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杞人忧天教学设计天润实验学校 郭晓锐【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读懂故事。【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讨论寓意。【教学策略】 结合插图,媒体辅助,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活跃氛围,埋下伏笔。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师:我儿子幼儿园中班,特别喜欢动画片熊大熊二 ,只要他在家,电视就是我儿子的。最让人无语的是天天一而再,再而三的光头强。我问他:“宝宝,你看了几遍光头强了?”他伸出左手,张开五指,眼睛还是没离开电视。 “你都看过了,不会腻呀?” “不会呀,我还要看这么多呢!”话还
2、没完,又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天啊,我当场晕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家读初二的侄儿也是常捧着光头强看。问他为什么喜欢?“呵呵,童心未泯一下嘛!”无语呀!同学们,要不我们也来童心未泯一下?师:播放动画片杞人忧天师:知道这个成语吗?看完动画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二、引出课题,读准字音,读懂文意。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版的杞人忧天 。 (板书课题)师:介绍文章出处。 (课件出示)师:(一读自由读)同学们自由诵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师:出示通假字、生僻字、多音字。 (课件出示)师:(二读点名读)评价师:(三读读懂文章)同学们,参照课文注解及老师的补充,尝试读懂文章的每一句话。出示文
3、言词。 (课件出示)师:还有哪些句子或者词语读不懂的吗?全班讨论交流。师:检查并引导读出节奏。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师:哪位同学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板书:杞人 晓之者)三、结合插图,角色诵读,品味人物。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这幅插图,注意神态、动作、体态等,你认为哪个是杞人?哪个是晓之者?并说一说理由。师:用两个词语概括?(板书:忧虑 淡然)生:(四读分角色朗读)师:(评价读)看一看杞人那双眼翻白的惊吓表情,同学们发挥想像,他忧到什么程度?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难怪杞人骨瘦如柴。师:你觉得他的忧虑有必要吗?、没有必要生:师:文
4、中晓之者,他认为有必要不?他是如何劝说的?师:师突出“晓之者”的话。 (课件)师:学生齐读。师:晓之者认为不必要担忧的理由是什么?我是杞人,你用现在的语言来劝导我?生:师:劝导有效吗?(出示: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师小结:杞人就是一个庸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板书:庸人) (板书:讽刺不必要的担忧)师:我们再看晓之者,他分明就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他给杞人的理由你觉得好笑吗?哪里好笑?师小结:今天,我们都比晓之者晓得更多。看来晓之者其实并不晓,智者非智呀!(板书:非智)师:以古代视角,你理解晓之者吗?为什么?师:晓之者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必要师:杞人的忧虑就
5、真的没有必要吗?师:课件出示天灾人祸图。 (课件)师:同学们,你看到什么?师:这里有大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大灾难,也有因人类自己对周边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的恶果。同学们看完后,觉得杞人的忧虑有必要吗?师:今天,我们再来审思杞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有远见的人。 )师小结:庸人不庸!(板书:不庸)师:时代穿越,杞人和晓之者看到现代社会“雾霾漫天、地面塌陷、环境恶化、台风肆虐、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战火纷起”等,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师小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提倡深忧远虑)、提炼升华师:“人无远虑,
6、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到底要不要忧呢?师:作者讽刺的了什么呢?(扣住“不必要” )师:什么是不必要的事?就拿现在我们在这上课来说?师:你总不会担心天空会塌下来了吧?你不会担忧一只苍蝇把你的头撞出一个血窟窿吧?你不会担忧人造卫星掉下来咂中我们的头吧?师:古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忧虑大可不必,是因为那时认识局限或发展缓慢。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今,防患未然的“深忧远虑”确实必须。我们学习寓言,既要走进去追根求源,把握本意,又要走出来结合当今,获得新知。师: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先贤关于“忧”的处世哲学:、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谢林 四、作业布置、背诵杞人忧天 。、阅读出自列子的其它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 夸父逐日等。【板书设计】杞人忧天列子杞 人 忧虑 庸人不庸 讽刺不必要的担忧晓之者 淡然 智者不智 提倡深忧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