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带刺的朋友执教者:任斌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 57 小节。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教学难点: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
2、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 _和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3、交流。(板书
3、:偷枣:2-9;刺狗:10-15)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一)学习第一节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枣子更诱人?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1)1、2 组 3、4 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2)交流。3)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出刺猬偷枣的情节。4)指导朗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些,男女生读,想象齐读。(二
4、)学习 2-9 节“刺猬偷枣”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2-9 节,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并用直线划出来。1)交流,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板书:钦佩 高明)(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联系上下文说说高明的意思?(2)刺猬偷枣技术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2、交流、板书偷枣过程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指名开火车接龙读课文 2-9 节,其他同学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出
5、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1)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2)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理解“诡秘”-(诡异、神秘)这个诡秘说明什么?(小心翼翼、警惕性高)(板书:爬树)指导朗读刺猬诡秘地向上爬着,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2)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枣)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
6、是在用力摇晃?(天黑,看不清。作者表达前后呼应。)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与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的声音,所以用“兴许”、“用力摇晃”。(用词严谨)“摇晃”(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小宝宝;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读、背(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背、自己背) (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落地)“径直”(结合语境理解):笔直、直接。为什么要直接掉下来?节约时间(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读
7、、背(做动作背) (4)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板书:归枣)散落:示读音 sn 没有约束;松开。 sn 分散地往下落;分散,不集中。选读音 sn;那就意味着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东一个(西一个),很凌乱,很分散,读。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 打滚 ),想象读:“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还发后面等把枣子滚完了,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那个“高明”的地方?“归”(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聚拢。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抓紧时
8、间、提高效率)交流,这刺猬真 !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时,刺猬心里怎么想的: 。读、背(同桌互相背) (5)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打滚扎枣、驮枣快跑)读准四个多音字的读音:怎么着、扎、长、兴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驮、跑(动作描写)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说明刺猬的机灵。读、背(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5)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可以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也能把讲个八九不离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9、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同桌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着 8 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6)指明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7)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15、带刺的朋友(刺猬) 喜爱 钦佩偷枣 2-9 爬树摇枣 落地归枣 高明打滚扎枣 驮枣块跑 刺狗 10-15第二课时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
10、,了解到:刺猬能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其实他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二)学习“刺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1、轻声自由读 10-15 小节,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交流,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1)在作者看来,刺猬的举动很“鬼” ,出示“鬼”意思?死后的灵魂有不良嗜好的人躲躲闪闪,不光明恶劣,糟糕形容词,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2)刺猬怎么“机灵”了?(缩成一团)2、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此刻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它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11、出示: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 ,如同 。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心想: !3、原来爸爸说的“狗啃刺猬没处下嘴”是指刺猬受到狗的袭击时 。板书:缩成团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由衷地感叹:“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三)小结: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总结: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选入课文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原文读读,相信你也会喜欢这群刺猬,喜欢有看家本事的小动物的!板书设计: 15、带刺的朋友(刺猬) 喜爱 钦佩偷枣 2-9 高明 爬树摇枣、掉地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块跑 刺狗 10-15 鬼 缩成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