸。郎朗成名后,他的母亲作为最贴心、最尽职的助手,与他一起飞遍全球。只要有可能,父亲还会陪他一起接受采访。无论是 2006 年风传的刘亦菲主动示好郎朗,还是 2012 年郎朗与巩新亮的绯闻, 郎爸郎妈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为儿子辟谣,作解释, 澄清事实。郎朗已经 30 岁了 ,好像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台湾钢琴家陈宏宽认为,郎朗在艺术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对他的过度保护。显然, 郎朗在某个层面是成功的。尽
5、管尤勇大叔说,看到他闭上眼睛,就起鸡皮疙瘩, 那不是因为沉浸于音乐之中,而是作秀;尽管另一位国外钢琴大师也说郎朗不是在弹钢琴而是在表演杂技。无论是作秀还是演杂技,都是观者心态问题,郎朗手上的活儿绝对不差。只是,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生是多面的, 郎朗的人生似乎绝对称不上楷模, 更不应该被效仿。他的人生是单色的, 挖掉那个黑白键盘组成的世界后,几乎一无所有。郎朗在接受采访时,有时会表现出惊人的坦率。他直言自己无法像有些钢琴大师那样保持神秘。 “没人看到我,那怎么行?”如果真要选择在家里弹琴 ,他希望是“有很多摄像头对准我,通过互联网 ,我的演奏就能被全世界听见、看到, 我还能收到出场费”去年,郎
6、朗参加了 120 场演出, 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艺术像酒, 沉淀发酵后才会醇香。而郎朗像一瓶茅台原浆,不断地被勾兑,勾兑出越来越多的名酒,而每一瓶酒的香气越来越淡。当酒的品质开始对不起它的盛名时,负面评价如期而至。他的成长经历被无数琴童以及琴童的家长视为金科玉律。可以想见,世界上不会再多出一个郎朗,而会出现无数个单色人生的父母与孩童,在没有风景的成功学小路上踽踽独行,成为精神色盲。(选自非常关注2012 年第 8 期,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全都选对给 4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 分, 有选错的给 0 分)(4 分)( )A.尤勇大叔说看郎朗
7、弹琴时闭上眼睛就会起鸡皮疙瘩, 认为那不是沉浸音乐的忘我,而是故弄玄虚的作秀;国外钢琴大师也说郎朗不是在弹钢琴而是在表演杂技。二者对郎朗不无嘲讽的揶揄贬抑皆乃嫉妒使然。B.郎朗的成功经历被无数琴童和琴童的家长视为金科玉律的现实, 折射出当今社会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龙和部分青少年希望一夜成名的急功近利的心态。C.作者认为,郎朗的人生是单色调的,除了钢琴,他一无所有,这是对郎朗的全盘否定。D.文章对郎朗的经历、成就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有褒有贬,溢美于其艺术事业的成功,遗憾于其艺术修养的缺失。E.“叙述”是“ 议论 ”的前提和基础, 为“议论” 张本铺垫; “议论”是在“叙述” 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对“叙述
8、 ”的点睛与升华。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叙”得精彩, “议”得深刻。2.台湾钢琴家陈宏宽认为“郎朗在艺术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对他的过度保护”。“过度保护”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 分)答: 3.文中说“郎朗像一瓶茅台原浆,不断地被勾兑,勾兑出越来越多的名酒 ,而每一瓶酒的香气越来越淡”,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 分)答: 4.从郎朗的身上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8 分)答: 二、(2014 云南部分名校一联,12,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吴冠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吴冠中先生于 6 月 25 日晚 11 点 52 分在北京逝世,享
9、年 91 岁。突兀的噩耗不仅震动了美术界, 也叩击着普通民众的心灵。回顾吴老的一生,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我不该学丹青, 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 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 内涵最重要。 ”2009 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付诸的丹青事业做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这“不解” 的答案 ,印在他坦荡执着的一生。1946 年以绘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次年留学巴黎,1950 年返国并开启创作生涯,及至近年厚积薄发, 荣誉等身 他的艺途轨迹由命运的偶然和无奈铸就。原先吴冠中迫于生计就读于浙江大学工科,一年后与朱德群的偶然结识, 重燃他对文艺的炙热
10、, 从此不管不顾痴魔献身丹青。塞纳河畔,拳拳学子内心激烈的挣扎权衡,留在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朱德群、熊秉明、赵无极诸多好友选择留下; 吴冠中,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归国的学子。这两个貌似偶然的转折,底里潜伏着必然。鲁迅弃医从文,忧民归国。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吴冠中,在心中的使命感驱使下也选择了神似的道路。50 年代末,无奈的吴冠中走上风景画创作的道路。他把浓郁的情感映射在一张张风景画中 塞翁失马, 不成想由此孕育出他浓柳成阴的独特艺术世界。进入春风吹拂的 80 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开始被业界接受。然而,吴冠中总是显得不合时宜 ,甚至身影孤单。 笔墨等于零绘画形式
11、美 油画的抽象美 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论作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强烈的议论甚至责难。90 年代后,当他的艺术成就被国内外美术界权威重视, 艺术市场也对其热捧之时,耄耋之年的吴老仍是犀利得近乎苛求。他的画作不断创新,严苛甄选后,又大量地焚毁不中意之作,以至于一个新加坡记者目睹后感慨, 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渐次,老人的逆耳言论, 更是放眼到教育、文化, “美院无用论”“以奖代养”“文化虚假繁荣”硬骨的人不畏揭丑,吴老就是要效仿鲁迅先生挑开陋习弊病的脓疮。诚然,他当今的地位让人不得不做倾听状,可是多少人害怕他开口。谁又能知吴老的乖张源自对当今文艺界的忧虑。清醒的人定然看出貌似繁荣的文化艺术界,实则内
12、忧外患。内忧,是对于艺术自身的雾里看花。短短三十年,从西方舶来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诸多名目纷至沓来,中国传统艺术被逼到死胡同。纷杂的艺术界浮世绘让业内人士都无从应对,更别说是普通大众。找不到自己方向的创作拼命求新求异; 已然在当代艺术界有显赫坐标的大腕却不敢轻易改变风格,小心维护现有的风光。外患,则源自这个被市场魔棒驱使的时代。一百多年前巴黎亦是鱼龙混杂的名利场。不同的是, 那时对艺术纯净膜拜的心灵似乎更多。不该责怪活在当下的人们, 首先得求生计。但诚如吴老所说, “艺术家本无职业”,选择以绘画技艺糊口,无人可指责。可又想头顶艺术家头衔, 又要贪享眼前名利, 必然成了吴老抨击之辈
13、。吴冠中的一生作为,可以看作一面镜子。多年激烈的言辞,饱含着他从“ 艺”到“人” 的忧思。于是, 吴老说出 我负丹青中让人“不解”的言论。“风筝不断线” ,这是吴老一篇创作笔记的名字。他就犹如那只风筝,一直牵着他跌宕人生的那根线就是“ 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信念。这是一只铁骨风筝, 风筝飞向天堂, 但是线永不会断, 它萦绕在吴老的画上、文中, 还有人们的心里。(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吴冠中早年迫于生计而学工科, 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新点燃了他对艺术的热情, 从此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B.50 年代末 ,吴冠中主动选择了风景
14、画的创作方式, 他倾注了浓厚的热情, 终于孕育出独特的艺术世界。C.“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这句话含蓄地说明了吴冠中大量焚烧自己不中意的作品是感情冲动的行为,大量画作被烧令人惋惜。D.吴冠中性格刚直 ,言语犀利, 锋芒毕露,他的言论不仅涉及美术创作 ,还涉及教育、文化等领域。E.题目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取自吴冠中一篇创作笔记之名,化用自然贴切,比喻形象生动,突出了吴冠中的刚直性格。2.作者说吴冠中是“孤独的另类”,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6 分)答: 3.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90 年代后,吴冠中对文艺界满怀忧虑的原因。(6 分)答: 4.怎样理解吴冠中“以鲁迅为精神
15、父亲”的内涵?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8 分)答: 三、(2014 东北三校一模,12,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梅贻琦:是“寡言君子” ,也是治校大师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自 1914 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后,到清华担任教学工作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 校格 ”。1931 年 12 月,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发表就职演讲,这篇立言名篇中可圈点者极多。他说:“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 二是造就人才。 ”他又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
16、也,有大师之谓也。 ”能发表这样今天读来仍新鲜的“重要讲话”的人,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教育的意义 梅贻琦任校长后, 不到 10 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今天,我们可以随口列出清华很多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却很少提到梅贻琦。这跟他的教育风格很有关系。梅贻琦用的是“黄老之治”,这种思想推崇黄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发扬老子的清净俭约,奉行无为而治。 “黄老之治”希望人尽其才,故梅贻琦治校也信奉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只要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黄老之治 ”奉行法度, 故梅贻琦尊崇科学,科学即法则 ;“黄老之治”奉行无己,故梅贻琦可以忘我地去服务。他说, 清华的教师出名,学术成果出
17、名,优秀学生出名, 而校长却不必出名。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 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 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 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 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 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作为一名学养极厚的物理教授,他自幼熟读经史,背诵如流,曾对朋友笑言: “假如有谁背诵古经传有错漏, 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
18、特权, 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1943 年, 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 ,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 “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41 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 急需大量翻译 ,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 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 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梅贻琦的风度令人难忘。学者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回忆:“梅校长那时候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风度, 平时总穿得很整齐, 永远拿一把长长的弯把雨伞, 走起路来
19、非常稳重,甚至于拉警报的时候,周围人群乱哄哄,他还是不失仪容, 安步当车慢慢地走, 同时疏导学生。 ”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 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 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 65 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 “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1962 年 5 月 19 日,梅贻琦溘然长逝。蒋介石特颁“勋昭作育 ”挽额一方, 副总统陈诚送的挽联是:“崇朴学以黜浮华,实大声宏,盛绩久为文苑重; 树良规而垂教泽, 薪传火尽,道徽犹系国人思。 ”梅贻琦的墓前广植
20、梅花,刻石“梅园”,为于右任所书。清华海内外校友 ,每到新竹必去祭拜。当地人士每日清晨也去凭吊,十年如一日,成为新竹一景。教育家蒋梦麟曾说:“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梅贻琦) 厥功之伟, 莫之与京( 争强比胜)。 ”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开头说梅贻琦“ 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意在说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足矣。B.梅贻琦主张“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说明他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C.人们提到清华很少提
21、到梅贻琦,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校中,于是也就疏于学问的精进。D.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 又表达了对梅贻琦的寡言少语的欣赏。E.传记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 撷取很多生活片段展示了梅贻琦的寡言君子和治学大师形象。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梅贻琦是“治校大师”的?请简要分析。(6 分)答: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皆为引用,请分析其作用。(6 分)答: 4.“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之幸,也是中国之幸”,对此有人评价说国家大幸的背后“是他个人和家庭的超大付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8 分)答: 四、(2014 河北石家庄二模,12,25 分)阅读下面的
22、文字,完成问题。2006 年 1 月 9 日 ,91 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 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 年 ,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 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 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 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物理学家的劝说下, 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 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 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
23、:“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 但是在国外 ,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 视野很开阔, 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 ”这样的字眼儿, 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画掉。1949 年 ,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他也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 4300 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的年薪也只有 5000 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
24、:“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 ,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 ”1950 年 10 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 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 10 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 ,是五百毫巴地面图, 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 ”在当时, 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
25、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 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1984 年 ,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 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2005 年 12 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 气象学家为什么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 “我们是互相学习”。2006年 1 月 11 日,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305 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 5 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公桌放在最里面, 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台工作了 10 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 ”。 91 岁的叶笃正, 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 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公室。 ”黄刚说。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个人离不开群众, 荣誉归于大家, 要感谢舞台, 因为舞台是大家搭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