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

上传人:上善若水 文档编号:4163872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知识要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ttp:/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中。然后通过 ATP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全析提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转移到 ATP 中,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误区警示:1.“氧化”不一定要有氧气的参与,失电子即为氧化,得电子为还原,因此细胞呼吸的概念包含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正确区分呼吸作用,呼吸和呼吸运动三个概念:呼吸作用可概括为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运动是指由于呼吸肌的收缩

2、和扩张而使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吸气和呼气。呼吸是指在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宏观气体交换过程。要点提炼细胞呼吸的概念场所细胞内反应物有机物反应氧化分解产物CO 2 或其他产物、能量(ATP)实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二、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我们了解到,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

3、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 ATP 的过程。全析提示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大多数呈椭球形,具有内外两层膜。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叫做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原因有二:三阶段中有两个发生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多。http:/ DNA 和 RNA,使线粒体能控制自身一部分物质和结构的形成,线粒体的大部分性状是由细胞核 DNA 控制的,因此,我们称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一般均匀分布在细

4、胞质基质中,但是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地移动,往往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例如,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肌细胞内的肌质网就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网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重点提示:原核细胞结构简单,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那是不是说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呢?不是,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和细胞膜上,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其反应式可简写为: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酶但我们在做计算题以及元素转移类型题目时

5、常用的则是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线粒体的分布与生命活动供能状况息息相关。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第一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C 3H4O3) ,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 2 个 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C6H12O6 2C3H4O3+4 H+少量能量 酶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经过一系列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些能量也是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 2 个 ATP。这个阶段

6、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2C3H4O3+6H2O 6CO2+20H +少量能量 酶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 24 个H ,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 34 个 ATP。这个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24H+6O 2 12H2O+大量能量 酶整个过程可概括为下图形式:注意区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在场所、反应物、产物等方面的区别。http:/ mol 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6 mol 的二氧化碳和 12 mol 的水,同时生成 38 molATP。每氧化分解 1 mol葡萄糖释放总能量 2870 kJ,其中有 1161 kJ

7、转移至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化效率为 40%左右,其余部分的能量( 1709 kJ)就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至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化效率约为 40%。(二)无氧呼吸除酵母菌以外,还有许多细菌和真菌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此外,马铃薯块茎、苹果果实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以及动物骨骼肌的肌细胞等,除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一般地说,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也是葡萄糖。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低等、高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只是暂时、局部的现象。无氧呼

8、吸也包括许多类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氧不是 H+和 e 的最终受体,并且呼吸底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所以最终形成的产物有酒精、乳酸等。注意区别两种无氧呼吸:反应产物不同。1酒精无氧呼吸 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甚至一些高等植物,在缺氧条件下,都以酒精无氧呼吸的形式进行无氧呼吸。酒精无氧呼吸是一般无氧呼吸的主要形式,因此常常以酒精无氧呼吸过程来阐述无氧呼吸的途径。酒精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所有步骤完全相同。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就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脱羧成为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第一阶段产生的H ,还原为酒精(乙醇) 。这些反应可以用下列的反应式来表示

9、:全析提示动物和人的无氧呼吸不产生 CO2。2CH3COCOOH 2CH3CHO+2CO2 酶2CH3CHO+2H 2C2H5OH 酶酒精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2ADP+2Pi 2C2H5OH+2CO2+2ATP 酶酒精无氧呼吸所提供的可利用能量,只是在第一阶段净得的两分子 ATP。葡萄糖分子中原有的大部分键能,则存留在不能被酵母菌或高等植物利用的酒精中。因此,无氧呼吸是产生 ATP的一种低效途径。但是,酒精发酵的产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http:/ ATP。由葡萄糖分解成为丙酮酸的步骤与上述的酒精无氧呼吸相同,只是

10、丙酮酸在H的作用下进行还原,生成乳酸。2CH3COCOOH+2H 2CH3CHOHCOOH 酶乳酸发酵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2ADP+2Pi 2C3H6O3+2ATP 酶乳酸菌可以使牛奶发酵制成奶酪和酸牛奶。泡菜、酸菜、青贮饲料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也都是利用乳酸发酵积累的乳酸,抑制了其他微生物活动的缘故。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形式: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但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所以能量转化效率较低,例如,1

11、mol 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时,只释放出196.65 kJ 的能量,其中只有 61.08 kJ 的能量储存到 ATP 中,近69%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无氧呼吸的定义: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低。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条件 需分子氧、酶 不需分子氧,需酶产物 CO2、H 2O 酒精和 CO2 或乳酸不同点 能量 大量,合成 38ATP 少量,合成 2ATP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思维拓展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的,因为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利用率高,绝大多数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有氧呼吸为主的呼吸作用方式,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http:/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 ATP同点 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本部分内容为了解,在此不再作过多阐述。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